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30华诞 智慧之树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2008-06-03 00:00:00 点击率:]

□ 本报记者 喻宁

  

  30载春秋,四川省社科院与中国改革开放同行。30年的日子,社科院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四川省社科院3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社科院的发展与改革同步。 

  

  30年历程

  30年智慧的结晶

  

  硕果累累,仿佛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2300部专著、各类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15000篇,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9项,获得科研成果奖励9800多项……一串串惊人的数据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农”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区域经济发展、民商法学、康藏研究、社会学、巴蜀文化与地方史、文艺评论等众多科研领域,凝聚了一代一代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科研工作者们不负时代使命,深入社会、直面现实、探索问题踊跃投入改革开放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思想到实证,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分析到应用研究,全方位多层次地探索和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在农村经济发展、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产权机制和股份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成渝经济区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等改革前沿的重大领域,都形成了极具创见的理论观点和对策思路,为中央和地方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不仅如此,老中青人文学者潜心问学,勤奋著述,取得瞩目成就。已故神话学家袁珂先生以毕生之力,融贯古今,打通中西,推出了我国第一部《中国神话史》,开创了中国神话史研究的新体系。他是继鲁迅、茅盾和闻一多先生之后,在神话学研究领域中成就卓著的著名学者,在海内外享有广泛的学术声誉。除此以外,不少文学者系统地发掘和研究本土的巴蜀文化,先后推出了10本的“巴蜀文化系列丛书”、6卷本的“巴蜀文化研究丛书”等大型学术丛书,开展了“长江上游文明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巴蜀文化与四川城市建设”等课题研究,对巴蜀文化在古文明中的作用和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巴蜀文明的现代化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深透的分析和全面的阐释。

  坚持以应用研究为龙头,以理论研究夯实应用研究基础,有效推动理论创新,构建学科品牌。经历了30年的探索和实践,社科院探索出了一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之路。在全国率先提出并且实施了加快科研转型、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主动地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强化社科研究和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社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四川社科院从198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当时只有两个硕士点。30年后,已经拥有1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在校硕士研究生近300人。研究生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名列第二。

  

  理论与现实结合

  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

  

  光荣与梦想属于过去,面对催人奋发的时代给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社科院如何发展,如何探索一条有自我特色的科研道路,社科院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地方社科院与地方政府是相系相生、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地方社科院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地方社科院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为此,四川社会科学院要矢志不渝地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为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该院努力把握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积极探索地方社科院发展的新方向、新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提升为决策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民生服务的能力,强化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四川社科院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科研究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社科研究的领导,坚持把重大的现实问题作为社科研究的主战场,牢牢把握社科研究的正确方向,立足当下实践,着眼未来发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社科院要发展,必须尊重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数以千年的人文思想发展历史无不表明,社科研究要坚持追求真理、勇于批判的探索精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最终也要实践来检验。因此,社科院坚持勇于在开放的实践中探索理论,开拓新的思维方式,建构新理论话语的治学之道。此外,社科研究还要坚持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理性精神。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唯书是上,既不能求新知,也无以成大器,解放思想必成空头支票,理论创新更成无稽之谈。

  目前,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研究范式更加开放、研究过程更加精细、研究方法更加综合交叉的发展态势。目前全球化和急剧变化的时代,开放、合作已经成为生活常态,地方社科院的科研人员应当走出“皓首穷经”的书斋跨入生动鲜活的社会现实,走出狭隘的学科边界跨入多学科的知识海洋,走出“自娱自乐”的“小天地”跨入服务大众的“大世界”。为此,社科院将坚持开门办院、开门讲学、开放交流,主动整合在国内国外的学术资源,整合多领域多学科的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在学术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吸收,在学术交锋中鉴别真伪、甄别优劣,在学术争论中深化研究、促进创新,努力把社科院打造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匹配的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智库。

  目前,经济社会问题的整体性、流变性和复杂性,要求对经济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一定要深入细致,切忌浮躁草率、粗枝大叶、浅尝辄止、急功近利。因此社科院坚持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都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冷静思考、科学分析、深入研究,力争使每一个结论、每一个对策、每一条创新成果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信息网络化和全球化,学术周期的缩短对学术成果的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很难,标新立异更难,思想和观点振聋发聩难乎其难。但是,“社科人”,是求知求真求善求美的学术人格的化身,他们明确了孜孜以求、潜心探索,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

