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天府新区 撬动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发布时间:2012-12-10 09:50:00 点击率:]

 11月16日,由辽宁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2012第四届中国经济前沿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以“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为主题。

  《企业家日报》大项目实验室

  天府新区与经济“第四极”

  增长极理论是指那些通过解释地区的发展过程,说明在增长中的都市中心引起周围地区经济增长的各种假说。

  寻找

  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学界一般认为我国东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区以及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湾经济区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

  三大增长极用约4%的国土面积产生出约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但随着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这三极所在的沿海地区由于受发展规律、出口下降、劳动力上升、资源承载能力下降、产业升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发展速度出现了明显下滑。

  珠三角崛起的背后有改革开放后第一代领导人邓小平的助推。他以在南中国海边画了一个圈的方式,通过建设深圳这座新城,打造珠三角,也直接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长三角地区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一极,与江泽民、朱镕基这代领导人大力开发浦东战略直接相关;而在胡温主政中国的十年间,通过大力实施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的战略,实现了天津的再度崛起,与北京一同成为京津冀环渤海湾的龙头极。十八大刚刚过去,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将走向前台,按之前的逻辑来看,培育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战略出台有很大的可能性。

  从中国目前的区域格局来看,有机会成为中国第四极的区域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区;二是武汉、长株潭、南昌为支点的中三角区域;三是以郑州、洛阳为核心的小中原经济区或郑州、太原、西安为支点的大中原经济区;四是沈阳、大连为核心的沈大经济带。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网友讨论很多,从网友的观点看,成渝地区因为龙头城市带动、市场因素和相对优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可能性较大。

  “再造一个新成都”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明确要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建设成渝经济区,成都和重庆“双核”肩负着重大使命,支持成都加快发展,是大局的需要。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四川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以成都大都市为核心的“再造一个新成都”战略——天府新区。

  天府新区的总体发展定位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将建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新城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解决劳动力就业,繁荣科技和文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虽然我国在2010年就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制造业的基础和实力相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配套能力欠缺,制造业发展相对落后。以四川为例,目前四川省还没有一家销售收入过千亿的企业,还没有一家企业处于全球行业的前十名。由此可以看出,制造业还是四川经济的短板。

  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天府新区就有了很多必要性。老城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城市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四川需要产业再造,成都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如此,天府新区便应运而生。

  因此,充分发挥成都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两座特大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立足成都,将优势资源集中整合,再造一座新成都,发挥天府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四川经济再发展的最佳选择。

  天府新区或推动

  形成经济增长“第四极”

  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被有关专家解读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即将启动”。成渝地区是大陆战略和海洋战略的交汇地区,这个地方出现经济增长极,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要初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最关键的是要有能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在该区域内有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比如,长三角的龙头城市是上海。而在中西部地区,无疑尚不具有具备全国范围辐射能力的一线城市,但成渝经济区内的重庆、成都有培育价值和优势,且其发展或能推动成渝经济区成为经济增长第四极。

  从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的情况看,在2012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1.44亿元,列于第8位,成都更以27.16%的增速位列全国前茅。到了第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00亿。预计全年,重庆、成都将进入GDP总值的前十位。在《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2011-2012)》对全国35个主要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做的评估中,中西部地区的成都和重庆都进入这个排行榜的前十名。自然环境优越,资源密集,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经济密集,交通发达,许多指标都可与东部媲美。因此,成都在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道路上,已经抢占先机。

  但是,成渝经济区想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也面临诸多挑战。虽然成都、重庆在地区生产总值上领先中西部其他重要城市较多,但和经济总量早已超过1万亿的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相比,差距仍很明显。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当前这种经济增长势头,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才有形成的可能性。

  而且,成渝两地并不像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那样有非常紧密的区域内合作模式。成都和重庆,两者经济实力、历史地位都较为接近,使两座城市间存在“谁都不服谁”的“瑜亮情结”。重庆人一直以来对于四川省的资源较多分配给成都而心怀芥蒂,而成都则对自己“下辖”、当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重庆,突然成为“高自己半级”的直辖市而难以接受。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不和谐,深层次里,由于国家资源的有限,同样将自己定位为“西部老大”的这两座城市之间,在争夺国家战略资源方面,一直有“暗中角力”的现象。因此,成渝城市圈的建设,不能简单做加法,应注意区域内部关系的理顺,否则很容易在内耗之下出现“一加一小于二”的结果。

  高端化天府新区规划格局新特点

  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在去年得到批准并已经全面启动,2012年1—9月,天府新区累计完成投资880.6亿元,投资总额2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880个。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诸多的成效,那么天府新区规划中对产业结构的把握是怎么样的,以及如此布局到底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总体规划解读

