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与此类似,原料保障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原料的生产加工环节,还要取决于其仓储水平。高水平的仓储,在广西中烟看来,并非单纯是物料的“左手进,右手出”,还需要做好“养护”的功夫。
在存储过程中,烟叶质量随时间而变。广西中烟认为,如果用函数图来表现这一变化,这个图就是一条抛物线。养护,就是要促成并捕捉抛物线的最高点,在烟叶香气透发最充分时交付使用。
精细化管理:
高效高质讲“柔性”
目前,广西中烟自有烟叶库面积12万平方米,外租库6万平方米,储能140万担,实际库存130万担,而其一线的仓库管理人员总共61人。
仓储管理如何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眉毛胡子一把抓肯定不行。“烟叶产地不同、等级不同、部位不同、使用节奏不同,养护要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标准。”广西中烟武鸣仓库原料养护员陶益伦告诉记者,从这种角度上说,烟叶养护就是对烟叶存储的“柔性化”干预。
烟叶养护以片烟水分控制为主线。因为烟叶内在质量好与坏,在仓储环节主要受制于对醇化度的控制,而醇化度控制的关键在于温湿度。一般而言,相对于温度,湿度的控制需要更加小心、甚至精确。从不同产区原料的不同特性出发,广西中烟对各地复烤片烟安全存储含水率指标设定了不同标准。
“在广西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烟叶含水率如果超过安全存储指标0.1%,原料质量就会明显变化。”陶益伦说,“而在仓储环境的温湿度控制上,我们还要充分考虑生产车间对不同地区烟叶的使用进度。”
以云南和广西两地的烟叶为例,同样是中部烟,前者因为是主要品牌的主要配方原料,用得快,一般到10~18个月就进入使用期;后者是次要配方原料,要12~18个月才进入加速醇化阶段。所以,即便是在同一时间段入库,与使用节奏慢的烟叶相比,使用节奏快的环境温湿度要稍高一点。
“柔性化”干预的实现要以发挥仓库功能为基础。“从功能上,我们把仓库分为两类,醇化库和洞藏库。”广西中烟原料供应部仓储科科长刘军说。醇化库,温度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入库1~18个月的原料需要放在醇化库,用于平衡烟叶化学成分,纯和吸味;洞藏库,一般是天然条件洞库,常年恒温恒湿,仓库温度低于25℃,这样的环境可抑制烟叶过度醇化,减缓品质下降,存放超过18个月的烟叶放在这里适于“保鲜”。
质量管理:
丝丝入扣成“闭环”
在广西中烟武鸣红岭仓库6-A仓库的大门处,摆放着该仓库的平面示意图。示意图上,各垛位对应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牌,存放原料的年份、产地、等级和水分写得一清二楚。
“标牌分绿蓝黄红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原料质量状况。”刘军说,“绿色,表示正常;蓝色,表示正在投料使用中的;黄色,表示质量正在下降;红色,表示质量明显下降。”
挂哪一种标牌,要在每月一次的库存烟叶质量抽检完毕后才能确定。根据产区、类型、储存时间、等级结构和仓储条件等原料实际特点,广西中烟制定了烟叶从入库、储存到出库投料各环节不同的质量检验规范和要求:
一是加强入库烟叶的水分、外观质量等项目的检验,做好入库安排,把好入库关;二是依据烟叶质量变化情况,加大对不同储存时间库存烟叶的抽检面和抽检力度,做好库存烟叶的质量监控;三是按照产地、储存质量、等级结构等因素制定和实施投料出库预检,把好出库关。
“就好比医疗上的‘保健手册’,这些规范和要求详细规定了对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案和标准。”广西中烟原料供应部副部长李桂湘说,“对于方案和标准如何执行,我们建立了一套相应的业务流程和责任机制。”
还是以医疗保健做比,广西中烟设立的“原料质量管理员”,就如同门诊医生。根据当前库存烟叶信息,原料质量管理员要每月编制一份库存烟叶抽检计划,明确列出要检查的哪个仓库、哪些内容、数量比例等等。
“原料养护员”,相当于检验科医生。他要执行质量管理员编制的烟叶月度抽检计划,同时,进行一定频次和规模的自检,并形成相应的结果记录;根据这些记录,掌握当前库存烟叶状况。
“原料质检员”,接近检验科主任,对养护员的判断进行复核。如果复检判定原料异常,质量管理员就要开出相应的“药方”,也就是“烟叶养护工艺作业单”,再由养护员照单执行,然后,质检员再对结果核查并给出意见。
这样,原料养护的各个流程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库存烟叶质量也由此大幅提升。今年10月,广西中烟开展的一次对原料质量普查显示,其烟叶库存量比去年增加2.8万担的情况下,原料质量的正常率达到94.6%,同比去年提高7.2%,实现了原料保值提质的目的。
信息化管理:
互联互通“一盘棋”
关于抓时机,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等得花儿都谢了”。做好原料保障,同样也存在一个时机问题,即前文所述的“在烟叶香气透发最充分时交付使用”。
然而,做好原料保障与卷烟生产的衔接并不简单。生产,很重要的一点是确保产品的均质性,这就像做加法运算——等式右边的结果是品牌风格,左边的各个因子是品牌的原料配方。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原料保障并不能确保原定配方的各个因子一直都有充分供应,而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需要技术中心对其他配方因子做出一系列的微调,以保证总和不变。
所以,一方面,原料保障能否在要求的时段内拿出生产部门所需原料,事关品牌产品的均质性;另一方面,技术中心也需要提前了解在库原料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做好原料配伍性的调查和预测。
因此,为了密切原料部门与技术中心、生产部门的联系,广西中烟将原料保障工作逐步纳入了公司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按照烟叶配方和卷烟品牌规划,原料部门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预测:一是进行月度生产供应预测,为合理编制烟叶分选计划和实施科学的烟叶调度提供数据支撑;二是进行长期生产供应预测,及时掌握原料缺口情况,提前2~3个月与技术中心沟通,共同做好配方的维护工作。
“最初,只是原料数量的数据流纳入了系统,原料进多少、出多少、剩多少,是清楚的,但原料究竟质量如何、哪些适用、什么时间适用,不能整体把握。”李桂湘说,这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料保障与卷烟生产的衔接问题。
在第二阶段,广西中烟将ERP系统的覆盖范围延伸到原料内在质量状况,建立了烟叶从入库、在库到出库投料整个过程的质量养护台账。每个月原料质检结束后,ERP系统都会生成各库区关于各产区、各等级烟叶的储量和质量报告。通过系统,这些信息被传递到广西中烟技术中心、生产管理部以及南宁和柳州两个卷烟厂,技术中心确保产品配方稳定性就有了相对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甚至品牌配方的长期规划也具备了现实基础。
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案例是,广西中烟南宁周转仓库的库容仅能满足2~3天的卷烟生产需求量,但通过充分发样ERP系统的作用,他们科学调度、重点管理,克服了长期存在的库容不足困难。1~11月,该库区原料供应及时率和投料批次合格率均达到了100%,保障了75万箱卷烟的生产。
借助信息化手段,广西中烟建立起了原料保障、品牌配方与生产调度之间的动态关联。在这样的关联中,ERP系统成了一个棋盘,而原料保障与卷烟生产这两个棋子,由此下到了一个盘棋上,真真正正实现了互联互通、互促互进。
上一主题:心在远方 路在脚下
下一主题:抢抓时机 秉承工艺 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