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大国崛起的成人礼
[发布时间:2012-09-28 08:28:53 点击率:]

 经济战争可能是多方参与的世界上最复杂的隐形战争,不仅是国家力量、战略和策略的角逐,也不仅是金融大鳄的阴谋。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来说,国家稳定沉着应对有着超出一切的特殊战略意义。

  大国崛起从来都不缺少压力。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与西方完全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发展中国家。大国成人礼是必须要经受危机考验乃至沉重代价。

  现代国家屈从于更强大国家的霸权,靠的是商业贸易的和平胜利,而非武力。”19世纪单边自由贸易的倡导者理查德·科布登(Richard Cobden)这样警告本国民众称,美国的日益繁荣将很快颠覆英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2012年

  中国和平崛起遭受阻击

  

  从中国历史上看,几乎是有这样一个周期规律,每隔700年就进入一个繁华强盛期,而在繁华强盛之前都要经历阵痛裂变。从鸦片战争到21世纪两百来年,中国经历了从谷底向峰谷上升U型曲线。中国的和平崛起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欢迎,但是也有一些国家总是暗地使绊子,阻挠中国崛起。

  我们希望和平,和平是战略不是目的,以我为主就是按照自己的步伐构建中国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现在世界经济东移,就是中国的机会,再现我中华大汉大唐雄风。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强大就是亚太地区的稳定。秦皇汉武的北攻匈奴,窦将军的封狼居胥,唐太宗的击灭突厥,这些是我们祖先的辉煌武勋。如今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粮食安全问题,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尤其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阴谋和阳谋。提高我们的警惕,严防西方新殖民主义势力抬头和不择手段的经济反制。

  2012年中国走过一个非同寻常的一年。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越南印度不断在以领土名义制造事端,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局面。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感召下,这些国家抱住美国大腿,千方百计围追堵截中国。说穿了这些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充当美国马前卒。尤其是日本,不顾中国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国有化钓鱼岛。缘由十分简单,中国在2011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视中国的和平崛起为威胁,最不希望看见中国在不久将来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在这种背景下,拖住中国和平崛起步伐就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欧洲与美国日本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完全是不一样的。

  欧洲大部分国家认为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是机会,而美国日本则认为是威胁和挑战。从这种角度来看,钓鱼岛之争将会继续下去。中国采取经济反制抵制日货,中国企业要乘机多占领市场份额。中国应该多承担一份责任和风险。因此对于现在世界的格局,就必须用我们的智慧,中国策略,如深圳特区报评论员陈彬所言:联手欧盟、团结东盟、冷淡美国、制约日本。还应加上三条,拓展非洲、拉拢拉美、火热俄国。以和平崛起为目标。以武力为震慑,对美国政冷经热,对日本政冷经冷。

  20多年前,美国通过一场货币战争和一纸“广场协定”彻底打消了日本经济追赶美国的念头,日本经济近20年持续负增长。美国迟早会发起一场针对中国的经济战争,来彻底打消中国经济追赶美国的念头。

  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这是毋容置疑的,但也是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最不愿意看见的。用经济制裁作为政治武器延缓或拖住中国前进步伐,是西方国家惯用的一种很阴毒的手段,发动经济战争争取主动权,拖住中国发展的损招。中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我为主,主动出击,调动各种资源和手段维护金融秩序安全。

  经济战争可能是多方参与的世界上最复杂的隐形战争,不仅是国家力量、战略和策略的角逐,也不仅是金融大鳄的阴谋。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来说,国家稳定沉着应对有着超出一切的特殊战略意义。

  经济战争的硝烟正在蔓延,“金融海啸”已经翻卷,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所谓国有化钓鱼岛,已经滑向战争边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反倾销是所有主权国家制约中国的惯用手法,我们必须在国际法律框架下,有礼有节地积极应对。

  

  国际钢铁行业

  反倾销事件汇总

  

  1、欧盟继续对进口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不锈钢紧固件征收反倾销税

  据报道,欧盟已经决定继续对进口自中国的不锈钢螺母和螺栓征收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欧盟对不锈钢紧固件设定的反倾销税高达27.4%。欧盟表示,一旦撤销反倾销措施,那么倾销将继续卷土重来。欧盟对中国台湾不锈钢紧固件的反倾销税设定为23.6%,而对中国大陆的反倾销税设定为27.4%。

