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中日酒文化
[发布时间:2013-01-25 08:47:30 点击率:]

 一、酒文化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早在公元724年唐代高僧鉴真就应荣睿、普照等日本学僧的邀请到日本传授佛教。鉴真到达日本后,为日本天皇、天后、皇太子及440多名僧人受戒。鉴真的东渡,不但给日本带去了中国的佛教思想,还带去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酒的酿造等技艺。所以中日两国的酒文化有着许多的共通点,但由于两国的社会环境与历史境遇的不同,可以说日本的酒文化已经成为日本民族的特色之一。

  

  二、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作为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酒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原始社会里,就出现了最早的天然果酒,“猿猴造酒”的古代传说也正是建立在这种天然果酒的基础上,不过猿猴造酒的这种酒,与人类酿的酒是有本质区别的,充其量也只能是带有酒味的野果。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的后期就具有了野果自然发酵酿酒的知识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和用乳酿制的酒,可以说是最原始的酒,随着人类进入农业社会,谷物酿酒取代了天然果酒,这标志着酒已经开始作为一种人类创造的物质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人类已经有了自觉的饮酒需求。在上古时代酒主要用来祭神,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酒在生活中的作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成为了人类关系的润滑剂以及社会礼仪的表现。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是很重要的美德,在《礼记》中就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由此可见酒是礼仪的表现形式之一。饮酒也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中国的名酒有很多,例如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的汾酒就是其中一种,早在唐代时期就很负盛名。传说明末时期闯王李自成率兵路过杏花村,村民献上汾酒以表敬意,李自成醉倒三日后口中仍然残留余香便惊呼道“真是好酒啊!”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指的就是汾酒。

  

  三、日本酒文化的发展史

  

  日本酒文化的起源就比中国要晚一些。在日本,关于酒的最早记录,出现在《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倭人”部分——在日本此书叫做《魏志倭人传》。那里面已经有了“人性嗜酒”的记载。绳文时代大量江南地区的农民为躲避战乱,逃往海那边的岛屿,于是带来了水稻的耕种技术,日本利用稻米开始了他们的酿酒历史。在镰仓时代朝廷的酿酒机关是寺院,所以僧侣们都有很好的酿酒技术,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寺院有着紧密联系,酒类从朝廷向民间开始作为商品流通。在日本的制酒方法上看最接近中国白酒酿制方法的是日本的“烧酌”,这种酒的制作方法主要是蒸馏,因而酒精含量较高,著名的就是冲绳生产的“沧盛”,总之,经过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本地人的努力,日本人的酿酒技术在中世纪真正成熟起来.。如今饮酒已经成为日本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四、中日酒文化的差异与对比

  

  中日文化由于社会环境和历史境遇的不同,酒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国民性以及礼仪表现的也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日本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考虑,当他们说干杯的时候不必一饮而尽,只需按照自己的酒量量力而行,所以日本人没有劝酒的习惯。而中国人性格比较豪放,在饮酒时说到干杯,就必须把自己杯内的酒喝完。在招待客人时,认为要把客人喝到尽兴才能表现出自己的诚意,所以常常会互相劝酒。

  中日两国的酒文化从诞生到发展再到现今的逐渐成熟,已经从最初单纯的饮酒到今天的多种多样的酒文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九重阳。日本人也有这个风俗。公元5世纪初期,菊花作为一种药用植物传入日本平安时代就有了饮菊花酒的习惯。酒无日无时不可饮,自古以来,不少酒中豪杰均是不可一日无酒,但只有当酒和民族的节令风俗相融洽时,才显示出其在民族文化中不可排除的酒文化意义。就这样,日本人便与日本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统计称:现在18岁以上的日本人每人每年清酒的平均消费量为12瓶(每瓶装1日升,合1.8公斤);啤酒的消费量为大瓶80瓶,威士忌的消费量为5瓶,合算成金额大约在4万日元(按现在的汇率,折合人民币大约3000元左右)。日本人爱喝日本酒,不亚于中国人对国酒茅台的执著。

  说起日本人喝酒,立即会让人想起日本的居酒屋,一到日本各个城市的闹市区,就会发现有一家连着一家的居酒屋,你也会惊讶,日本人或许是世界上最喜欢喝酒的名族!日本的居酒屋,不是酒馆的名字,而是日本式酒馆的通称。众多的居酒屋风格虽然有些差异,但大多是粗木桌椅,其格局颇似乡村酒店。一跨进店门,就能听见老板的吆喝声、客人们旁若无人的谈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