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截至去年第三季度,证券、期货行业共实现营业总收入424.4亿元,利润总额为171.7亿元,分别占整个金融、保险业的1.57%和1.54%,银行业则占到90%以上。就具体的盈利能力指标来看,在金融、保险板块中,保险业的每股收益自2009年就高居榜首,银行业则在2008年获拔得净资产收益率头筹,而证券、期货行业自2008年起管理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一直都高达30%以上。
“我们说的创新,并非专注于产品设计上,更多的是对券商的松绑。这给金融板块中较为弱势的券商提供了迎头赶上的机会。”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对记者分析说。
角色
从中介到参与者
随着资产总额的不断扩大,资产增值的迫切需求以及市场投资、交易工具的不断丰富,券商将会更深入到交易和投资领域。如果说2012年以前,券商主要扮演的是资本市场中介的角色,现在则扮演着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角色。
长期以来,从收入结构分析,中国证券行业的证券经纪、承销保荐、证券自营等三大传统业务约占总收入的80%,其中经纪业务收入占52%,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证券交易量萎缩和平均佣金率下滑的双重打击让证券经纪业务收入逐渐下降。这就迫切要求券商加大自有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方式,提升资产的利用效率——资产周转率愈发成为需要关注的指标。
毕马威发布的《2012年中国证券业调查报告》显示,与部分国外投资银行比较,国内券商的经纪业务比重仍较高,表明服务的同质化程度较高。而国际投资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于自营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这正是各家券商可以体现自身特色之处。在2012年中报公布的投资净收益中,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都已过百万,占净收益的30%左右,而业内平均占比为19.22%。可见随着创新进程的不断发展,证券公司在自营以及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存有发展空间。
“同质化在哪个行业都会出现,不仅仅是金融行业。最重要的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海通证券的融资融券就成为其优势所在。过去以风险防范为主,而现在提倡的是放松管制,强调的是创新能力。”杨海说。
创新
转型之中必有阵痛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创新业务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经营业务,人才和资本的投入已对成本构成压力,收效则有待于形成产品体系和业务规模。只有有了基于自身优势的差异化的明确定位,才能聚集有限资源,创造超额收益。
然而离职、裁员、关闭营业部,让券商的工作人员感觉并不轻松。事实上,在2012年半年报中公布业务及管理费用的73家证券公司中,39家为正增长,平均增长率为3.94%,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华鑫证券,几乎翻了一番。
“除了大盘走弱,这更多也是由于业务上的结构调整所致。变革的加快无疑也会加剧竞争和业绩分化,试点资格所带来的先发优势会导致券商受益有差别,一些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面临更大挤压。既然是创新转型,就不可避免地要有人员调整,才能够更加适应未来的变化。如果这一步没有跟上,后面会更加困难。”杨海说。
此外,产品渠道的开放是券商获得新生的关键。“券商相比银行缺少渠道。券商的好多产品都要借助于银行才能向外销售,而代销金融产品、扩大自营投资范围,让券商轻松很多。”杨海表示。
目前,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制下,券商的监管评级、业务资格、扩张能力等均与资本实力密切相关,而不断推出的创新业务在迅速消耗净资本,通过借入次级债可以大大充实券商净资本规模。而此次新规定调高次级债计入比例,无疑是对券商的一次特大政策性“输血”,对券商而言是绝对的实质性利好。
利好 到底有多好
股民们最关注的就是券商板块是否值得投资。从上周来看,金融板块上涨7.66%,跑赢大盘3.95个百分点。其中券商股上涨7.68%,涨幅居金融板块之首;保险股上涨4.22%;银行股和信托股分别上涨3.57%和2.53%。
而券商的高管们则在思考:如果允许管理层和业务骨干以信托等方式间接持有证券公司股份会怎么样?毕竟在创新大会上提出的探索长效激励机制,目前还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不过目前大家更热衷的是上市。有了资本,发展就会变得更加轻松,与普通企业不一样的是,券商赴港上市必须走证监会单独的审批通道,这也是年终最后一项《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留给券商们的期待。
上一主题:展望2013 担保业迎来洗牌时刻
下一主题:投资市场回暖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