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警示人们,回归实体经济本位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正途,任何时候 都不能忽视、不能懈怠。应求“实”明义,重视实体经济,认清实体经济是财富之源、强盛之基、治世之道;务“实”而为,着力实体经济,提升产业实力、激发企业活力、发掘需求潜力、 增强优化能力;崇“实”尚本,服务实体经济,加强政策引导、尊重劳动创造、振兴实业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①。纵观工业革命以来大国的兴衰沉浮,无不伴随着实体经济的消息盈虚。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警示人们,回归实体经济本位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正途,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不能懈怠。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无论是走出经济下行、物价上涨的两难困境,还是破解外需疲弱、内需不及的现实难题,实现稳中求进②、科学发展,都必须以壮大实体经济为基础,以提升实体经济为重点。要增进共识、坚定信心,努力推动实体经济扩规模上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求“实”明义,
重视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和大部分服务业③。它源于实体而非“泡沫”,根植实业而非“空心”,体现实力而非“虚功”,内含实干而非“投机”,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决定国家实力、关乎民族振兴。坚守实业为本,就是坚守富民之道;壮大实体经济,才能通向强国之路。
(一)实体经济为财富之源。财富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条件,主要源于物质生产的扩大和积累。实体经济是构成财富“物质内容”的源泉,其规模和水平决定财富数量和质量 ,上则富国,下则裕民,“国人苟能多一实业,则国家多一分之富矣”④。在本质上,实体经济是人们运用工具和资源从事的各项生产活动,是创造财富的基本经济形态。“国民财富非由不可消费的货币财富构成,而由社会劳动每年所再生产的可消费的货物构成”⑤。实体经济直接创造使用价值,增加进入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货物”,体现劳动价值、增进民众福利,奠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功能上,实体经济将物质资源转化为物质产品,提供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在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人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现代社会,商品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形态,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将陷于停滞,生存、发展、享受等不同层次的消费就失去保障。正所谓“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 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⑥。在运行上,实体经济以实际财富运动为主体,整合生产要素,调节生产消费活动,创造社会真实财富⑦。它以产品为载体,遵循供求平衡规律,由成本和技术而非心理预期支撑价格系统,反映市场运行基本面,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往复中,不断积累和增值财富。应当看到,虚拟经济运行中也会产生“财富效应”,但它只是对社会财富的转移和再分配,并不直接创造和增加新的社会财富。在这个意义上,实体经济才是社会财富的本位,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没有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更没有健康的虚 拟经济存在。
(二)实体经济乃强盛之基。实业兴邦,实业固本。实体经济的发展,从横向上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能力的标志;从纵向上看,是一个时代、一个阶段发展水平的象征。就国家 而言,必须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以强大的实体经济来提升综合国力、促进民族振兴。忽视实体经济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必然导致产业空心化、经济弱质化、地位边缘化。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经历了漫长的觉醒、挣扎和奋起的艰辛历程,承载着“富国强兵”、“实业救国”的历史使命⑧。辛亥革命的先贤们疾呼“发展实业,乃振兴中华之本”,曾探索制定《实业计划》⑨。建国初期,我们相继发展了一大批工业项目,初步奠定了国民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创造了连续30多年经济较快增长的奇迹,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只有“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⑩,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稳步前行、加快崛起。就区域而言,区域有大小,分工有差异,但最终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特别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支撑,即使一些地方发展重点不在实体经济,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分工协作的结果。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必须坚持以工业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工业品规模生产和供应为前提;提升农业质效,要用现代工业去装备、现代科技去改造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要以先进工业技术为手段、现代工业发展为支撑,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稳中求进”,“稳”的就是实体经济的速度和态势,“求”的就是实体经济的规模和效益。
