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2-11-05 16:11:22 点击率:]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从中央到地方在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四川省民族地区发展,从加大财政直接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各个方面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国家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正式启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有力促进四川省偏远山区、民族地区贫困群体优先受益的重大战略之一。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工作,妥善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惠民政策。2009年2月开始在藏区组织实施的以“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为主要内容的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了藏区群众的实际困难,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扶持大小凉山群众过上富裕安康、文明和谐的新生活,均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深受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民族地区初步形成了以水电、矿冶、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特色产业快速壮大,有效供给不断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一切为了藏区牧民的冷暖,一切为了藏区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温暖藏区人民心窝”。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2008年9月底,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藏区发展和民生问题,决定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并于2009年2月19日启动。按照规划,将用4年时间,在29个牧区县规划建设1409个定居点,从根本上改善藏区牧区10万户48万未定居和仅有简易固定住所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在定居区配套建设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与牧民定居生活相适应的教育、卫生事业,在全省藏区牧区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对改善四川省藏区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意义十分重大。按照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政府提供每户建房补助2.5万元、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每户4万元的资金总量,加上每户贴息贷款3万元,一般每户牧民自筹2万~3万元就可以住上新修建的定居房。此外,政府还承担了内地12个对口支援市为牧民定居房规划设计的费用,免费提供设计好的房屋样式供牧民们选择。各相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工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作落实,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进展顺利,“四年任务三年基本完成”目标圆满实现: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实施3年来,全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累计完成投资180多亿元,其中政府已投入70亿元。至2011年11月底,共建成定居点1092个、定居房92008套,帮助约46万名牧民过上定居生活,占总任务的92.7%。同期,为尊重和保护牧民的生活习惯,四川省还同步配套实施了“帐篷新生活行动”;为丰富藏区牧民放牧时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为牧民“量身定做”可以放在马背上的太阳能便携式直播卫星数字电视机,能收看50多个频道,牧民们称其为“马背”电视。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的实施,受到全省藏区牧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衷心拥护。四川省统计局2011年底一次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藏区牧民群众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满意度达95.9分。

  ——“‘9+3’免费教育计划放飞藏区学生成才梦想。”从2009年开始,四川省开始实施旨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藏区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推动跨越发展的“9+3” 免费教育计划,成为藏区“三大民生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每年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并加快普及藏区高中阶段教育,使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5%,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达到6:4。这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四川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创举,也是四川教育史上藏区学生赴内地读书规模最大的行动,是着力培养藏区新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举措,不仅能促进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将推动藏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又好又快地发展。四川“9+3”免费教育计划推进3年来已经招收免费教育计划学生29399人,不仅点燃了藏区孩子成才的梦想,也点燃了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梦想,成为推动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和教育服务民生的典范,成效显著。四川的“9+3”教育模式得到中央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该计划取得初步成效后,将进一步扩大到凉山州彝族地区和其他民族县,推行到秦巴山革命老区28个县,今年还要覆盖新扶贫标准以下地区的所有农村贫困家庭学生。

  ——“‘电’亮四川藏区,告别酥油灯照明史。”自“十一五”以来,全省共安排73.2亿元资金用于藏区电力骨干网架及农网完善,基本满足了藏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特别阿坝州通过3年的灾后恢复重建,在建设大电网的同时,配电网络建设与改造同步进行,多渠道解决了阿坝藏区民生用电问题。2008年以来,国家电网大力推进“电”亮藏区计划,以电网延伸供电方式,解决了藏区移民搬迁点、牧民定居点5317户无电户的用电。对于电网难以到达的地方,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让4292户边远山区农牧民告别无电历史,从此与大山外面的现代文明保持零距离。

  ——“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扶持大小凉山群众过上富裕安康、文明和谐的新生活。”2010年10月,四川省启动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以“大小凉山扶贫综合开发规划”、“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两大战略规划指导区域发展,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初见成效:建设彝家新寨61个,已基本完工11个,彝区新农村新颜初展;交通路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民生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彝区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民族地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障民族地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