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从汽车大国
向汽车强国
实习记者 王强 张璐 伍良琴 兰艺琳 贾一壹 成都报道
汽车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为汽车工业可以给上游和下游的产业都带来效益。即汽车的销售生产可以带动上游的橡胶、原材料产业等,下游也可以带动汽车维修、加油站、服务业、第三产业等。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汽车像滚雪球般地形成一股能量强大的冲击波,冲击出一片现代化的肥沃土壤,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物质财富。 据统计,世界上50家最大的公司中,汽车公司就占了近 20%,其他企业也大都是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石化企业和机械企业。另外,不管是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瑞典等发达国家,还是在多数汽车工业后起发展国家,如韩国、巴西和西班牙,汽车公司往往是这些国家中最大的企业,汽车工业产值一般都占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10%到 15%。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汽车工业是现代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工业为什么会有如此魔力,能在短短的50 年里造就出这么多的大企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基础?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由其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在人们需求结构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从产业地位看,汽车工业是最终的消费品,位于产业链条的末端,或者说位于产业金字塔的顶端,但同其他消费品相比,汽车具有很多独一无二的特征。以轿车为例,它最少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价格即使是中低档轿车,也在1万美元以上。从社会需求量来看,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已达到1.2 亿,全球轿车年需求量在1000万辆以上。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产品,能够在技术密集程度、价格和社会需求方面都达到轿车水平,这从客观上决定了汽车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巨大的带动作用。从人们需求结构看,在满足了“吃”和 “穿” 的基本需求之后,“行” 的需求上升到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位置。而汽车是所有 “行” 的方式中最便捷、最个性化,也是最能满足这一需求的产品了。可以说,需求方面的力量也决定了汽车工业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无可推卸的支柱作用。
最后,从汽车产品的技术特点看,每辆汽车都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结晶。汽车工业是应用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最大的产业,现代轿车也运用了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汽车工业不但和钢铁、冶金、橡胶、石化、塑料、玻璃、机械、电子、纺织等产业休戚与共,而且延伸到商业、维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业和公路建筑等行业。同时汽车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先驱,是大批量、高效率、专业化、标准化产业的代表。根据有关方面利用模型进行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国汽车工业所带动的上游产业主要是林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 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其中汽车工业直接需求最大的主要是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和橡胶制品业 3 个行业。完全需求最大的, 除了这几个行业之外,还有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等。
中国目前还不是汽车强国, 但中国已经可以算作一个汽车大国了。 汽车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中国同样重要,而且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汽车工业更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一个最有希望的“增长亮点”。21 世纪前 10 年,中国经济的较高速稳定增长将继续受到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如果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对相关工业和服务业产生多方面的带动效应,将能够为民间资本提供很多有利的投资机会,拉动民间投资的扩张从而社会投资需求的扩大,支持国民经济的较高速持续增长。最后,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微增长将成为车市常态
从去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高速增长的时代,进入低速稳定增长的阶段。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在表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变革是由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过渡,其中显著的特征是进入微增长时代。中国汽车市场已经结束过去十年平均每年25%的高增长,未来十年平均增幅将是个位数,不会超过10%。微增长将给汽车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有效面对微增长,是摆在中国汽车产业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走向成熟,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微增长这一周期有多长,朱福寿认为将持续十年之久。
江淮汽车副总经理戴茂方认为,微增长并不可怕,微增长时代仍然有发展空间。他认为,微增长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空间在全球还是最大的。虽然增长的幅度比过去小,但是基数那么大,还处于一个增长的状态。因此,汽车企业作为的空间仍然比较大,关键是是如何通过内在的变化,适应微增长的变化。在产品结构方面,要有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性能、质量、规格,乃至用户的满意度等各方面,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
汽车刚性需求长期存在
尽管当前国内车市形势并不乐观,但刘茂才先生认为中国汽车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乐观。
四川汽车协会会长王常裕表示,目前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中国汽车消费需求仍然十分旺盛,这为汽车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内需潜力。随着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和对外交流的合作日益增多,我国将更加重视出口市场结构优化,产品品质跟议价能力的提高,在世界汽车市场也会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茂才认为,中国不仅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而且在向研发中心转变。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过程。这个转变在汽车产业百年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也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
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这历史一进程,将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
对于自主品牌汽车所遇到的困境,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将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对自主品牌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大家都认为还是光明的。关键是自主品牌汽车要练好内功、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而不能依赖国家政策扶持。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并取得成果,国家电网也已建立充电站试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刚刚起步,并不具备明显优势的技术,但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市场预期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热度不断高涨,国内汽车厂商纷纷推出发展计划。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国自主研制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相继问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示范,纯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全面出击。2009年,在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不大,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刘茂才先生分析认为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全球汽车发展趋势
全球汽车市场正逐渐恢复生机。5月份美国汽车销量上涨19%,达到110万辆,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在日本,乘用车、卡车和客车总销量达到22.85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28%,实现10个月连续同比增长;在欧洲,尽管受主权债务危机和消费刺激政策退出的影响,本地区汽车销量连续萎缩,但出口却大幅增长,其中仅德国就出口26.77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46%。
汽车业的复苏和市场的转暖将是今明两年的主旋律。在这样普遍乐观的市场预期作用下,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开始加紧投棋布子,以便抢占市场先机。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全球汽车业从产业技术到生产经营,都在酝酿并呈现出新的变革趋势,并有可能彻底改变21世纪世界汽车业的面貌。
趋势之一,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谁能够抢占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复兴期,率先赢得巨大发展契机。新能源汽车也因此成为当前全球汽车业激烈竞争的焦点,各大汽车生产国和汽车厂商行动之迅速、力度之大、步调之一致,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虽然新能源汽车已成大势所趋,但仍有不少发展难题亟待解决。目前,各汽车厂商的技术研发仍处在探索阶段,比如说存在锂电池与铁电池之争,在锂电池领域又有锰酸锂、磷酸铁锂等不同选择,技术路线的确定预计还需要2至3年时间。另外,如果要让电动汽车所需充电柱像加油站一样遍布各地,那么其庞大的社会配套工程不仅对汽车厂商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政府部门而言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趋势之二,工程服务外包成为广受推崇的经营运作方式。
与信息技术等行业的外包相比,汽车工程服务外包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其发展势头正不断增强。随着全球经济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汽车产业链中主要环节的分布已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而是日趋立足于全球平台操作。把非核心部件和基本技术交给企业外部的、收费相对低廉的工程服务供应商来开发,可以降低企业的固定研发成本。
为了适应汽车工程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各汽车厂商目前也在积极加强市场研究和成本管理,解决好服务外包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汽车整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明确外包的项目、对象、合作供应商及获取有形利益所需的时间;工程服务供应商则需为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确立明确而综合的价值定位,并根据专业技能制定进入市场的策略。
趋势之三,战略联盟成为未来汽车产业格局的竞争新主体。
与直接并购、合二为一的整合运营模式不同,战略联盟不求兼并,只讲合作。在这种模式引导下,全球汽车业的竞争主体将不再是单个的汽车集团,而是以同盟为单位作战的汽车联盟。
刘茂才先生认为,随着新能源新技术的推广,随着新的企业管理和竞争形式的出现,随着新兴市场的领先作用不断得到加强,全球汽车业正在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上一主题:尚德并股避免退市
下一主题:鞍钢新任董事长张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