(三)实体经济是治世之道。“长治久安之道,当以发展实业为先” 。“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善政良治基于丰富的公共产品、充分的社会就业、合理的社会结构、良好的行为方式,而这些都有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公共产品。现阶段我国公共产品短缺成为突出矛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走向消费主导的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实体经济发展既能生产丰富的公共产品,又能扩大税基,增加税源,保障政府财力,提高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力,满足民众多样化 需求。扩大社会就业。“实业发达,民生畅遂” 。社会就业关系到民众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发展要求。实体经济以企业为主体,涵盖绝大多数大中小微企业,是劳动就业的巨大“容纳器”。发展各类实体经济,促进技术、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均衡发展,利于突出民生底色,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现状,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决定 社会结构。发展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发展,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进而推动社会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降低社会“结构性风险”。影响行为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体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法制、信用等规范和应当具有的理性竞争、协作共赢等意识,会润物无声地影响人的文化、心理、道德和习惯,利于强化规则意识,增进公共理性,改善行为方式,推动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民众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总之,实体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且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不仅为政治进步之所必需,实亦为人道之根本”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实体经济并不是排斥虚拟经济。现代 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适应、相协调的经济,虚拟经济的适应程度也是衡量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但虚拟经济就其本源来讲是依附于实体经济、就其功能来讲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实体经济需要,这利于优化配置资源、分散经营风险、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背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则会诱发经济“泡沫”、滞碍生产效率、触动风险底线。要始终坚持实业为本、做强做大实体经济,在此基础上,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取向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虚”相生、良性互动。
二、务“实”而为,
着力实体经济
发展实体经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战略,既要立足当前稳增长,又要着眼发展增后劲,关键要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相结合,不走老路,务实推进。要坚持“主题”、贯穿“主线”, 突出主攻方向,抓产业、强企业、扩消费、重优化,提升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升产业实力。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壮大实体经济,关键是做强做大产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主导产业高级化。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导部分,其快速增长 并成为主导产业是工业化时期的基本特征 。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必须以底部的制造业为基础和纽带,离开制造业,再好的研发不能变现,再强的营销“无米下炊”,“曲线”必然断裂、 “微笑”变为“苦笑”。发展实体经济、壮大主导产业,关键要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把中国制造业作为挑战的重要对象,不仅继续在高端领域占据优势地位,还想在中端领域夺回市场份额 。我国制造业有一定基础,但高端制造不多、整体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要增强紧迫感,突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双轮驱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加快采纳最新科技成果提升“中国制造”,加大研发力度强化“中国创造”,打造一批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推动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变 ,促进主导产业高级化。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蕴含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占据了新兴产业 发展的先机,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坚持不懈抓重大项目和拳头产品,重点培育具备规模生产条件、能迅速占领市场的项目,大力支持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可为重大项目直接配套、能够做强做大的项目,以新兴产业的率先发展抢占竞争制高点。推进传统产业现代化。传统产 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等于淘汰产业。各类产业都可拥有精湛的技术、工艺和强大的竞争力,都有产业链的低端和高端环节,都有从低端向高端提升的空间。将高新技术注入传统优势产业,进而强化实体经济基础,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要注重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促进技术融合,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焕发传统产业生机。
