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公开透明是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人民连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都不清楚,自然也就无法监督钱花得合不合理,事办得称不称心。依此出发,深圳市近年来公开“三公”经费,无疑值得鼓励。要知道,除却中央部委之前被要求公开三公经费,地方省市区公开三公经费者,可谓寥寥无几。
不得不说,纵观中央部委乃至此次深圳预算公布情况,都离群众期待还有相当距离。原因则在于所公布的数字普遍较为笼统,很难让公众判断出这些支出是否合规合理,进而导致账本公开的意义,乃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都大打折扣。例如三公经费中,除却几个功能类数据,再看不到更细化的、一目了然的小科目,也看不出各项支出具体情况,如此仅仅是列举笼统类别和几个简单数字,自然让人视财政账单如天书。以因公出国(境)经费为例,最理想化的展现方式无疑是,按批次说明出国人数、目的地、时限以及主要目标等内容。
令人遗憾的是,有关官员将这种因为预算过于抽象所造成的“看不懂”,归咎于预算的专业化。很明显,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事实上,再专业的学术也可以用平实的话语表达出来,如果说一份预算报告就连参会的人大代表都看不懂,那公布预算又有何意义呢?更何况,把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连买菜的老太太都能看懂,并不受“专业”限制。这方面香港就值得我们学习。香港每逢预算公开,政府不但在网站上发布详细文本,还在指定地点派发预算案的印刷版本,财政部门首长会奔波于电台、电视台,向民众详解预算案方方面面,至于财政预算案本身,则做得非常精致,文字、数据配合大量插图、表格、漫画,读起来饶有趣味。
在笔者看来,要人大代表以及公众充分行使对预算的监督权,建立针对预算公开有效的法治体系、行政考核和监督制度等,实在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有必要及时修订《预算法》或抓紧制订预算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预算监督的主体、程序、后果等。特别地,要在公开科目设置上予以明确,目前公开的预算均为功能分类,而公众显然更希望公开经济分类的预算——经济分类更为具体,包括人头工资、奖金、差旅、接待、会务、购车等。
另一方面,全面构建起人大监督、公众监督等多种监督途径。预算公开不能光让政府部门沉浸在“专业”的自娱自乐中,还应当赋予公众考核评价的权利。《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要求建立信息公开的社会评议制度,而财政预算公开,无疑是信息公开最核心的内容,因此理当建立起专门的预算公开社会评议制度,由民意给各部门经费公开工作打分,以此倒逼职能部门想法子做一份让人看得懂的预算报告。
总之,预算公开要有大的突破,既需要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和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力推进,又有赖于体制内的人大质询、特定问题调查、预算修正等各项政治权力的启动,还有赖于民间社会的建议、批评等公民权利渠道的畅通无阻。
上一主题:“月子水”背后的网购疏漏
下一主题:制造业超配 基金仓位重可用资金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