  规划范围:在整个天府新区的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是650平方千米,包括现有的存量和未来的增量,约占总面积的40%,剩余的60%将是各类生态用地。城镇建设用地中,产业用地和各类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将各占一半左右。

  总体定位:打造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核心功能:一门户、两基地、两中心

  规划理念:山水环绕,组合布局;产城融合,三位一体;城乡统筹,生态田园;集约发展,智能地毯。

  产业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以电子信息和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节能环保设备为主导,围绕再造产业成都的核心目标,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产业集群。

  分析:天府新区拥有一个特殊并且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成都特别是成都东部、南部本来就是一个拥有着较多工业设备、工业技术的地方,且高校密集、人才辈出、高科技集中,这样一个优越的环境,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自然是发展的不二之选。

  2.五大高端服务功能区:医疗、文化、教育、创意、中央等五大功能区,可以满足就业、生活等各种需求,实现城市的立体平衡。

  分析:成都是中国西部的经济、贸易、文化中心,这里吸引着许多优秀的人群,他们有着比较高的消费能力,拥有着独特的、高品质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他们不喜欢平庸,反而喜欢追求一种高端、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天府新区的服务业也需要向着高端这个概念发展,顺应着人们的生活喜好,才能发展得更好更稳。

  3.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依托“两湖一山”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和都市休闲旅游;充分挖掘现有农业生产潜力,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布局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重大项目,建设四川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分析:成都、乃至四川都是以休闲而闻名的地区,在闲暇之余,总向往着回归田园、寻找儿时的无忧感觉。与山水为伴,与自然相融,这是一种轻松而悠闲减压方式,受人推崇,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将对天府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也已越来越受人关注,健康的生态有机食品开始被大力倡导,因此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产业结构规划特点

  顺应潮流,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天府新区和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等其他新区一样,选择发展的产业都属于高端产业,而且走的都是产业中的高端路线,即高端中的高端。

  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共同发展:与其他新区不同,天府新区选择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一起发展,而非原来的用工业拉动服务业的模式。四川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成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根据国际趋势判断,成都将呈现服务业加速发展、制造业高级化发展趋势。天府新区同步推进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正好与之契合,用完整的城市功能来作为工业发展的依托,更能促进工业的发展。而且我们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天府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将超过55%,高端服务业占到全区生产总值的40%左右。

  突破了三大发展方向: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休闲度假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这三个方向。新区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一种行业的发展,而是利用各个行业相结合来共同促进发展。

  八大产业区既独立又相辅相承:天府新区的八大产业开发区,每个开发区都有明确的产业功能定位,有自己明确的发展重点。但是,他们又不仅仅是独立的,还具有很紧密的联系。各个产业区的功能互补,因此能进一步向集约化发展迈进,大幅提升天府新区的整体产业活力。

  八大产业开发区

  建设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天府新区根据各个地区的自身环境和地理条件,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借着天时与地利,把天府新区分为八大产业开发区。

  “一区两楔八带”

  生态建设是新区建设比不可少的方面,城市不能只发展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也要有相应的规划。天府新区的绿地系统规划为“一区两楔八带”。规划的大前提就是集约发展,智能低碳,要求必须严格保护和控制区域生态环境,使天府新城变成一座具有生机和绿色的新城市,用完善的生态系统来推动天府新区的建设。在天府新区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650平方公里,包括存量和未来增量,只占天府新区总面积的40%,剩余60%全是生态用地,可以想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其中,“一区”是指龙泉山生态服务区。未来,将围绕龙泉山建设天府新区最重要的生态服务区。“两楔”则分别是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锦江绿楔,它们将作为城市绿肺和功能区的隔离,为天府新区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

  “八带”则是指四纵四横共八条区域生态绿廊。王松涛具体解释道,“总体规划中,要沿成都‘198’、铁路货运外绕线、第二绕城高速、跳蹬河构建四条横向的区域生态廊道;沿成昆铁路、元华路、锦江、东风渠构筑四条纵向的区域生态廊道。如此一来,构成四横四纵八条区域生态绿廊。”

  构建密网式公共交通

  天府新区的交通规划主要是将天府新区与中心城区共同构成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并将构建“两横四纵”的高速路连接系统、“三横七纵”的快速路连接系统,让天府新区,每平方公里就有0.5公里的线网密度,轨道总线路达360多公里。以此加强天府新区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组团与组团之间的高(快)速连接。

  据介绍,在2015年前,天府新区将建设包括天府铁路新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客专龙泉驿站,第二绕城、成自泸等骨干道路系统,4条轨道交通线等交通网络。目前,成自泸高速路已经实现成自路段的全线通车,其他的交通枢纽和线路也在积极建设中,并将陆续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