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2-11-01 09:53:25 点击率:]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认真学习这一讲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工程,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

  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环境危机与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做出的理性选择。人类对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提升,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状况却每况愈下并呈病态发展。人类共同面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淡水资源危机、资源能源短缺、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重大挑战。无论是黄色的农业文明还是黑色的工业文明,都意味着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因而,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持生态平衡。

  历史的教训、现实的警示都昭示着: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如不把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纳入到人类的自觉实践之中,并使之尽快得以改善的话,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就会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因此,把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到人类实践的自觉规划之中,使之与人类实践的其他领域相辅相成、相互交融,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核心的生态文明的诞生就是历史的必然。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中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难选择,将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融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有效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保障。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能动作用。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又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索取超越了环境承载能力而产生的。人既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者,更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任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的工作要求,并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具体措施。这就充分说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权利和责任。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有责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与治理,最根本的是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生态文明意识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人们对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水平,就是关于生态文明科学意识、生态文明法律意识和生态文明道德意识的水平。生态文明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实践表明,环境保护的根本动力在于全民参与,而全民参与的基础则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普遍提高。只有大力培育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关键所在,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是保障。重点功能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其首要任务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以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能力。禁止开发区是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与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组成。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使四川成为全国各类重点生态功能区与禁止开发区较多的西部人口大省之一,国家级重点功能区涉及全省42个县、29万平方公里土地,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9.8%;还有国家级禁止开发区40处、土地面积43899平方公里。在加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与禁止开发区的保护和管理的同时,四川还十分重视对区域性脆弱生态系统和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从2000年的110处、5.7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66处、8.93万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比重从2000年的11.9%提高到2010年的18.4%,新增自然保护区全为省、市、县三级自然保护区,其中新增省级自然保护18处,新增市、县级自然保护区38处,全省80%的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继三年恢复重建之后,2012年汶川地震灾区又先期在北川、绵竹、茂县、汶川、都江堰等5县(市)启动了地震灾区生态恢复重建项目。通过对重点功能区、点状禁止开发区以及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全省基本建成了支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生态服务产品供给系统。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是归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和目标贯穿融合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也不仅仅是系列枯燥的工程项目与工程治理措施,不仅仅是发展方式的绿色化、循环化与低碳化,其最终归宿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要让人民群众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出行环境等更加美好、更加绿色和更加低碳。这就要求一切发展以人为本,以满足包括农民工等在内的所有群体的需求为本。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民众,通过生态修复重建与发展生态产业,在生态民居中享受生产生活的乐趣;草原牧区的农牧民通过参与草原生态保护项目获得草原生态保护奖励基金;退耕还林(草)农户通过参与退耕还林还(草)实现生产方式转变与收入增加、居住环境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逐步改善,田园乡村生态景观在巴蜀大地初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归宿在民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难)点和关键区域在四川。美国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巴里·诺顿在《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一书中指出:四川土地肥沃,人口密集,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类似于四川的地理特征。《国家地理》曾将四川的自然地理描述为全国自然地理的“微缩”版,全国除海洋外的所有地形地貌均可在四川找到。实际上,四川何止是全国自然地理的“微缩”,四川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区域差异与全国同样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三州”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1.2%、人口仅占全省户籍人口的7.5%(2010年);常住人口密度最大的锦江区与常住人口密度最小的石渠县相差3700余倍,在48.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出现如此差异巨大的人口疏密分布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极为典型的。人口稀少的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江河密集,不仅承载着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功能,还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其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省情,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效结合,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与西部经济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在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态脆弱的川西北高原、川西南山地、盆周山区等强化天然林保护工程(一二期)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基础上,将全省大部分县(区、市)均纳入到上述两大生态工程建设,草地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还启动草原生态补偿工程。通过林草工程建设,四川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全省森林覆盖率10年提高10.5个百分点,重点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监测显示,2011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区森林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计达9433.05亿元,退耕还林工程减少土壤侵蚀量411.88万吨,减少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钾损失量29.89万吨,涵养水源量42.69亿吨,固定碳量572.04万吨,释放氧气1228.57万吨。同时,四川省还出台了《四川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全省8313万亩国家和省级两类公益林纳入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范畴。阿坝州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不仅农村人均环境明显改善,林农收入水平也明显提升。仅2011年全州就兑现林农集体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0480万元,农民人均获得管护补助14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巴蜀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空更湛蓝,四川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提升,四川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