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从数额来看,上述交易堪称国内最大银保联姻。与此同时,嘉禾人寿表示,公司名称将变更为“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五大行已悉数拥有自己旗下的保险公司。一场金融混业的大交锋,就此展开。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较早获批的银行系保险公司,却开始重新审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发展模式。而改变发展模式的缘起,便是大行存款流失率在今年以来持续上升。因此,如何寻求更深层次的对接,成为银保联姻成功的关键。
亟待设立防火墙
所谓混业经营,主要有两大模式:一是法人综合模式,由同一法人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业务;二是以资本为纽带的集团综合模式,其中一种是金融控股公司,另一种是以某家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作为投资主体跨行业投资设立其他金融机构。
21日,山东保监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不乏综合经营的实例。部分有实力的大金融机构,也在探索通过跨行业投资其他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展综合经营,比如中信集团、平安集团。
眼下,综合经营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从外部环境来看,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大多是混业经营,可能对国内的金融机构形成不公平竞争;从内部环境来看,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根本上推动了综合经营。在综合经营的大趋势下,保险公司顺势进入银行、证券等行业势在必行。
事实上,在金融机构管理理论层面上,依然奉行严格的分业经营。然而,面对业界已经先行的实际行动,监管机构该如何处理?
对此,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华指出:“应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否则就会出现风险的传染。考虑到在我国现有环境下,金融牌照还属于特许经营权,目前企业参与或控股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管理以及信托等金融业务领域,属于财务投资,还并非基于经营协同考虑的产融结合,因此对实际经营的影响还比较有限。”
“现在很多金融机构纯粹为了控股而控股,或者为了同其他金融机构攀比而控股,表面上旗下拥有证券、信托、保险、租赁、基金等业务子公司,但这些子公司之间彼此分割,根本没有形成协同效应。”陈华说,“控股做到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的金融控股公司。当然,真正做到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可能不是我们十年、二十年内就能看到的事情。”
合作模式成考验
当中国金融机构踌躇满志地走向世界时,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早已悄然打破分业的藩篱。在人民币国际化、利率自由化、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的语境中,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全面走向混业经营还要多久?
接受记者采访时,东北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唐亚韫对此话题言语谨慎,她表示,混业经营出现在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在业内已经算不得稀奇。唐亚韫称:“哪天出现银行控股券商,才是混业经营又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之前,银行收购保险公司股权的案例就已出现很多了。”
正如其所言,早在2009年,交通银行便率先收购中保康联51%股权。其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联姻保险公司纷纷有所斩获。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银行渠道或许是冲刺保费规模的最佳渠道,银行系保险公司在银保业务受政策限制的条件下依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资源。农业银行就在2011年年报中提到,“本行积极稳妥地推进综合化经营试点,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强化业务协同效应,提升对客户的跨市场服务能力”,并表示增资入股嘉禾人寿将标志着“布局保险业取得重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混业已经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独有的冲动。产业集团特别是上市公司,凭借实业所撬动的资金,也开始大举进军金融领域,并成立相关金融控股公司。
不过,陈华并不看好保险公司都会长期获益,“虽然有布局优势,但是从产品细分的角度来看,还是老牌子的大保险公司更有优势。”
而且,随着大混业时代扑面而来,分业监管可能造成的监管真空,引发风险传染和外溢的隐忧正在不断发酵。
上述受访人士还指出,短期内,银行控股的保险公司规模或难做得太大,因为要让自己的保险公司发展,势必会丧失存款业务。而要保存款,就不能大力推动旗下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增长,这有点像个悖论。“因此,如何通过合作机制创新,提高产品服务互补性,改进客户体验等方面,来深入探索银保之间新型合作模式,对于双方来说是个考验。”陈华说。
上一主题:上市公司“融资瘦身”
下一主题:装备制造业的青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