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房地产大佬时代到来“大块头”才有大作为
[发布时间:2013-01-08 10:01:50 点击率:]

 真正的房地产大佬时代正在到来!

  诸多迹象正在毫不客气地显示这一点,行业集中度在迅速提高,而金融因素加快了集中的进度。有更多的地产公司会在买不起生产资料的过程,很自然地被淘汰出局。有的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在一线城市,半垄断的状况已经形成。

  ■ 稿件撰写 周亚霖 孙翔峰

  

  一线城市的准垄断

  近日,一位开发商刚刚结束了深圳一宗庞大的旧城改造项目一期,就将整个项目转让给了万科。在调控持续,小企业融资难旷日持久的情况下,这位民营老板觉得自己日益疲乏。地产行业的收购兼并已经位于所有行业之首,在一线城市,几家的地产商就可以占据近20%的市场份额。

  深圳资深地产人士尹香武告诉记者,在深圳,类似的收购变得更加的频繁。深圳已经是个准垄断的市场,深圳的几大地产巨头对外地的项目收购兼并的势力范围已经划分得很清楚了。

  如果说深圳因为面积较小,行业集中度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再看其他的三个市场。

  来自世联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中,2011年,首开、金隅、远洋、中海、SOHO中国五家房企在北京的占有率为22%,绿地、万科、保利、金地、大华五家房企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为14%,碧桂园、保利、雅居乐、万科、富力在广州的市场占有率的25%,万科、华侨城、招商、合正、莱蒙国际在深圳的市场占有率为19%。

  未来情况如何,从土地占有的角度更可见一斑。

  以土地供应量在逐渐缩减的北京为例,买地已经成为了巨头才能参与的“游戏”。

  北京,越来越多的中小开发商只是在消化手中的尾货。买地,对于他们变得越来越奢侈。即便对一些中型上市公司,也变得很困难。北京的国企华远,在数日前购买通州一地块中败北。华远董事长任志强接受采访时表示:买不起,一块远离地铁的地,楼面地价每平方米都快15000~16000元了,通州很多楼盘也不过就是这个价格。

  财大气粗的万科和首开联合起来,一举拿下了这块天价的土地,而通州很多地铁附近楼盘也就是17000元的单价。

  2012年下半年,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的土地都连连被央企或者地产公众公司的巨头斩获。这个行业的残酷性开始逐渐显现,过去那个遍地黄金的年代真的结束了。

  据记者的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29日,万科、首开、远洋、城建、华侨城、融创、中铁建、中冶、首创、保利、招商、龙湖12家开发商拿下北京约204亿涉及住宅的各类土地;而北京2012年拍卖的涉及住宅地块价值近约314亿元,总计37块土地(统计仅只包含和政府已经签约的公司购买的,不包含个人购买的很小体量的土地;尚未算上最新被万科、首开拿下的通州台湖的天价地等)。

  这意味着,在未来数年间,要在北京买新房,可以选择的开发商是屈指可数的。从这些公司中,不难发现,全国“巨头”、全国“准巨头”和 “地头蛇”中的一哥,这三类公司占据了北京的住宅土地市场的2/3,其中远洋、融创、中铁建、中冶、龙湖都是在近一两年在资本市场大有斩获的公司。任志强表示,那些央企一融资就是几百亿,除了他们,国内的股市根本不让我们房地产公司融资。

  有没有天量的低息的融资,成为了拿地的先决条件。

  

  融资

  兼并、收购,地产江湖杀得“腥风血雨”。融创收购绿城的项目,SOHO中国收购外滩黄金宝地,这些在过去座次并不靠前的地产商,凭借着海外融资超越了很多老牌劲旅。一时间,地产江湖的座次大有重新排一排的趋势。

  龙头万科和金地也很早意识到了海外融资渠道的重要性。万科收购南联,金地成为A股市场上第一个在海外没有上市公司却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发行债券的地产公司。他们在融资上的创新远超同业,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江湖地位,同时进攻新的城池。万科在2012下半年,行业形势一明朗,就左手融资,右手大量拿地,吃进大量一、二线城市的土地。

  融资的创新成了当务之急。任志强和尹香武都认为能多拿地的都是有低息融资渠道的。

  没有低息贷款,在行业风险加大的情形之下,如何加速企业杠杆?显然,必须要找到一个高效低廉的融资渠道。而同时,一家公司是否具备优秀的成本控制、周转率等能力,这都会在公开资本市场通过债市的评级或者银行的贷款评估中得以体现。最后转化为贷款成本,即资金使用的成本。同时,因为在内地上市和在香港上市不同,也会导致利率成本不同。

  “甚至可以认为,获得资金的成本可以决定这些企业最后的结局”。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龙头企业的副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直接表达了如此的观点。也许,过去那种只拼土地存量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伴随着地价的上升导致的成本上升,宏观调控导致的周转率下降和销售利润的下降,房地产企业利润都在走低。也许,财务成本控制这一个细节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命运。

  有更直观的例子,龙湖发行的美元票据,时长7年,息率为6.875%,而国内的大多数的地产公司的信托融资,一年的资金成本就远超15%,这个利息的差距最后直接转换成了利润上的差距。

  但是否具备融资通道,这种战略层面的问题,现在才行动,可能大势已去,能排到第几的命运或许已被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