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矿产资源开源节流青睐高效行动
[发布时间:2013-03-04 10:24:46 点击率:]

 资源之争,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明争暗斗,在国际事件中不断上演。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很大目的是为控制伊拉克的石油;日本对钓鱼岛的觊觎,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了钓鱼岛底下蕴藏的各种资源。中国的矿产资源供需现状及对外高依存度的状况让中国只能忍气吞声,如何突破现状,何时才能甩开羁绊,昂首挺胸?这不仅关系到相关企业的利益,而且最终关系到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高

  钢企被欺负

  从2012年12月下旬至2013年1月中旬短短20天时间,进口铁矿石价格每吨上涨44美元涨幅高达38%,按每吨钢生产需1.6吨铁矿石计算,相当于吨钢成本上升422元,而同时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仅上涨106元/吨左右。

  铁矿石作为钢铁行业的原材料,其价格上涨是导致钢铁行业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钢协会员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441.1亿元,同比下降4.31%;实现利税740.89亿元,下降54.33%;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其中原因中钢协表示,这完全是垄断市场人为拉高价格造成的。中钢协还点名批评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的必和必拓公司抬高矿价“十分露骨”。

  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今天表示,钢材价格与进口铁矿石价格涨跌不同步,且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远远高于钢材价格的状况,吞噬了钢铁企业微薄的利润。使钢铁企业采购进口铁矿石成为高风险的游戏,许多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踩准点”而陷入亏损。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1年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占56.4%,铜占71.4%,钾肥占51.5%,铝占61.5%。可见金属矿产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正是如此高的对外依存度,才使得国外的矿产供应企业借机肆无忌惮地“欺负”中国企业。其中的憋屈和痛楚不言而喻。

  供需矛盾加剧

  油气高进口显隐忧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和7.9%,煤炭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9%。中国油气人均储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绝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相对于油气,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一些,但仍需从国外进口部分。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煤,其中,预计煤炭占比约为66.4%;石油和天然气占比为18.9%和5.5%。然而,上述三种占能源消费总量90%的能源,全部需要进口,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占比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占29%,煤炭对外依存度占比7.65%,且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1月30日发布的《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据测算,2012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达2.8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8%,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原油净进口量达2.6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6.6%,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2年我国进口天然气428亿立方米。从2006年开始进口天然气,短短7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上升至29%。

  报告预计,2013年我国原油产量2.1亿吨左右。石油和原油进口量分别为3.05亿吨和2.89亿吨,较去年分别增长7.5%和7.3%,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59.4%和58.0%。2013年,天然气需求保持快速增长,预计表观消费量达到16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9%,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5.8%。

  据统计,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为8966万桶/日,同比仅增长70万桶/日。全球石油供应量为9090万桶/日,同比增长250万桶/日,宽松的供需基本面不支撑油价走高,但地缘政治和市场投机不时炒高油价,导致油价大起大落,高位运行。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消费年年增加。2012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4.90亿吨左右,同比增长4.7%,增速较上年提高0.4%。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4.75亿吨,同比增长4.7%,与石油消费量增速基本一致。此外,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47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增速低于上年,但仍位居世界主要消费国前列,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5.0%增至5.4%,用气人口超过2亿,城镇气化率达到29%。

  2001-2011年,石油消费量从2.28亿吨上升到4.45亿吨左右,而石油产量仅从1.64亿吨升高到2.04亿吨,巨大的消费产量与缺口需依赖国外进口。现在石油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副产品也是数不胜数。石油对外的依存度越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越大。国际原油从2007年初50美元一桶攀升到2008年初100美元一桶,如今仍占据100美元左右大关,油价波动涨的次数大于跌的次数似乎成为规律。国际油价一有风吹草动,国内经济就不堪负重,最终对生产、消费产生冲击。

  就企业来说,一方面,上游企业原油开采,受惠于油价,卖的多,挣得多;另一方面,下游企业亏损难以避免,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炼油、化工、冶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如果将这部分增加的成本不转嫁出去,企业的赢利水平就会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二是以能源为燃料的用户,开支增加;三是交通运输、民航、出租、渔业、农业(以柴油为燃料的机动车)、塑料、化肥农药影响都比较大。

  企业使用高价的进口石油,造成工厂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大,产品的物流成本也是必定增加,企业或多或少地增加了用油成本。如果这部分成本转嫁不出去,企业的赢利空间就被挤压;如果这部分成本转嫁出去,会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

  近年来CPI高位运行的重要原因是石油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业原料,油价上涨将通过一系列的价格传导机制传导至下游产业,最终对消费领域产生较大影响。这又会进一步增强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加大通胀压力。

  据权威专家分析,美国原油进口的3/4来自西半球的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这对美国来说是安全的;余下的1/4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等,一旦中东爆发战争,美国不会面临石油危机,而中国则首当其冲,我们绝大多数进口原油来自中东,这是不得不面临的严峻形势。造成我国石油进口风险指数居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目前我国的石油进口通道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海上油轮运输,其中90%左右要依靠外籍油轮运输,而且80%的石油进口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虽然马六甲海峡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三国共管,但也受到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海军布防。因此,如果美国向伊朗开战,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将封锁,要不了多少天,中国大街上的汽车便会寂静无声,这不是耸人听闻,更不是杞人忧天,因为我们基本上没有石油储备。