  2、浦项钢铁等韩国钢企将对中日钢企反倾销起诉  

  《朝鲜日报》1月18日报道,浦项制铁(POSCO)、现代制铁、东国制钢等韩国钢铁企业计划针对日本和中国钢铁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

  据韩国钢铁协会16日透露,韩国三家大型钢铁企业已决定最快于18日在韩国钢铁协会内部成立通商对策委员会,就中国、日本钢铁产品的低价攻势对韩国钢铁产业造成的危害进行调查。

  报道称,韩国钢铁企业推进提起反倾销申诉,是因为日本、中国钢铁企业以比本国国内价格低20%以上的价格向韩国出口热轧钢板、船用厚板等主要钢材,这严重破坏了韩国钢铁流通市场的价格结构。

  3、欧盟将对华钼丝反倾销措施扩及到马来西亚

  2012年1月12日,欧盟理事会发布官方公告称,经欧委会反规避调查,欧盟决定将对华钼丝反倾销措施扩及到马来西亚。2010年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钼丝产品开始正式征收64.3%的最终反倾销税。2011年4月欧盟产业组织向欧委会提出反规避申请,指控中国涉案产品经由马来西亚和瑞士转运至欧盟,要求对来自马来西亚和瑞士的钼丝产品进行反规避调查。欧委会经立案调查认为,自2010年对中国产品采取措施后,在中国涉案产品出口欧盟大幅降低的同时,中国出口至马来西亚以及马来西亚出口至欧盟的钼丝产品都相应增加,最终裁定中国出口商为规避反倾销措施,经由马来西亚转运欧盟,而瑞士出口产品不存在此类规避行为。因此,决定对进口自马来西亚的涉案产品,无论其是否声称原产于马来西亚,皆征收64.3%的反倾销税。

  4、加拿大对华不锈钢水槽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初裁

  2012年1月20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水槽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初裁。

  2011年10月27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水槽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324.10.00.11、7324.10.00.19、7324.10.00.2

  1、7324.10.00.29。

  5、哥伦比亚对中国碳钢无缝管征收反倾销税

  据外媒报道,哥伦比亚政府推翻2010年8月份的裁决,开始对中国碳钢无缝管征收反倾销税。

  根据商务部信息,哥伦比亚政府将对售价在1913美元/吨以下的中国碳钢无缝管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相当于进口价格与该价格的价差,有效期为5年,自2012年1月份开始实施,此前进口的产品不追加反倾销税。

  6、巴西对进口中国不锈钢焊管启动反倾销调查

  3月7日,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外贸秘书处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奥氏体不锈钢圆焊管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南共市关税号为:7306.40.00和7306.90.20。

  7、巴西对中国的不锈钢圆形焊管启动反倾销调查

  2012年3月7日,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外贸秘书处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奥氏体不锈钢圆形焊管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南共市关税号为7306.40.00和7306.90.20。

  8、加拿大对中国石油管材短节作出“双反”终裁

  2012年3月12日,加拿大对原产于中国的石油管材短节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河北衡水维加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倾销幅度为80.2%,补贴率563.9元/吨,普遍适用的倾销幅度为173.4%,补贴率为9125.6元/吨。2011年9月,加拿大对原产于中国的石油管材短节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11年12月,加拿大对此案作出肯定性初裁。

  9、美国频繁对中国钢制品发起双反调查及征税裁决

  3月22日,美国商务部继美国某厨卫公司代表业内企业当月初提出申诉后,决定将对中国输美不锈钢拉制水槽展开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调查,直至5月和8月分别做出反补贴和反倾销初裁。据美商务部统计,2011年中国相关产品对美出口总额达1.18亿美元,较2009年增约七成。根据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日上集团及子公司厦门多富进出口有限公司生产及出口到美国的钢圈产品,将被征收63.94%的反倾销平均税率和34.55%的反补贴平均税率。

  10、巴西发起对华焊接不锈钢反倾销调查

  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第06号公告决定:从中国和中国台北出口到巴西的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外径大于等于6毫米(1/4英寸)并小于2,032毫米 (80英寸)、厚度大于等于0.4毫米并小于12.7毫米)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南共市场海关税则号为:7306.40.00和7306.90.20。

  11、土耳其对我国不锈钢铸造焊管发起反倾销

  据相关报道称,近日,土耳其经济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不锈钢铸造焊管发起反倾销调查,其已经通过网络将调查问卷发放至被调查对象手中。据悉,今年来我国的不锈钢铸造产品屡屡在国外受到反倾销调查,美国、巴西等国今年相继对进口自我国的不锈钢铸造产品进行“双反”调查,这一方面是我国不锈钢铸造产品广泛出口自世界各国的有力证明,同时,也是我国不锈钢铸造产品在如今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着快速发展的体现,另外,我国的不锈钢铸造产业发展也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保护海外贸易权益不受侵害。