  该院提出,社科“大院”是学术思想的荟萃地,是学术创新的孵化地,是高尚学风的发源地,是人才辈出的集散地。“社科人”应当具有屈原“问天”的探索精神,要有“甘坐冷板凳”的淡泊心态,有破旧立新的理论勇气,有服务大众的学术良知。社科“大家”是本学科、本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博学厚德,勇于创新;社科“大家”应当是学术创新的先锋,在科研思路上快人一步,在理论功底上高人一筹,在研究方法上先人一招,独具彗眼,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社科“大家”应当是科研的领军人物和学术核心,能够带领团队生产出高质量的学术精品,能够推动学科理论的发展,能够带动人才梯队的快速成长。培养大批的“社科人”和“学术大家”是当前与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从实际操作中,从重视学历转向重视能力,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从重视知识积累转向重视知识创新,努力探索从定性到定量、从话语到实际、从文本到项目的科研转化机制,培养专家学者的综合能力、指导能力、实践能力;从个体研究转向团队研究,整合科研实力,协同作战,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各自的学术特长和集体智慧。

  

  发展:

  机遇和困难同行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发展同行。着眼四川,既看到了发展的机遇,也看到了神圣的使命。今年,四川遭遇了汶川特大地震,损失惨重。这场大地震对四川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抗震救灾所反映出来的民族团结、民族精神、民族力量和国际影响也是深远的。多难兴邦,多难兴学,这次大地震为社科研究提供了痛苦而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前,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传统产业赢利能力减弱与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同时并存,资源性产业比重偏大与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象同时存在,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骨干企业不多而中小型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而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城镇化速度加快与社会共服务事业投入不足等矛盾。因此,社科院提出,将直面这些矛盾,深入研究这些矛盾,为四川灾后重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智力支持。

  面向全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正经历一场伟大的变革也为社科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现时代的中国不仅出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而且也出现了农民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型、国家一统天下的管理体制向社会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的转型。这些转型深刻而全面地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伟大转型为中国所独有,这样的转型急需科学总结,这样的转型急需新的理论指导。这就为我们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极好的素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提出了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命题。

  放眼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格局,既是我们持续发展的大好机遇,也对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更多的难题和挑战。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大国关系互动增强,力量对比继续调整;周边总体保持稳定,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安全威胁日益多样,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世界经济总体增长,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应对世界出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挑战,如何消除我国不安全的经济和政治隐患,急需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贡献智慧,提出迎接挑战和化解矛盾的对策措施。

  30年弹指一挥间,创建一流社科院的路正长、歌未央。全国和全省兄弟单位带来的压力和冲击,忧患发人深思,危机催人奋进,落后必须迎头赶上,要不断增强科研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决策服务力。社科院表示,将以这次抗震救灾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坚忍不拔、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抗震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自觉担当起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任,使社科院成为新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新决策最丰富的地方、新方略最有效的地方。

  [专家团队]

  贾松青: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侯水平:院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法律、经济方面的研究。

  周友苏:副院长、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法律研究。

  王小琪: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

  刘世庆: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专家。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研究。 

  刘茂才:1984-2001年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从事经济学科、管理学科、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的研究。 

  张国新: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研究员,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杜受祜:学术顾问、原副院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领域研究。

  杨先农: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专家。主要从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沈伯俊: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 

  陈井安:组织人事处处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专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陈世松: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优专家。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方史和客家文化研究。 

  陈永忠: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林  凌:著名经济学家,学术顾问、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产业经济研究。

  查有梁:管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教育、人才等方面的研究。 

  段  渝:院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专家。主要从事历史学研究。 

  郭晓鸣:副院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专家。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研究。

  文兴吾: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

  任新建: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理事、四川藏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藏学研究。

  张立伟: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传媒、文化产业、公共关系研究。

  张理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研究。

  李远国: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道教研究。

  陈子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林之达: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

  谭继和: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从事历史、专门史、巴蜀文化研究。

  郭  虹: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郭正模: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专家。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研究。

  刘积高: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省优专家。主要从事政治学、党建研究。

  李东山: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省优专家。从事社会学研究。

  盛  毅: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省优专家。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

  蓝定香: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省优专家。主要从事企业经济改革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