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充分认识和利用经济结构的重要规律
[发布时间:2013-03-31 15:12:31 点击率:]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西北创造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上接3月16日04版)

  

  六、整体结构对局部结构的

  扬弃规律

  

  “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句话反映了系统结构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种规律性关系在经济系统的结构中,体现为系统整体结构对系统内各级各类子系统的结构和各个侧面、各个部分的局部结构关系不断进行“扬弃”的规律和机制。经济系统内各级各类子系统和系统的各个侧面、各个组成部分,出于其生存、发展的需要,主动地建立、发展与其他子系统、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使系统结构关系趋于复杂化、多样化、致密化,而系统整体则按照整体结构合理性的要求,对子系统等局部的结构和结构关系进行选择、改造和制约,消除其与整体合理性相悖、相冲突的因素和特征,保留、增强其与整体合理性相一致、相适应的特征,淘汰那些与系统整体利益不相容的局部结构关系,由此形成经济系统内部不断延伸发展局部联系、增强局部功能与接受整体关系扬弃、充实和完善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过程,在互动中实现系统结构的动态合理化。这种良性互动机制,是经济系统结构在内生因素驱动下趋于合理和发展功能得以增强、完善的主导性机制,自然也是一切影响和调整、变革经济结构的主观行为的内在客观依据。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按照这种机制的要求,使国民经济系统内各类经济主体、实体、分系统等相互形成的局部性经济关系和联系,既要具有局部的、暂时的合理性,更要具有整体的、长远的合理性,即形成所谓的“长效机制”。任何局部结构和局部关系必须接受整体结构的选择、改造和制约,在局部与整体的动态协调中实现结构演进,发挥最佳功能。

  正是依据整体结构对局部结构扬弃的规律,现代结构思想强调整体关系、整体功能、整体协调,注重结构的整体平衡,在结构变化中坚持整体合理与局部合理相统一、重点突破与整体协调相统一的原则,这应当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实践的重要原则和思想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有些地区年增长速度达到50%—80%以上,受新能源产业直接带动的设备制造、配套服务等产业也呈现成倍增长的态势,但由于风电、太阳光伏产业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不成熟和输电行业迟迟未能解决风能、太阳能并网外输的难题,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结构性过剩,发展速度逐渐回落,这就是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对工业结构、工业结构对能源结构、能源结构对新能源产业结构所进行的逐级扬弃。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盲目发展及其所形成的一些结构关系,已经并还在经历类似的过程。我国各类产业、各个地区、各种经济实体的发展,都毫无例外地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这样的被扬弃过程。

  扬弃是事物遵循客观规律实现正常发展的普遍性机制。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扬弃是蒸发“水分”、去除泡沫,形成坚实素质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发展机制。没有整体对局部、后一发展阶段对以前发展阶段、相互作用的一方对其他方的扬弃,就不会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健康发展。当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以及各种结构关系和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中,都要遵循和利用好整体结构对局部结构的这种扬弃机制,探索和完善“建设、发展、调整+扬弃”的方式,把经济结构的客观性扬弃机制转变为高水平的政策创新、政策完善、政策实施过程,转变为经济主体的理性发展行为,尽最大限度减少盲目发展、盲目调整造成的损失,改变“刮大风”、“跟大风”式的发展和调整方式。

  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活体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不能像修理机器那样,拆下一些零件后再换上另一些零件,而是像人通过吃饭、服药、运动来治疗和抵抗疾病一样,对吃下去的东西进行消化、选择、吸收、排泄,通过吸收积极的、有效的因素来改变不合理的结构关系,通过各种经济关系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来形成合理的结构,注重依靠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和规律性机制推动经济结构的合理变化。

  

  七、经济结构形成和演进的

  积累规律

  

  同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发展都要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一样,合理的经济结构关系的形成也必须经过一定的积累过程。经济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系统构造关系,不是凭人的主观意志就可以随意改变或调整的。但是人们在经济结构演进、成长的客观过程中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就是通过一定时期的主观努力的积累和积累成果的扬弃,使人的主观努力(包括政府的政策、调控等干预行为)转变为经济结构关系的形成和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度化的主要条件是更快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为此就必须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作支撑,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就不是仅仅依靠增大投资等短期性手段可以实现的目标,而是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信息等知识产业发展的积累,以及多方面政策效果、改革成果、各类产业配套支持成果的积累。这种积累过程,当然也就是政府、企业、科研开发单位实施一系列政策、规划、发展措施,以及工人、农民、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各级管理者发挥创造性能力的主观努力过程,是在空间上集聚、时间上积累创新成果和配套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所集聚、积累的成果还要受到复杂的产业关联和产业链条、区域结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经济运行状况、国内外科技和产业协作条件、国际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等重大结构关系和环境条件的制约 、改造和选择,使其中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因素更快积累并转化为生命力旺盛的企业、行业、地区和经济增长过程,使那些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作用较弱的成果、因素的积累受到一定的抑制或被淘汰,使那些生命力旺盛的企业、行业、地区及其所带动的经济增长领域与其他企业、行业、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经济技术联系在耦合过程中趋于合理、稳定,使那些暂时的、不合理的、缺乏生命力的利益关系和经济技术联系被淘汰。通过这种复杂的积累机制和积累过程,人们促进创新的主观努力才能转化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际效果。

