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无底价拍卖是否真的无底价
[发布时间:2012-05-21 15:12:25 点击率:]

  一件无底价起拍的杨之光《人物》立轴,最终以11.5万元成交。一件陆治山水同样以无底价起拍,结果竟然拍出35.65万元。

  “无底价”并不真的是无底价,100元起拍也已经很少见。在三五年前,市场中的无底价拍品被“约定俗成”为200元起拍。而拍卖场上,这些作品真的以200元的底价成交,还是最终拍出远高于200元的价格,就无人能预测。不过,这个“底”近年已经逐渐提高至500元。也有的拍卖行并不强调“无底价”的说法,而是将价格定为1000元甚至数百元。有的行家将其也算入“无底价”的范畴。

  拍卖行人士表示,实行无底价拍卖的目的是吸引普通藏家,特别是刚刚对收藏市场产生兴趣的收藏者,通过无底价拍卖这种形式培养收藏兴趣,了解拍卖程序,熟悉游戏规则,并且“练眼”。

  虽然有的普通收藏者专门到这种小拍卖行捡便宜货,甚至因此被一些收藏者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但真正的行家从未轻视过这种拍品。因为他们知道,其中不乏值得“捡漏”的宝贝。广为流传的无底价拍品创出天价的故事并非独一无二。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嘉德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成交的两件八大山人款的拍品,成交价格分别为280万元和224万元。而这两件拍品的起拍价在行内人心目中等同于“无底价”,均为20000元之间。

  无底价拍品有“垃圾”也有宝

  “不少无底价拍卖的拍品,最后结果动辄过万元。”广州银通总经理陈俊明说,无底价也有好东西,比如他就曾在拍卖会上以800元“淘”到一件明朝的扇面。而本次小拍中,部分拍品被委托方定为500元起拍,令人觉得诧异。陈俊明认为,这是因为委托方不是行家,因此定价相对保守。

  “无底价拍品有垃圾也有宝。”胡先生是各场小拍中的常客,他的策略是专挑便宜货,只要比市场略低的、自己能承担的价格就“照杀不误”,“就算最后转手只能赚200元我也买。”这种“积少成多”的策略令胡先生渐渐练成一个眼光很尖的“淘宝人”,而他捡的小“漏”也逐渐变大。

  他认为,无底价拍品实在太过海量,数百件地出现,拍卖行未必能够对所有拍品都胸有成竹,必然有看走眼的时候,这就成为行家们的机会。但是,在无底价拍品中能捡到宝的功夫并非人人皆有。

  大多数以低价成交

  “刚入行的普通收藏者千万别怀有捡漏的侥幸心理。”陈俊明说,即使是行家捡到的“漏”也是偶然所得,并不是每一场都有漏可捡。

  事实上,观察无底价拍品的成交情况,大多数还是低价成交。可见买家也心知肚明这些无底价拍品的底细。比如无底价起拍的张大千人物仅仅拍出13000元价格,梁启超的对联只拍出3500元。

  尽管如此,无底价拍卖这个板块的“魅力”依然存在。胡先生认为,它的存在有必要,对于收藏市场也是一个补充:“艺术品的吸引力就在于真假之间的难以捉摸,而其中潜在的机会更是我们投入的动力。”

  (摘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