  目前对中国有反倾销的国家及产品

  美国、加拿大、印度、墨西哥等国均在对原产于我国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欧盟、美国、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分别对我国产的聚酯高强力纱、粘胶纤维等纺织原料展开反倾销调查;欧盟、阿根廷、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对我国的铝合金轮毂、钢轮毂、前轴传动杆和转向铰链等汽车零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印度对我国发起反倾销的宗数最多,商品涉及钢材、化学品、纺织品、机电产品等多个领域。

  

  欧洲正式

  对中国光伏反倾销

  

  中国光伏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继美国5月对华实施“双反”后,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欧盟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也日益升级。7月底,德国光伏巨头SolarWorld(以下称为太阳能世界)欲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申诉,指控中国制造商倾销光伏电池。

  腹背受敌

  据外电报道,有消息人士透露,太阳能世界将对中国光伏电池生产商发起反倾销诉讼,申诉提交后欧盟委员会(EC)将有45天时间决定是否开始调查。太阳能世界是德国最大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厂商,其主营业务包括制造硅晶片等。

  事实上,这已不是太阳能世界第一次叫板中国同行。早在7月初,该公司就计划联合欧洲其他生产商向欧盟发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当时其发言人Milan Nitzschke表示,“我们希望尽快向欧盟提交反补贴和反倾销诉讼请求。这起贸易诉讼案将由一个联盟提出,其中包括数家欧洲制造商。”

  此次争端升级,足以令人胆战心惊。一方面,太阳能世界旗下一家子公司曾在美国提起类似申诉,其结果是美国商务部在5月对中国输美光伏电池开征超过30%的惩罚性关税;另一方面,由于欧盟太阳能市场装机总量远超美国,一旦其对中国进行双反调查,国内光伏业很可能将进入新一轮“阶梯式”洗牌。

  很大程度上,这与国内光伏企业对欧盟市场依赖度紧密有关。

  公开数据显示,欧美市场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80%以上。相对于美国来说,欧盟的市场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来说分量更重。

  彭博资料显示,以江西赛维LDK为例,其2011年欧洲地区营业收入是美国的近5倍。另一家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商尚德电力,其2011年欧洲区域的收入是美国的近2倍,是中国的近4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多晶硅此前连续跌价,中国光伏业经营状况也日益恶化。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在美上市按市值排名前5的中国光伏公司中,没一家实现了每股盈利。

  当然,这场光伏大战并不只是单方面。

  7月20日,商务部就公告称,将开始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还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太阳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而这起调查正是源于保利协鑫子公司、江西赛维LDK等厂商的书面申请。对此,长城证券认为,中国在光伏贸易做出的反击,符合市场预期。这对于美国的终裁和欧洲是否跟进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反制或警示意义。

  然而,中国光伏发电年产能接近全球需求的残酷现状,却进一步勾勒出光伏行业的灰色盈利前景。

  据光伏太阳网数据,截至22日,国内市场硅料价格继续弱势走低。国产多晶硅料周初与周末相比下滑2元/公斤,下滑比例1.25%,进口多晶硅料下降幅度增大,周末与周初相比下降了3.07%。

  “双输”背后的制衡

  “某家企业在合规要求内提起申诉,且最终被欧盟委员会立案调查,这一事件本身是合情合理的,并不值得恐慌。”光伏太阳能网行业分析师Jason在谈到太阳能世界拟诉讼消息时这样评论道。

  Jason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时间上来说,双反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在决定立案调查后,欧盟委员会将在15个月的时间里考量各方以及社会整体的利益,这期间在企业和国家层面也必然会进行各种沟通和应对,所以终审裁决是未知的。同时,就目前的状况看,诸多因素或令欧盟委员会趋于谨慎,并最终制衡其裁决。

  事实上,贸易战从来都是一种损害“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以德国为例,由于其国内目前仅靠自有产能并不能满足整个安装市场,一旦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双反,将导致下游的安装成本上升,使德国无法达到社会清洁能源的目标,而其国内的光伏能源市场也会随之萧条,目前来自欧盟的一批受益于中国产品的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企业已经开始游说并反对本案。