(二)激发企业活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实体经济的组织承载。没有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活力迸发,就没有实体经济的整体繁荣。激发企业活力,重在使不同所有制、 不同规模的企业各归其位、公平竞争,形成竞相发展、潮奔浪涌的发展态势,尤其要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投资领域受限、融资渠道不畅、发展空间不足等现实问题。各归其位,就是要在功能入位中发挥各自优势。国有大中型企业资本实力较强、技术积累深厚、专业人才丰富,主要应在关系经济命脉与国家安全、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在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民营中小企业行业齐全、点多面广,组织精简、风险意识和适应市场能力较强、创新效率较高,是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吸纳民资的丰富载体和技术创新的有生力量,在促进经济生态平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应着力发挥“小而专”、“小而精”、“ 小而活”、周期短、收效快等优势,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繁荣。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既发挥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更要发挥中小企业的径流汇聚作用,围绕产业价 值链深化二者分工,加强协作、优势互补,形成有主导、有配套的产业组织结构,在共同发展中防范“去实业化”。公平竞争,就是要为各类企业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同等的政策环境。垄断经营必然窒息活力,公平竞争才能焕发生机。客观地看,近年来中小企业在资源配置中渐趋弱势,土地、能源、矿产等上游资源性垄断,既加重了中小企业运营成本,也挤压其生存空间。他们减少的不仅是利润更是创造财富的机会,面临的不仅是流动性危机更是盈利能力的弱化。要进一步细化落实新老“36条”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展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领域,推动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手段获取资金等生产要素,改善市场主体结构和竞争结构,提高实体经济肌体活力。同时,要引导中小企业清醒认识差距,树立先进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在练好内功中发展壮大。
(三)发掘需求潜力。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满足需求是经济发展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方式和分配制度等因素导致消费需求被压抑,政策偏重供给促进而忽视需求激励、偏重经济增长而忽视收入增加、偏重城市消费而忽视农村消费。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凸显了经济结构中内外需失衡的问题,更显露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深刻揭示出结构调整和内外需再平衡 的紧迫性。要释放内需。释放和扩大内需不是简单地自求平衡,本质上是转变发展方式,既积极增加生产、扩大有效供给,又着力提高收入、释放消费潜力。我国内需空间广阔,连续30多年来经济的较快增长,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条件;中等收入群体的逐步扩大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为扩大需求奠定了基础。既要优化投资结构,把更多的投资向民生领域倾斜,又要着力提高居民收入、稳定消费预期,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核心消费,升级日常消费,培育愉悦性消费,使扩内需形成的有效需求成为发展实体经济的强劲动力。要稳定外贸。外贸对实体经济的 投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其技术“外溢效应”还可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经济强国从来都不是外贸弱国,稳定和拓展海外市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当前,外需萎缩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和影响,面对变化的国际经贸环境,要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半径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推动从商品贸易向生产服务拓展、从来料加工向设计研发提升、从要素低成本竞争向高附加值竞争转变,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中壮大实体经济。要开发“蓝海” 。所谓“蓝海”,就是尚待开发的潜在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竞争激烈的市场“红海”,进入待开拓的市场“蓝海”,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把开发“蓝海”作为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在现有市场内发掘细分市场,提高市场占领率;另一方面,打破产业边界,研发新产品,发展新业态,开发潜在市场,不断创造和引领新的消费需求,赢得竞争新优势。
(四)增强优化能力。增强优化能力是做强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优化是要素重组、实力累积的动态过程,“优”是指向,目的在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化”是过程,手段是不断创新、 有效整合。既要重宏观优化,解决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比例协调等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又要重微观优化,充分利用企业核心资源,打破空间限制,实现整合、创新、配套,从低端向高端攀升、从量大到质优跨越。要强化资源整合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是所有区域都必须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所有资源都要自己拥有、所有环节都要自己完成,关键要挖掘和凸显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强化资源整合力。要以自身核心能力和要素,积极参与更加细密的专业化分工,加强集成、建立联盟,形成集聚要素的“洼地”、整合资源的“磁极”,以优质要素的整合力、转化力,提升实体经济的环境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强化技术创新力。现代经济发展,竞争的主要方式是持续的技术创新而非拼资源、拼成本的价格大战。要加强人才培养,促其作用发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开放式、协同型的创新体系,着力攻克产业发展的核心、高端、基础技术;既加强产品、技术等有形创新,又注重管理、商业模式等无形创新, 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跨越从拥有技术到拥有市场的鸿沟,逐步摆脱“技术模仿、产业跟踪、商业模式复制”等路径依赖,防止“低技术锁定” 。强化服务配套力。市场经 济条件下,服务配套不只是一个环节,而是关系全局的战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度创新性、广泛渗透性、深度关联性和效率倍增性,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运行效率和品牌价值的“优化器” 。我国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结构不优、高层次人才短缺,对制造业供给不足,制约了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要多方着力、打破垄断,加强中高级人才和信息交流,加强产业集群和园区的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咨询、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服务配套水平,在配套优化中壮大实体经济。