  千亿投资助矿产资源勘查

  历史学家将人类历史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当时人们开发利用的主要矿产种类为特征。我国目前90%左右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业和居民用水来自于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生产如果离开石油、电力等资源国民经济就会崩溃,哪怕是断掉一天的能源供应,造成的损失都是无法想象的。同时每个人的生活都与矿产资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人要生存就得吃饭,吃饭需要天然气、电等能源把食物煮熟,其中主要靠火力(煤炭)、水力等发电,同时与人寸步不离的手机也需依赖电才能长久工作。

  同时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国际资源一涨价,通过自上而下的层层价格链传递放大,导致CPI上涨,最终的普通消费者为其买单,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为降低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需开源节流。在开源工作中加大矿产资源勘查投资,特别是技术投入,增加资源探明储量和开采量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近年来,我国地质勘查投资年年上涨,从2005年的344亿元上涨到2011的1118亿元,7年的时间增加了2倍多,其中绝大部分(80%左右)是社会投资,财政拨款占小部分。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2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披露,2011年勘查投资1118.2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油气勘查投入674.7亿元,同比增长9.4%;非油气勘查投入443.5亿元,同比增长9%。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3亿吨,天然气7225亿立方米;煤炭新增查明资源储量749亿吨,金矿718吨,钼矿580万吨。截至2011年底,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2.4亿吨,天然气4.02万亿立方米;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38万亿吨,铁矿743.9亿吨,铜矿8612万吨,铝土矿38.7亿吨,金7419吨。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发现172种矿产,其中页岩气为新发现矿种。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60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

  2011年,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13处。其中,勘查新增地质储量超亿吨的油田有3个,分别为长庆姬塬油田、安塞油田和塔里木哈拉哈塘油田。勘查新增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气田2个,分别为长庆苏里格气田和南方元坝气田。

  在煤炭方面,勘查新增查明资源储量超过50亿吨的有4处,其中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五一牧场勘查区新增查明资源储量65.2亿吨。

  地热勘查上,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天然出露的热矿泉水点在2500处以上,40%的温泉已被开发利用,全国已建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温泉疗养院有200多家,施工的地热井1000多眼。据估算,全国地热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8530亿吨。每年可开采的地热总量相当于6.4亿吨标准煤。

  截至2011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实施了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项目,其中80%集中在华北、东北南部和华南北部地区。初步统计,全国利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面积已达到1.6亿平方米,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00万吨。

  2006年至2011年,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从1.16万亿吨增至1.38万亿吨,增长18.8%;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从27.1亿吨增至32.4亿吨,增长19.6%;天然气从3万亿立方米增至4万亿立方米,增长34%。

  据悉,在中国每年进口数千亿美元矿产品的同时,外企对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外眼红,力拓、英美集团、必和必拓等一批大型外国矿业公司也加快了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截至2011年底,共计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矿业公司在中国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探矿权和采矿权近500个。2010年外商在中国矿产勘查投资总额60.4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能源矿产占外商总投入的比重97.5%。

  开源节流需技术做后盾

  尽管中国矿产资源勘查的投资年增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需求逐年增加,已有的矿产资源随着消费的增加逐年减少,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影响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社会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和社会稳定。矿产资源开源节流是头等大事。虽然近年来,中国也大力提倡节约资源,加大开发新能源的力度,但是其中成就似乎不尽如人意,开发的增量小于需求的增量,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几乎年年攀升。

  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大国,从容应对高进口量的防控体系值得借鉴。据专家分析,日本为了减少石油的依赖程度,在技术创新、生态能源开发方面进步很快,诸如混合动力车,所有措施促使日本现在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降低。中国由于技术结构差,替代技术落后,经济才起步。日本经济每增长100个点,石油消耗才增长10个点,而中国经济增长100个点,石油消耗就增长80个点。

  2012年,据媒报道,一项石油开采新技术将令美国西部地区之前无法开发的油田开始产生效能,而这将扭转美国过去二十年来国内石油产量下滑的趋势。石油开采企业将准备利用该技术投资数十亿美元来开发北达科他州、科罗拉多州、德克萨斯州与加利福尼亚州分散的油田。石油企业高管与行业分析师预计,到2015年这些新开发的油田将可出产石油高达200万桶/日,超出当前墨西哥湾油田的全部产能。这项新开采技术的应用预计将令美国石油产量在未来五年内增加至少20%,未来10年内将帮助美国石油进口下降逾一半。鉴于油价高于天然气价格的局面,该技术应用的页岩石油开采利润率要高于天然气开采。据悉,石油开采企业已在利用这项开采新技术来从地下页岩层收集天然气,使用该技术的页岩石油开采成本还低于墨西哥湾深海石油开采。

  解决资源危机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资本和技术做后盾,加大勘查技术、资源利用技术、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增加资源储备,减小供需缺口,从而减轻企业和消费者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在节流问题上,节约能源或资源消耗,不仅是国家和企业应该做的事,而是全民参与的行动。普通的消费者更应不遗余力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节约使用水电气,因为这不仅可以节约眼前支出,而且是为更好地节约长远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