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生态文明建设的十年足迹
[发布时间:2012-11-01 09:54:32 点击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理论不断创新

  

  1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向前推进。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将生态和谐理念上升到文明的战略高度,初步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2005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生态文明”。他指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新要求、新任务。这是“生态文明”的概念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由此,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进一步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过去10年,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最为密集的时期。《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防沙治沙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这些法律,成为了环境和百姓健康的“守护神”。

  针对群众关心的环境质量问题,10年来,国家修订了一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如《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些工业排放标准不断加强,有力促进了污染物的减排。截至“十一五”末,我国累计发布环境保护标准1494项,覆盖水、空气、土壤、噪声与振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生态保护、核与辐射等各个领域。2012年2月29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发布,标准增加了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三项常规监测指标,省会以上城市陆续开始监测PM2.5,让百姓看到了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10年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等一系列有关生态保护的政策文件。在“十一五”规划的22个指标中,纳入了7个资源环境指标。在“十二五”规划的28个指标中,包含有12个资源环境指标,占总数的43%,其中11个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时期,我国污染减排指标将由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扩大到四项,增加氨氮、氮氧化物;减排领域由原来的工业与城镇,扩大到交通和农村。

  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8%-10%,单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能耗下降21%左右,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到15%等。正是这样一套法规和政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生态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就喜人。10年来,我国不断增加投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过去10年,我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63亿亩,是历史上造林面积最多的10年,森林面积达到1.96亿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达到6168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全国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了国土面积的14.7%,全国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110万平方公里。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到“十一五”末,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4.29%和12.45%,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0%的减排目标。以年均6.6%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由“十一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能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2000万吨、炼钢产能7200万吨、水泥产能3.7亿吨,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2010年水电发电量6867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6.2%,折合2.3亿吨标准煤,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2010年,我国风能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使用总量达到1.68亿平方米,年替代化石能源约2000万吨标准煤,均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1年底,全国沼气用户达到4000多万户,占适宜农户数的34%,受益人口达1.5亿人。目前全国每年沼气生产量达到15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年替代化石能源25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万吨。

  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10年来,随手关灯、拔下电源插头、少开一天车等良好生活小习惯,已经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每个细节中。百姓对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渐成为公众意识。各地也涌现出了许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积极成果。例如,在首都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1000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几乎成为制约首都发展的“第一瓶颈”。2007年,北京市提出“要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5年间,北京市污水处理实现了向再生水的升级。北京市共用再生水33.3亿立方米,相当于1670个昆明湖,再生水已经成为北京市的第二大水源。如今,北京市六环路内52条河道的水有70%以上是再生水,这些再生水还是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城市绿化等的重要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