  相比之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的光伏行业分析师王毓明更指出,中国光伏企业通过大规模制造和优化生产工艺等,已经达到了成本控制的极致,客观上对行业做出了贡献。如果欧盟对中国企业实施双反,对于光伏技术乃至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都将是打击很大的。

  但上述两位分析师也都不约而同地指出,无论是中美还是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在客观上都对我国的光伏行业起到了加速整合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部分中型企业,它们在这场行业洗牌中面临去留这一严峻的选择。

  比如Jason认为,部分中型光伏企业面对欧盟或发起双反这一消息,或可能直接选择退出,因为对它们而言,一旦欧盟大门关闭,将无法再找到另一个可供消化其产能的市场。而王毓明则指出,目前很多中国光伏企业都在试图突破非欧盟的新兴市场,比如保加利亚、东欧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但也遇到很多问题,除了市场太小,吸纳不了很多产能外,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态度都很谨慎,补贴力度不足,且政策倾向上多参考欧洲模式。这样的情况就使得未来两至三内年内,欧洲市场已然是国内光伏行业绕不开的一个山头。

  作为第一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民企,尚德电力因为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日前遭到退市警告,而这只是光伏中概股深陷退市生死劫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再加之美国、欧洲等先后对华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多只光伏中概股股价长期徘徊在1美元左右。面对退市风险,缩股、减产、裁员成了国内光伏巨头的自救对策。

  尚德电力9月21日宣布收到来自纽交所的警告通知,因截至9月10日的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连续低于1美元,不符合纽交所的上市规定。根据规定,尚德需要在此后6个月内,在任意时段内使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高于1美元,否则将面临退市。

  自9月7日创下0.71美元/股新低以来,尚德的股价缓慢上扬。截至21日,无锡尚德股价报收1.08美元/股,上涨5.88%。但尚德电力公司财务及经营状况,还没有显示出任何实质性改善的迹象,尚德电力的半年报显示,第二季度,尚德电力毛利率仅为负10%。截至一季度,尚德电力负债总额已达35.82亿美元,总资产为43.79亿美元。第二季度公司现金流仅为500万美元,同时公司还面临一项5.57亿美元可转债,明年3月到期。对于尚德来说,其退市的风险依然很大。

  而深陷退市生死劫的并不只是尚德电力一家。此前大全新能源、韩华新能源、晶澳太阳能等中概股都曾收到过纽交所的退市警告,目前大全新能源股价报0.74美元,韩华新能源股价报1.07美元,晶澳太阳能报0.900美元。而其他光伏中概股的股价也长期徘徊在1美元左右,赛维L D K太阳能报1.31美元,中电光伏报1.26美元,英利新能源报1.71美元。

  对于它们来说,眼前的巨额亏损和退市风险,或许是比欧盟反倾销更迫在眉睫的难关。从二季报来看,主要光伏企业亏损额均加大:英利绿色能源亏损9019万美元,同比增加255.21%;赛维LD K(N Y SE:LD K)亏损2.21亿美元,同比增加152.33%;天合光能亏损9210万美元。

  与此同时,现金流和偿债能力也不容乐观,截至2012年6月30日,赛维LD K有现金2.962亿美元,短期借款则高达24.3亿美元;天合光能现金6.6亿美元,短期借款为7.34亿美元;英利绿色能源有现金和限制性现金共8.8亿美元,短期借款13亿美元。

  不过,在无锡尚德公关总监张建敏看来,让尚德的股价满足纽交所上市规范并非难事,“我们可以改变每股对应的ADS的比例,来促使ADS价格上升,相当于逆向股票拆分计划。”

  逆向股票拆分是指将多股股票合并为一股股票的行为,这一行为可以抬高股价,但会降低股票流通性,国内通常称之为缩股,但向市场传递的信息通常都是不利的。

  “当然更核心还是改善经营状况。”张建敏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具体措施包括将减少20%的经营费用,停止扩产计划,严格管控营运资金。此外,他还提到,尚德正在评估一系列的方案来解决可转债的问题,“我们有信心在几个月之内解决这个问题”。

  据了解,9月17日尚德电力决定,将其名下运营太阳能面板产能从之前的2.4GW暂时削减到1.8GW,削减幅度为25%,而这次产能削减涉及员工约1500名。

  “暂时下调产能是我们采取的积极措施,美国双反主要是针对中国的电池,为了降低成本,大都从台湾等其他地区采购,相应也就削减了内地的电池产能。”对于受影响的员工,张建敏表示绝大多数可以转岗至尚德旗下的其他工厂,或者接受公司提出的劳动合同终止的补偿方案。