三、崇“实”尚本,
服务实体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总是根植于不同文化、演进于特定环境。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层动力,既源于利益驱动,又来自文化积淀。要深化改革、加强引导,塑造实业文化,重振实业精神,促进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着力,使人才和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政策措施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收入分配更多地向劳动倾斜,“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一)加强政策引导。政策影响经济行为,引导企业走向。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宁炒一座楼,不开一家厂”、资金外移、民资“乱窜”等现象,以及实体企业面临的融资较难、成本上升等现实困境,深层原因还是体制仍有缺陷、政策尚不完善,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深化改革中完善政策体系、在强化落实中引导规范运行。要坚定改革取向。改革是体制适应、政策完善的持久动力和现实途径。现阶段的改革已步入“疲劳期”和“深水区”,既要努力增进改革共识,更要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要更加注重人本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解决公共权力不恰当干预资源配置的问题,构建公正公平的制度环境,促进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不能把改革发展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因于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防止以道德判断曲解客观事实、因既得利益模糊改革方向。要突出着力重点。破除实体经济发展瓶颈,要创新举措、系统配套,推动信贷、税收、投资、土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改革取得进展。当前的重点,一是结构性减轻税负。现行税制间接税比重较大、由企业承担的比重偏高 ,实体企业普遍“税感强烈”,“挣得不多缴得不少”。要优化税制内部结构,抓紧完 善并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推动增值税“扩围”改革 ,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小微企业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减轻税负,涵养税源,多予少取,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突破性金融改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多元需求和一元供给的矛盾,是金融服务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支持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发展小型社区类金融机构,建设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创新适合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使“地下暗流”变为“地上活水”,让“草根金融”支持“草根经济”。三是针对性抑制投机。利润大体平均化是成熟的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投机炒作可获一时之利,但造就不了强大经济,更构建不出健康社会。要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规范,抑制“杠杆率”畸高的经济活动,挤压暴利空间,赚取“阳光利润”,推动企业回归实体经济,改变“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状况。要强化政策执行。没有执行,再好的政策都是一纸空文,不但政策引导作用无从发挥,还会降低政府公信力。强化执行力,形成政令畅 通、协调一致的执行机制是有效引导的关键。要把准政策指向,明晰政策边界,强化执行责任,根据实际情况,着力细化落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同时,要加快建 设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进一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科技、管理、信息、商务等服务。
(二)尊重劳动创造。“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改变着劳动的内容和方式,但没有改变在价值形成中劳动的决定作用和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为劳动创造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而且要从法律和制度上予以保障,使诚实劳动者得实惠、实业致富者受尊敬。要鼓励勤劳创业。提振实业经济,创办实体是必由路径。要完善政策措施,落实支持自主创业的工商、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健全信息、科技、培训等社会服务体系,发挥各类创业园、孵化器的功能,引导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加入创业者的行列,形成勤劳创业的洪流。要完善按劳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对劳动者尊严和价值的实在尊重,是民众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改变目前分配重资本、轻劳动的现象,让从事实业者经济上有收益、社会上有地位、发展上有愿景。要保护财产权益。确定的财产权是社会秩序、道德、创新、信任的基础。不尊重和保护财产权,财富就会处于风险状态,劳动难以有效组织,不劳而获的道德文化易于滋生。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物权法》进一步明确了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平等保护原则。要严肃执行宪法和法律关于保护财产权的规定,在法律上保护其合法性、社会上承认其正当性,使劳动者用心创业、安心守业、潜心兴业。