  政府通过实施发展和改革的各种战略规划、计划、工程等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必须经历战略效果的积累过程,要通过一定时期内实施多轮战略的效果积累和空间上实施多种领域的战略效果积聚,才能产生结构合理化的总体效果。同样的道理,进行制度创新、体制和机制改革,要有一个思想理论知识积累和企业家、居民、官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积累过程。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趋于成熟、稳定、合理、进步,也有一个积累过程。没有利益主体合理、强烈、持续的利益追求,以及为追求利益而与其他利益主体反复探索、试验并结成互惠互利的关系,有利于各方共同发展的利益关系就难以转变为合理、进步、稳定的经济结构关系。

  之所以要经过积累,是因为不同经济主体、经济实体、经济系统或分系统、子系统之间建立起某种不紧密、不稳定、不成熟的经济或技术联系,还算不上是结构关系。譬如为了促进某一产业更快发展,政府有关部门与科技、产业、金融等行业或实体之间建立彼此沟通、协作、协同、互利的试验、试点关系,以及地区之间建立的交流、协作、联合关系等,一开始往往是暂时的、不稳定的、不合理的、不健全的、缺乏生命力的,难以发挥结构关系的功能,要使它成为所在系统的结构关系,必须经历关系各方素质不断提高、彼此相互适应和关系本身不断健全并接受其他关系和环境条件的多方促进、强化和制约,接受系统整体结构的扬弃,才能转变为具有较高合理性和稳定性的结构关系。重大结构关系的形成并趋于合理、进步、稳定,还必须经历制度的积累过程,逐步形成维护、强化和合理制约这种结构关系的政策、法律、法规、行政规则等规范体系。经济结构的进步性变化及其相应的制度体系的健全,还必须以一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没有文化的长期积累和集聚,结构关系的承担载体就缺乏良好的素质和健全的性质,结构关系和制度体系就难以达到高度的合理性、进步性和必要的稳定性。所有这些积累过程,也就是经济结构形成、演变、成长的渐进过程。不经过这样的积累和渐进过程,仅靠实行某一种或某几种政策措施、发展战略、法律手段,就直接变革、调整国家、地区、行业等经济系统的重大结构关系,直接将经济结构调整到位,其目标往往要落空。要实现传统的高投入、低效益、要素驱动、不协调、不可持续型经济结构关系,转变为低投入、高效益、创新驱动、协调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型结构关系,在政策、体制机制、规划、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中,必须充分考虑积累规律发挥作用的领域、时间、方式和条件,减少期望值过高和“揠苗助长”的失误。

  

  八、经济结构的

  生长发育规律

  

  经济结构是经济系统的整体构造关系体系,但从来没有纯粹的、孤立于社会有机体之外的经济系统,一切所谓的经济系统,其实只是一定社会系统的血肉相连的经济分系统,是人们把社会的经济关系从社会有机体整体中抽象出来加以认识和把握、但最终还是要将其还原到社会有机体之中来全面认识和把握的经济关系系统。把经济系统及其结构还原到社会有机体的整体之中,如同把血液系统及其结构还原到生命整体之中一样,就不能不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经济系统及其结构是有生命的、能够像生命体的生长和发育那样实现其发展的有机系统结构。

  经济系统及其结构关系的生长,就是系统内部不断产生新的要素、新的组织机构、新的子系统,形成越来越多的微观单位和新的行业、新的部门、新的城镇、新的经济区等,在这些新的实体或载体之间以及他们与原有的实体、载体之间不断形成新的结构关系。经济系统及其结构关系的发育,是指该系统在生长新的结构载体和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系统结构实现由单一到多样、由一维到多维、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或成长,系统整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性质由此进到高一级的阶段的规律和机制。推动经济结构生长发育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系统内部分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分化开的各部分之间形成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更强的本质联系,系统的运行发展功能也因此得到质的提高。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急需在人口红利等传统比较优势减弱的背景下构筑以新兴产业为主的新优势,依靠新优势形成新结构。但是新的比较优势有些是可以“构筑”的,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增大投资和加快设计、审批、施工、验收来达到目的,而有些则是用“构筑”的手段难以加快也难以如愿的,如形成有较强竞争力和合理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必须遵循类似自然规律的道路,经过产业的萌芽、生长、发育、壮大、成熟并形成结构合理的产业群落这样一种自然过程才能达到目的。

