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匹克体育日前公布的2011年业绩显示,公司2011年营业额同比出现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滑5.4%。安踏和李宁此前发布的相关公告也显示,在净利润增速方面也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对于匹克来说,2012年是一个调整之年。”匹克公关总监刘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在去年匹克已经开始进行了相关调整,包括渠道、订货政策、开店策略和营销策略。
对于本土运动品牌遭遇的困境,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此前均表示了悲观预期,原因就在于在原材料、店租以及人力等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本土品牌单店的盈利能力还未能及时提高,从而削弱了整体的利润。
本土运动品牌业绩报忧
日前,匹克体育在港发布2011年业绩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匹克营业额为46.5亿元,较2010年增长9.4%,净利润为7.8亿元,较2010年下降5.4%。
匹克在其年报中称,年内营业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本集团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集团不断扩充中国的分销网络。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匹克分销商数目由2010年底的45个增至50个,零售网点数目从2010年年底的7224家增至7806家,净增加582家。
利润率方面,匹克去年的净利润率由2010年的19.4%下降至2011年的16.7%。匹克对此称,净利润率的下滑主要因为广告、推广和研发费用的增加等。
在盈利方面,此前公布年报的多家运动品牌表现均不理想。
安踏于此前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净利17.3亿元,同比增长11.5%,但净利增速则比2010年(24%)下降逾10个百分点;同期,安踏营业额增长20.2%,增速相比2010年度下降近6个百分点。
李宁发布的2011年业绩快报也称,受到订单增长乏力和回收部分经销商库存影响,集团2011年收入预计较2010年下降6%~7%,而净利润也将较2010年的11.7%下降7~8个百分点。
渠道扩张步伐放缓
纵观整个2011年,运动品牌行业内几乎充斥着各种利空消息,包括李宁关店风波,以及个别品牌订单增长未达预期等。
曾有业内人士把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前几年的成长称为“野蛮生长”,在这段时间,门店数量的增加几乎成了众多厂商增加销售额或者利润的“法宝”,但纵观前述3家品牌2011年的数据,不难发现,门店增速开始放缓,对业绩的贡献也开始乏力。
数据显示,2011年匹克门店净增加582家,但其实公司去年上半年就已经增加了590家,这其实意味着匹克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有意缩减了门店规模。
安踏亦是如此,虽然曾高调宣布自己将进入“万店时代”,但其实早在去年10月份就将原定了安踏店8200家的目标调低为7800至8000家。
“对于匹克来说,今年是一个调整之年”,匹克公关总监刘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说来,渠道上,代理商不再是过去那种批发商的角色,开始从批发型企业向零售型企业转型。而在开店策略上,匹克将通过分销商及零售网点运营商开设面积更大的零售网点及关闭更多面积较小、效率较低的零售网点。
业界观点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人马岗认为,以本土品牌的市场格局来看,多分布在二三线市场,但由于国际品牌的挤压,二三线市场其实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未来渠道扩张的重点在于包括一些县城在内的四线市场,但整个市场的门店盈利能力目前还是未知数,有待市场考验。
(中国服装品牌网)
上一主题:泰坦尼克归来 营销“战”起来
下一主题:公益营销辟蹊径 全球创意有亮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