(三)振兴实业精神。“精神为立业之本,此乃最大的财富” 。实业精神,反映深层的文化心理,影响主体的经济行为。它是笃定主业、凝神专一的执着,是做到极致、做出境界的追求, 是回馈社会、肩负责任的担当。肇始于我国近代的实业精神,体现了救亡图存的历史自觉,跃动于实业发展的整个进程。在应对危机、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尤须呼唤实业精神的回归和勃兴 。企业家是振兴实业精神的中坚。重在坚守主业、执着追求,“金山银山来自实业这座‘青山’,七业八业关键要干好主业”, 要以品质取信、以品牌立世,稳得住根基、经得了诱惑、忍得下艰辛,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放弃,把企业发展当做一生乃至数代人的事业去经营,争做百年老店;贵在肩负责任,应以“实业报国”、“实业强国”的精神超越单一的盈利动机,自觉将企业目标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联系起来,甘于奉献。产业队伍是践行实业精神的主体。要适应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用工需求,加强专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锻造巧匠本领,培育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执着追求的职业品格;顺应新生代产业队伍的现实诉求,优化就业环境,拓宽成长空间,培育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员工专注本职、干好本份,爱岗敬业、爱企如家,与企业共命运、同成长。社会是培育实业精神的土壤。实业精神本质上源于工业革命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思维精密化、操作精细化是工业文明的精神成果和表现形态。历史地看,我国受科学主义的熏陶尚少,科学精神的氛围不浓,加之“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等传统观念与当下的浮躁之风、粗放经营等,影响着不少人的价值观、就业观、财富观,侵蚀着实业精神。要大力弘扬与工业化时代相适应的科学严谨、精密精细、开放协作、实力制胜等精神,传继事业,科学发展;加强舆论引导,校正价值取向,促进世人少一些浮躁和投机、多一份从容和实干, 丰厚中国“乔布斯”和现代“鲁班”产生成长的土壤,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作者为四川省政协主席)
【注释】
①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12。
②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
③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实体经济定义较多,本文的定义参考了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的观点。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323页。
⑤ (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45页。
⑥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⑦ 高峰,论财富〔J〕,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02辑。
⑧ 陈锦华,中国和平崛起须拥有先进而强大的制造业,中国政协新闻网http://cppcc.people.com.cn/GB/45579/17156015.html。
⑨ 马敏,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启示〔N〕,光明日报,2011-10-10,第5版。
⑩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12。
11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588页。
12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12。
13 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六卷 〔M〕,北京:中华书局,1985,228页。
14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9页。
16 金碚,资源约束与中国工业化道路〔J〕,《求是》,2011.18期。
17 陈锦华,中国和平崛起须拥有先进而强大的制造业,中国政协新闻网http://cppcc.people.com.cn/GB/45579/17156015.html。
18 李毅中,加快转型升级等不得、坐不住、误不起〔N〕,中国工业报2012-03-20,1版。
19 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0 即国务院2010年5月下发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和2005年2月下发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5]3号)。
21 蓝海指的是未知的市场空间,红海则是指已知的市场空间。企业要启动和保持获利性增长,就必须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包括突破性增长业务(旧市场新产品或新模式)和战略性新业务开发(创造新市场、新细分行业甚至全新行业)。蓝海这一概念最早由W.钱·金(W. Chan Kim)和勒妮·莫博涅(Renée Mauborgne)于2005年2月在二人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中提出。
22 丁重、张耀辉,制度倾斜、低技术锁定与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 2009.11期。
23 刘万祥,生产性服务业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12-03-26,7版。
24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12。
25 新一轮税改提速 减少间接税增加直接税〔N〕,中国证券报2012-01-06,5版。
26 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表示,将密切跟踪上海市试点运行情况,总结试点经验,将改革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
27 参见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N〕,人民日报2012-01-30。
28 马克思著,中央编译局译,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7-102页。
29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0 民族实业家荣德中先生之语。见金宝山《荣氏一门的百年辉煌》〔J〕,《纵横》2008.12。
31 王慧敏、梁孟伟,坚守“实业”兴新昌〔N〕,人民日报2011-12-26,20版。
上一主题:广东省青海商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召开
下一主题:两部委:坚决防止房价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