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策划词ⅠCEHUACI
维生素C价格持续低位,几大巨头遭遇亏损之时,偏又惹上了越洋官司。据外媒消息,中国制药、华北制药、东北制药等五家维C制造商,将因涉嫌操纵价格于11月5日在美受审。业内人士称,如果最终确认价格同盟,这些维C企业面临的罚金可能高达数亿美元。
□ 稿件采写 陈法善 柴华 刘夏
事件ⅠShi Jian
三巨头在美遭起诉
被指合谋操纵维生素C价格,中国维C三大生产商在美国遭遇诉讼。华北制药、东北制药、中国制药、维生制药和维尔康制药等五家企业涉嫌价格同盟一案将于今年11月5日在美国接受审理。该案由美国维C购买者在今年1月发起,诉中国企业联合操控国际市场维C价格与数量,触犯美国《反垄断法》,美国联邦法官柯根表示,允许购买者将各自的诉案整合为针对中国维生素制造商的集体诉讼。
记者了解到,中国维C在美涉及反垄断诉讼由来已久,这次事件是2005年维生素C案在美国遭遇起诉以来的新进展。
这五家维生素C生产企业分属石药集团、华北制药和东北制药这三大生产商。其中,中国制药和维生制药是石药集团旗下子公司,维尔康制药是华北制药的子公司。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最终确定价格同盟,中国三大维生素C生产商将面临上亿美元罚单。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向记者证实了这一信息。
回应ⅠHui Ying
如此诉讼并非首遭
东北制药董事会秘书吕林全对记者证实此事,但他表示,美方提出的维生素C反垄断诉讼,诉讼对象是东北制药控股股东东药集团,和上市公司东北制药关系不大。“有关诉讼的事宜一直是控股股东在处理,我们也在研究当中。”
中国制药在接受采访时称,公司跟律师沟通后才能确定是否已收到有关通知,但进入法院审理是预期中事,公司已在2011年年报中披露;目前维C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20%。中国制药维C制造子公司石药集团维生药业外贸部人士表示,如此反垄断诉讼持续已久,目前对公司产品出口欧美市场并未产生影响,公司维C产品已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
华北制药证券部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河北维尔康制药在美国涉及反垄断诉讼已久,公司年报早有披露。经记者查阅,华北制药在2006-2011年年报“重大事项”中已连续6年披露:“关于下属子公司河北维尔康制药及公司在美国涉及反垄断集团诉讼一事,目前该案件仍在审理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维C龙头已在调整维C报价。据维生药业人士介绍,公司刚刚调升了维生素C报价,目前正值工厂停产检修期,同时需求较旺,因此价格有小幅反弹,出口欧美价格在3.1至3.2美元/公斤,较之前的3美元/公斤小幅回升,不排除后续继续调整的可能。
缘由ⅠYuan You
祸起价格协议
根据业内人士推测,国内维C生产企业很可能是出于成本等多重原因集体提高了维生素C的价格,从而导致美国采购商的不满,上诉价格操纵。
上世纪末,维C价格一路上涨,国内企业纷纷组织生产,导致国际上维C价格暴涨暴跌。2001年12月,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组织国内六家主要维生素C生产商开会,达成了维生素C出口和价格方面的协议。此后,该会议成为每年的例会。这被美方认定为中国维生素C生产商结成“价格同盟”的证据。2005年,美国Animal Science Products公司和Ranis公司起诉中国企业合谋抬高维生素C价格,涉及案值约5亿美元。
涉案的另一家中国维生素C生产商江山制药曾于今年5月22日表示,愿意支付1050万美元与原告达成和解。
一位熟悉该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维生素C为高污染行业,在国外限制严格,中国凭借制造优势占据了全球90%以上份额,在这一领域享有绝对话语权。他表示,之前和中国企业一同竞争的还有巨头罗氏。1999年11月3日,罗氏因维C“价格操纵”被美国司法部罚款8.99 亿美元;2001年11月,欧盟开出罚单高达7.6亿瑞士法郎。罗氏因此被迫退出全球维C市场。
影响ⅠYing Xiang
维C价格逐年下滑
维C是重要的药品、食品以及饲料原料,中国是全球维C的主要供应地。2008年以来,由于维生素C价格高,利润空间大,各地纷纷新上产能,目前中国总产能在20万吨以上。据了解,目前维C行业不仅产能过剩,实际开工产能也大于市场需求。
2010年开始,维生素C价格下滑明显。2009年第一季度,维生素C均价为88元/公斤,2010年第一季度,则为75元/公斤左右,下降了15%。2011年第一季度大约在45元/公斤。目前已在25元/公斤。
以东北制药为例,2010年,公司业绩也开始出现下滑,该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仅为1.13亿元,同比下降了26.75%。根据2010年年报,公司实现净利润5344.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8.78%。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则为-3.92亿元,同比暴跌832.96%。
“维生素C的价格近年来一直下跌,竞争激烈。目前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有关人士称,据他了解,“维C主要生产企业即便达成合约,也会有公司率先退出,很难在价格上真正达成一致。因此形成‘价格同盟’的可能性比较小。”
中银国际制药行业分析师王军表示:“估计2011年国内维C实际产能利用率在75%左右。即使将设计产能低于1万吨的小型企业全部淘汰,只保留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鲁维制药、江山制药五大家族与郑州拓扬、山东天力两家新兴维C生产大型企业,国内实际产量也有13万吨,加上帝斯曼等外资产能,维C供过于求的现状难以扭转。”
上一主题:“家富富侨” 命悬江津酒店项目
下一主题:人人乐预亏6000万拖行业“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