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国内名校EMBA学费飞涨 50万买张财富俱乐部门票
[发布时间:2012-12-01 00:56:21 点击率:]

 最近,将EMBA推上风口浪尖的另外一则消息,就是在全球EMBA排名第11位的中山大学,号称将推出只针对50亿身家的企业掌门,开设后“EMBA”班。这一消息,迅速被外界解读为,这是在开设富豪班。

这则消息让“EMBA”却不约而同且明晃晃地出现在大众视线。其实,对于参与当下越来越火爆的EMBA、总裁班课程来说,寻找“黄金屋”已是公开的秘密。他们希望,通过EMBA这个精英圈子,得到更多的商机与资源,并由此迅速积累财富。

这一实际诉求的结果,导致各种总裁班、EMBA班风起云涌,动辄几十万学费都并没有阻挡住商界老板、社会名流“读书”的热情。然而,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参与链条的每一个因子,越来越忽视教育的本来意义,并已渐渐偏离了它应在的轨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学费53.8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学费53.8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 学费56万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 学费56万

长江商学院EMBA 学费68.8万

女老板的“留级经”

关于参加EMBA班后,通过人脉而受益的故事很多。女老板刘珊(化名)的故事,不过是其中一个。“我已留级几年了,就是不毕业。”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珊颇为得意地说,“这样我就能多认识一些能人,同时也能获取更大的资源。”

今年39岁的刘珊,从白手起家到现在短短9年的时间里,她名下的产业就迅速膨胀出典当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葡萄酒行、高档西餐厅、工程监理公司、2万平方米工业用地、10多套房产和10多辆汽车,身家早已过亿。

刘珊说,这一切都源于她在6年前参加某高校组织的总裁研修班。之所以参加这个总裁班,是因为另一个老板因此获得成功的传闻。“听说他在参加学习之前,只是个小包工头。”刘珊说,那个班上有一位能量大的“老总”,在与这个“贵人”成为同学之后,小包工头陆续接下了很多工程大单,没有几年就身家数亿。

正是这个“励志”的故事,让当时只经营一家葡萄酒行的刘珊决定重新走进学校。“学费应该说不算贵,一年学费6万元。”刘珊说,自己当时抱着就算遇不到贵人,也能开开眼界的目的交了钱。

接下来的学习经历,让刘珊觉得6万元学费绝对物超所值。“我第一年的同学来自各行各业,多是高管和做生意的。”刘珊说,由于自己经营的是红酒生意,店里有一品酒吧,所以就会请同学去品酒,聊天,一来二去竟成了一个固定的聚会场所,同时还获得了很多大订单。

除了定期的聚会外,学校还组织总裁班的学员进行“海外深造”。“说白了,就是大家一起出去见见世面,在玩的过程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尽管每次都价格不菲,但已经获益的刘珊对花费并不在意,在她看来,这种课程安排绝对是非常有价值的增值内容。

再接下来的发展,让刘珊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在一个同学的建议下,她先是通过贷款开了一家高档的西餐厅,这家餐厅在不少同学的“支持”下,生意很火爆。接着她又和几个同学合作,陆续开了典当行、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资金借贷生意。

“在中国,人脉是最重要的。而同学关系,远比其他形式结交人脉更为牢靠和容易。”此时的刘珊比任何人都更有体会,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继续参加这个学习,为的就是能够有更多的同学和更广泛的人脉。

不过,2012年,刘珊终于选择“毕业”了,原因是已完成一定积累的她,已将有些业务发展到北京。而刘珊已在北京的一所国内知名高校的EMBA班报了名,虽然学费高达40多万,但刘珊还是准备将她的“留级经”继续念下去。

中国特有的EMBA

与MBA(工商管理硕士)的高知名度不同,EMBA(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还显得十分陌生。“事实上,EMBA就脱胎于MBA。”上海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贾红玉告诉记者,这一形式最早被芝加哥大学提出,随后,芝加哥大学推出了一个只在周末上课的新型教育模式,这就是EMBA。

中国最早引进这一形式的,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95年,42名第一期中欧EMBA,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一批EMBA学员开始学习,当时的学费是10.5万元。17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全世界EMBA最为发达的国家,60多所高校获得开办这一教学形式的资质。然而,从中国的EMBA发展的状况来看,与国际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同。

“首先是入学资格上,国外的EMBA课程,有大约70%的知名高校,要求学员通过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而国内,却并没有相应的要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一位老师对记者说。

按照中国目前的规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才可报名。考试、面试的题目,均由办学机构自行出题。

“这一要求就较为宽泛了,什么才是较大规模?”纽约大学中国区代表杰克·陈说,中国做什么事都很喜欢留有余地,所以就导致在国外,就读EMBA的普遍都是具备一定素质的高级打工者,他们就读课程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获得更好的职位和薪水,而在中国,EMBA课程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企业老板。

其次,从招生人数上来说,中国的EMBA招生人数已明显高于国际上的平均标准。贾红玉说,一般来说,国外商学院为了保持EMBA精品化的地位,每年招生的人数最多的都不会超过100人,而在中国一个商学院每年在本部和其他地区的招生一般都要几百人。

数据验证了贾红玉的说法,以国内最大的几个商学院为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每年共招收6个班,每班平均60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招生,招生人数为300人左右;而中欧一年就招收700多名EMBA学员。

飞涨的学费背后

知名高校EMBA项目年收入普遍在2亿元以上,一切现象表明,EMBA课程的参与标准,越来越局限于财富的多寡。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还体现于连年上涨的EMBA学费之上。

根据《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12年中国最佳商学院排行榜”,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一线商学院EMBA的学费非但没跌,反而一路逆势上扬。在学费超过50万的学校中,长江商学院的学费是10年前的2.63倍,从2010年的58.8万元涨到2012年68.8万元,涨势惊人;清华EMBA在2007年的学费还只是29万元,5年内价格上涨近1倍。中欧商学院2011年EMBA课程的学费为45.8万元,2012年EMBA课程的学费为53.8万元;上海交大2012年春季EMBA也由去年秋季的45.8万元涨至53.8万元。排名前10位的学校,同比2011年的学费平均涨幅为15%。

“现在读EMBA,别的不用考虑,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你能否读得起。”一位曾就读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企业老总告诉记者,他当时每年上课也就是2个多月,每天的学费基本上就是5000~6000元,而这几十万的学费并不包括食宿和许多课外活动费用,比如说去欧洲实训、比如说参加高尔夫比赛等等,整体算下来费用早就超过100万了。

链条的另一端,EMBA的高学费也让各大高校对这一项目重视起来,公开数据显示,知名高校的EMBA项目年收入,普遍在2亿元以上,大多数高校也能得到亿元左右的收入。正是由于这种利益的诱惑,让EMBA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现在基本上差不多的高校都有类似的项目,竞争十分激烈。”一位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告诉记者,所以有些高校为了争夺生源,一方面尽其所能地找名师授课,另一方面挖空心思提供教学以外的附加值,比如说组织活动、增加学员之间的友谊等等。另外,还要想办法降低门槛,比如说考试、考勤等等,而唯一没有降低反而提高的就是学费,因为高校的成本也在增加。

“这就导致EMBA学员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都不会倾向于学业。”贾红玉说,本来人脉概念就非常强的中国人,在EMBA这一温床中,更加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