  同日,赛维LD K为筹措资金,向新余市政府转让了部分房地产物业和土地使用权,并在今年以来,共计裁员5554人,占总员工数的22%。

  而此前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也表示,公司正实施精简机构计划,将在1850名管理员工中实施裁员,裁减人数约为200名。

  “现在光伏企业日子非常难过,企业目前在做的就是从技术提升、内部运营等方面努力降低成本,比如裁员、减产等,而政府一方面尽快启动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则积极与欧盟就双反事宜进行磋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认为,将来欧盟对华双反调查有化解的希望。

  据悉,中欧双方的商谈结果是:愿意通过磋商来寻求双方均可接受的办法,妥善处理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案。

  

  中国崛起

  与经济外交战略

  

  中国和平崛起能否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经济外交是否可以上升到战略层面?中国的“超速”崛起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2011年对外贸易近3万亿美元,世界第二。出口量达6万亿,世界第一。这么巨大的贸易量和出口量,一方面增加了中国的战略资产,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战略的脆弱,这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走出去”战略取得的成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数字说明:对外直接投资达680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五;在近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1.6万家;总存量达3172.1亿美元,跻身世界第17;每年出境(139个目的地国家与地区)人数超过5200万人次;国家外汇储备首破3万亿美元。我们用这些资产去买其他国家甚至地方政府的债券,使国债日趋多元化。“走出去”战略经过六年时间,给我们积累了相当大的战略资产。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在引领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新兴市场结合体。“金砖(BRICS)”国家之间的合作稳步推进,2007年以来,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超过G7国家,并拥有世界外汇储备的40%;从机制层面看:2006年以来的部长(外长、财长、行长)级磋商,2009年以来的首脑会议都在有条不紊进行,它的目标就是通过“中产阶级化”,推动国际体系的“民主化”。下一届奥运会和世界杯会使得下一个十年将是巴西的十年。从“国际治理”战略层面看,自2003年起,中国领导人连续7次参加“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2008年起连续3次参加G20峰会;根据2011年3月生效的IMF2008年改革方案,中国在IMF特别提款权中的份额占3.72%,投票权占3.55%,位居第六。在“区域一体化”方面,我们积极构建了一些战略平台:东盟10+N、上合组织、东亚一体化、欧亚峰会、中非部长会议论坛。所有这些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相当可观、史无前例的经济外交战略资产。

  资产有了,必须要有意愿。国家是否强大,不仅仅看经济实力,实力只是一个部分,最重要的是政治意愿,在运用实力时的意愿有多大。建议我们要跳出原来所谓的二元思维,即将安全和发展对立起来的思维。目前,我们国家主要的战略目标是发展,安全是为了发展服务的。任何与发展相悖的政策都要慎重。一个像我们这样人口众多、幅员广阔、文明深厚的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家战略,要认清我们的战略资产、战略利益,以及战略威胁所在,然后才能制定出战略计划,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发展战略和操作战略。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郑华博士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应更积极地利用经济手段达到对外战略和政治目标。必须强化对国家核心利益的界定,在政治独立、国家统一、主权完整外,应强调安全发展;必须对来自外部、对核心国家利益的威胁保持高度敏感和理智的认知;同时必须充分利用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武器,坚定地将对外经济战略有机纳入对外战略思考之中。第二,应更明确对外经济战略实施方向,建构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西欧、俄罗斯、印度、菲律宾、越南的“经济制衡”,是中国经济外交战略的主攻方向;强化与中东、非洲和拉美国家的经济外交,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对象国以实施目的明确的经济战略,是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第三,更灵活地运用正面与负面经济手段,更倾向于以长期接触促进融合的政策,汲取亚非和CEPA、ECFA、“自由行”的经验;加深对负面经济手段的政治意义的认知,加大与制裁相关的经济手段的力度。第四,我们要正视国内利益集团的制约影响,妥善协调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与行业安全、国内建设与国际承诺、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中央与地方利益统筹的关系。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类似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雏形”,有行业的,也有地区的。所有这些,特别是与经济外交相关的,一定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予以考虑和安排。最后,进一步推动经济外交机制化建设,强化中央统一指挥,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建构“跨部委”协调与整合机制,统筹中央和地方两方面利益。

