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港台地产商摆脱负面标签
[发布时间:2012-07-31 09:10:23 点击率:]

 策划词ⅠCEHUACI

  有人认为港台开发商在过去经受了“失落的十年”。汤臣一品的天价豪宅深受指责,以长实、和黄为首的港商的长期开发模式成为众矢之的。而以万科为首的绝大多数内地开发商追求货如轮转的开发模式,并在“黄金十年”获得了非凡的成长。但数轮调控中,无数的开发商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下。反观港台房企,其投资时机和拿地价格都恪守纪律,量力而为。

  一个萝卜一个坑 

  提及港台开发商在内地的开发经历,汤臣一品是一个绕不过的项目。

  1992年,正值浦东开发开放。台湾商人汤君年到内地投资,而后在浦东拿下数幅地块。其中一幅,毕十年之功打造成汤臣一品,在当时万元楼盘尚少的上海,这个天价住宅项目成为异数。

  更不幸的是,汤臣一品开盘之际,汤君年刚去世,又正值行业调控启动。这个项目因为“价格虚高”经受了无数道德的谴责。据汤家二代掌门人汤子嘉回忆,“甚至有些来自强力单位的电话,打到我们客户那里去,质问为什么要买汤臣一品。”

  汤臣一品在受质疑后很多年中,由于销售惨淡,集团长年亏损。到2008年,“第二代”汤子嘉正式从母亲手中接过公司管理权,并开始谋划改变现状。一方面,将汤臣一品的推售户型进行调整,加快销售力度。2009年6月到2012年5月,该项目共成交65套住宅。而此前的4年时间里一共才卖掉4套。另一方面,汤臣走出上海,布局天津等新的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汤臣公司旗下最支柱的项目汤臣一品去化艰难,但企业仍能维持惨淡经营。个中原因,是汤臣集团并未因市场尚佳,而希望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来平滑公司利润。到内地近二十年,近年汤臣一品销售大有起色时才开始向外地拓展。  

  “置身市场之外”  

  除了在规模扩张上量力而为,更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房企在浸淫香港地产数十年后,对行业周期的准确把握和高度克制。作为香港老牌十大房企,恒隆与汤臣同于1992年进入内地。只在上海一地,恒隆苦心经营恒隆广场和港汇恒隆两大项目长达12年之久,并一度将两大项目的无杠杆年回报率做到27%。直到2005年,恒隆才开始向其他城市拓展。

  恒隆曾确定在2005—2007年三年间拿下18个项目的计划,但实际到2008年,这项计划只完成了一半。对此,投资者认为其拿地太过审慎,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回应道:有人讲股东给我薪水就是为了让我什么也不做——所指的是我没有为业务购置新地块。但正因为知道何时不买,才会知道什么时候该买。毕竟,为股东带来回报的不是购买土地,而是我们是否以合适的价钱在合适的时间购买合适的地块。

  恒隆曾就长沙一幅地块做了6年的功课,但由于其间土地高涨、政府提价,陈启宗果断放弃。“在许多情况下,例如市场过度炙热,政府要求更高价,我们宁愿待市况降温才完成洽谈,所以放慢进程。要单方面加快进程,并不现实。”

  恒隆之所以能够踏准节奏,更重要的是能够善于根据市场预判来配置公司内部的资源。

  2010年三季度,恒隆配股融资110亿元港币。有人质疑陈启宗,手头那么多现金,为什么还要找钱。陈启宗的回答是,熊市迟早会重临,我们应该做好准备趁底价买地。事实证明,由于开发费用沉淀了大量资金,恒隆截至2011年年中的现金额少于110亿港元,若无此前集资,恒隆将已经处于净负债状况。

  熊市中手握重金,在投资市场的竞争中颇具优势。2011年6月,恒隆参与了昆明市政府旧址地块的竞标,这幅被认为是当地最好的商业地块,引来了4家内地开发商、1家新加坡房企和恒隆。“当时我认为胜算不高。”陈启宗坦言。不过,由于技术原因,政府在竞标前取消拍卖。到当年9月再次推地时,市场下挫,融资环境紧张,4家内地房企都退出竞争,最终恒隆以35亿元拿下这幅地块,“如果再迟一点,拖几个月,估计唯一的竞争对手也可能退出,交易价格会更便宜。”  

  囤地捂盘的背后  

  港商对待项目稳扎稳打的风格,也是其在地产投资时一个突出的特点。

  比如汤臣集团,上世纪90年代在上海投资20亿美金买地和建设,直到14年后上海公司才向集团贡献利润。而上海商业标杆的恒隆广场,更是花费了恒隆地产10年时间和资源。

  但这种长期开发模式,在地价飙涨时期,容易造成外界这样一种认识:开发商凭借土地升值就能获得巨额利润。

  李嘉诚旗下公司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在内地常常因“囤地”而备受质疑。常见诸报端的东莞“海逸豪庭”项目,据报道,和黄1999年拿下该地块,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开工,并于2007年因闲置过长被罚7915万元。但此后,该项目继续晒了5年太阳,直到今年才正式开发。前后仅囤地时间,就超过13年。

  开发缓慢的背后,是长和系获得的巨额土地增值收益。比如和黄在上海已售完的御翠豪庭项目,2002年以协议出让的方式获得,当时的楼面地价约2497元/平方米;但该项目直到2007年首次开盘时,售价已高达3.6万元/平方米。到2009年,价格已涨到7万元/平方米,超过当初楼面地价的28倍。

  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认为,“长和系在内地的模式,常常是第一个进入区域开发,最后一个开盘,其他开发商闻风而入,把周边商业配套做成熟,长实再坐享渔翁之利,并且稳赚土地溢价。”

  不过,长和系一再向外强调,并无囤地行为,连超人李嘉诚也被迫亲自出面澄清。事实上,很多项目的低效,也源自政府规划更新或者拆迁进展不顺。

  业内人士认为,所谓的“低效率”,其实是反映了香港开发商在地产界一种独特的运作方式。“囤地客观上是赚取了土地增值收益,但是集团对分公司不放权,对一些项目进行有选择的‘低效率’管理,则是香港房企的一种惯用策略。”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说。

  更重要的是,长期开发模式对资金链、负债率的要求都极为苛刻。像长实这样的多元化企业,资金雄厚。而新鸿基、恒隆等地产商,在香港和内地都有稳定的现金流予以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