  多年来我国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但进展并不理想,除去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生长发育迟缓、发展能力薄弱外,整个工业体系的分工水平低、工业各行业生长发育不良,工业各行业之间、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工业与农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结构关系还较简单、松散,各产业系统内部和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发育程度低等等,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主要因素。金融支持、政策倾斜等手段虽然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办法,这些手段就像给农作物施肥、浇水、灭虫以助其生长一样,可以快速聚集投入要素,集中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在条件优越的地区率先取得显著成效,刺激、推动新兴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尽快增长和发展。但这些手段和措施不能取代新兴产业的自然成长机制和发育成长过程,因为新兴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成熟产业,新兴产业不成熟的问题往往给产业自身的健康成长及其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以致国民经济整体造成严重困难和重重隐患,而这种问题不是产业外部的支持措施在较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一个个地解决新兴产业不成熟的问题,如解决产业赖以成长的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产业标准、产业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产业组织和产业内部结构、产业内外的配套水平、产业投入产出链、较高的行业分工和区域分工水平、产业健康发展所依赖的才队伍等内在决定性条件和内外部综合配套条件问题,不仅要假以时日,而且必须循序经历产业的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

  新兴产业要走向成熟,不仅产业自身要经历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要有坚实的技术储备和素质储备,产业成长的重要环境条件——产业群落、区域产业聚落、外部结构关系等,也必须经历不可跨越的生长发育阶段。譬如,每个新兴产业行业和新兴产业群,都必须与传统产业之间形成合理而发达的科技衔接链和投入产出链,形成这样的“链”也就是形成产业的外部结构,必须经历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和质的飞跃阶段。事实上,许多新兴产业就是在传统产业内部孕育、萌芽、成长起来的,是由传统产业的许多科技研发成果或分支行业逐步转化、成长、壮大,不断接受传统产业为其哺乳、输血、遮风挡雨和提供技术、人才、管理等“营养”储备,才发展成为结构和功能较为健全的独立行业的。新兴产业成长的每一步,都与传统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业和全部产业体系的发育程度低、基础支撑力不足,新兴产业、高端产业也难以快速成长壮大。

  促进经济系统及其结构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深化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和全社会的专业分工,适应分工发展要求建立广泛的联合、协作、互利关系,提高经济体系的专业化水平。要提倡和推动经济实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公平竞争,在竞争中洗刷企业、行业、地区等各级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不成熟性,提高其组织结构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各级经济系统内部和各种系统之间的结构关系由单链条转化为复合链条,由链条型转化为网络型、由松散型转化为致密型、由低合理性转化为高合理性,这样才能形成高效率、高效益、高合理性的经济结构模式。

  必须清楚,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不论是部门、行业、地区、企业、单位,还是掌握经济、政治管理权力的各级政府,都不能以外部操控者的身份和力量,像人们修理机器那样来直接变革经济结构,而只能像人给自己改善营养、改变生活习惯和医生给患者服药、理疗、做手术那样,以积极而恰当的方式,影响和非常有限地改变人体的生理结构,加快结构的自然成长过程。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调整经济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的生长发育规律,培育和增强经济结构健康演进的内生力量,综合运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影响和推动经济结构的合理变化:一是运用政策、规划、示范、试点、培育典型等方向明确但富于弹性的方式,引导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更多、更广泛地从事结构优化所需要的经济活动,发展有利于结构合理化的经济成分或产业、项目、经济关系,引导、激励经济主体自觉适应合理的结构关系和体制、政策。二是运用设置温床、改善环境甚至必要的等待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式,更多地让市场机制来促进某些经济成分的增加、某些产业的成长和某些经济关系的萌芽、建立、发展,改善经济结构自然演进的条件。三是运用必要的强制性方式或“外科手术”式的方式,包括硬性的政策规定、严格的法律和制度、限期实现的改革等手段,排除、减少、淘汰不利于结构优化的经济成分,解除、取消某些严重不合理的制度、机构,强力助长新兴的经济成分和产业,建立、健全进步、合理的经济关系和制度、机构等,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排除阻力、增强动力。

  经济结构的规律和规律性机制远不止以上所说的这几种,深入而全面地认识和利用经济结构的多种多样的规律、规律性机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尊重规律、积极地认识和利用规律,可以使包括结构调整在内的一切经济工作不断地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成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