  中国的发展目前面临一些挑战,很多人说我们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但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少。对此,我不认为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充分运用自身战略资产(包括经济实力)的意愿,而且这种意愿越来越弱的话,这将是堪忧的。

  

  中国要做两手准备

  人民网发布2012年中经济盘点: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按可比较各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落到50.2,新订单总量和新出口订单继续加速收缩,工业品的成品库存压力继续加大,这也预示着下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

  就业:未受经济下行明显冲击。经济下行,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就业,在今年上半年仍然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城镇新增就业数量超过去年同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电力:增速回落,缺口未现。上半年,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总体平稳,受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电力需求增速明显回落,电力供需前紧后松、基本平衡,3月份以来全国没有出现拉闸限电和电力缺口。

  房地产:意外回暖,风险犹在。年初,所有人对楼市的预期还是一片愁云惨淡,但开发商顺应形势主动降价,加上经济下行、稳增长压力增大下宏观政策的微调,使楼市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回暖。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至今没找到有力的新的成长振兴因素,靠腾挪转嫁来维持局面,美元霸权体系与美国实际地位脱节不但没有改善,还在扩大。这种局面随时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更大的危机出现。美国实体经济现在只有国防军事工业一家独旺,军火商们金融家们拼命要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周边输出各种事端。

  中国经济地位与人民币地位也不相称,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关键是中美,核心是人民币与美元地位要切实地此长彼消,不是汇率上见高低,而是影响力控制力上见高低。

  

  大国要勇于接受

  任何挑战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曾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呼吁:“让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成为消弭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武器。”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词——经济武器。无独有偶,过去几个月,美国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似乎也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所谓的“克林顿经济谋略主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六次演讲中宣传了一个理念,就是“美国发展到了今天,被经济搞得焦头烂额。美国的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重新回到‘经济谋略’”。对此,她有句名言,“经济谋略是我们外交议程的核心之核心,即以经济的方式应对战略挑战。”另一个关键词出现了经济谋略。战略挑战既有来自新兴国家的崛起,又有对“9.11”之后全球反恐的继续。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运用军事和安全手段应对战略挑战。现在,美国要以经济手段应对战略挑战了。这是一个大战略思维转变的开始。

  军事专家戴旭认为,战争就是掠夺资源,掠夺财富,民主自由只是借口,谁强权谁就有可能发动战争。

  西方思维是“征战”,是和中国传统的君子和而不同冲突的。西方人永远处于战争思维中,总是在不同场合展示肌肉力量。著名学者亨廷顿说: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联手挑战基督教文明。他不过是在为美国找借口攻击中国,欧美人的内心里面始终没有放弃对任何与他们种族、民族、宗教信仰不同的国家和人民进行攻击。这是殖民者的传统。这不仅体现在军事、政治上,更体现在现代国家的工商业竞争中。

  海军少将张召忠认为:历次经济危机美国怎么摆脱的?无一例外全都是依靠战争来摆脱的。比方说越南战争,比方说朝鲜战争,打一仗就缓和了,历次都是这样。

  俄媒称,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以暴力行径在亚洲强行培植所谓西方民主,实际上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端,其最终目的是摆脱巨额债务负担,通过战争使其由天文数字变成零,从而解决美元丧失信任的问题。从原则上讲,人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种观点。客观地说,要想解决当前严重的经济问题,美国只有战争这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美国早已不能生产维持日常生活水平所需的必要规模的商品,巨额外债负担日益沉重。

  以前我们常常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今天我们要说:全球胸怀和国际担当。过去30年,中国为世界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原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称,中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工业七国集团的总和。”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评价是,中国给予了世界经济一种“积极的供给冲击”,提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力,导致劳动力、资本、商品与资产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中国的廉价产品为发达国家的低通货膨胀率做出了重要贡献,使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得以降低利率,以促进增长。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开放度非常高,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有某种乘数效应。美国经济学家拉迪认为,中国经济的开放度大约比美国高一倍,比日本高两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世界银行的数据表面,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3年的4.6%增长到2009年的14.5%,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商务部的官员还引用了高盛公司的数据说,2000年到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超过20%,高于美国,也就是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教授、中国问题专家莉莉娅娜说,中国经济表现出众,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定心丸”。在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加强宏观调控等一系列举措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增长,中国政府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许多经济政策值得借鉴,中国反对“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并致力于维护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意愿值得赞赏。

  中国经济的稳定和高速增长必将有力地带动深陷危机的世界各国走出危机阴影,在全球经济抵抗金融危机当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