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于4月6日至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
作为经济性论坛,企业是论坛的绝对“主力”。据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在早前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报名参会代表共1477人,分别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企业代表1221人,占82%。
而在这场以企业界人士为主角的论坛上,“创新”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
沈南鹏:未来看好民营企业在信息科技等领域创新
红杉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沈南鹏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上表示,对民营企业创新科技中,未来特别看好信息科技、医疗健康、金融服务业三个领域。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举行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主题是讨论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下民营企业投资的战略选择。
沈南鹏说,企业家永远有办法,不管结论对不对,但是企业家一定会找出差异化的方法跟国企共同成长。民企怎么跟国企、外企竞争,显然在资本实力、政策方面是弱势的,但是可以从差异化方面找到方法。
“比如金融行业,大的金融肯定是对商业银行、国企银行吃了,但是地方小金融现在成长非常快,小额担保、租赁等等,这个方面民营企业有很多可为的地方”,沈南鹏认为,在三四线城市基础建设、保障房建设,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完全有可为之处。
讲到能源,沈南鹏表示,显然国内是大的国企能源公司的市场,但是民营企业可以在走出去当中找到自己的机会。中国不少民营企业在探索海外资源、能源类的投资。
对于创新和科技方面,沈南鹏认为,这是民营企业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性选择,几年前同样论坛上讲民营企业、中国的企业普遍的科技投入比例比较少的。中国企业平均财务指标,研发费用在整个费用的比例,跟美国、欧洲公司相比比例偏小,平均小6个点,但是今天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在科技上投入,产品差异化方面做出自己的工作。
在创新科技当中,有三个领域是未来特别看好,第一是信息科技。“过去已经走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全球企业,从市值、核心竞争力来讲,他们已经具备相当地位。未来信息科技还会在中国有更高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无线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行业里面,这些民营企业大有可为”,沈南鹏表示。
第二个领域,医疗健康。过去几年大家猜测GDP增长多少,但是有一个行业不用担心,那就是医疗健康行业,过去几年平均增长率是20%,未来几年我相信仍然会以高速速度成长,这是一个长期看好的行业,这个里面有很多领域民营企业是可以参与的。
第三,金融服务业,金融代表国家经济基本指示标的行业,随着市场化、更多的消费升级,金融服务业会呈现百花齐放状况,更多不同形式的融资形式需要得到满足,这方面我相信民营也会有更多的参与空间。
比尔·盖茨:中国有以创新帮助世界的能力
“当我还是一个十几岁少年的时候,希望有朝一日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今天,这个梦想基本实现了。大约15年前,我意识到全球健康领域存在严重的不平等,便计划从事慈善事业……”
创新改变微软也改变世界
4月6日18时45分,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演艺厅内,比尔·盖茨面对数百名参会代表和记者,讲起自己从事慈善的“故事”。
比尔·盖茨说,创新不仅可以帮助微软获得商业成功,也可以改变贫困人口的生活。
比尔·盖茨称赞中国在发展农业和减少饥饿方面做出的贡献,希望非洲农业也能取得更大进步。
他说,新科技和新手段的应用,让中国的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在过去20年中,农民收入翻了15番,意味着他们收入每年几乎增长一倍。
“中国有能力帮助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过上更健康,更富有成效的生活,让他们的潜能得以释放,从而为人类共同建立起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作出贡献。”比尔·盖茨说。
看好中国创新的巨大潜力
他表示,对中国以创新帮助世界贫困人口充满信心。
“中国取得的突破性科技发展能够帮助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过上更健康,更富有成效的生活。”比尔·盖茨在题为《为穷人投资》的演讲中说道。
比尔·盖茨说他在中国见到许多相信“尖端科技可以解决大问题”的人们,他们都相信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将为全球发展作出伟大的贡献。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盖茨基金会与中国科技部已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研究创新的、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旨在服务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此外,基金会还与中国许多创新企业结成合作关系,正在通过创新解决疾病、饥饿等世界性问题。
他举例说,盖茨基金会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和其他企业、机构合作,确保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供应,同时开发一种低成本的脊髓灰质炎注射疫苗。“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的潜力,中国正迅速发展成为疫苗研发和生产领域的领军者。”
与中国的合作越来越多
2011年,中国科技部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确定“主要作物育种”、“农村信息化”、“结核病药物”、“脊髓灰质炎疫苗”等7个优先合作领域。例如,中国生物技术集团成都研究所研发了新的改进型脑炎疫苗,自2009年以来发放1亿多剂,价格低廉且非常有效,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盖茨基金会还和中生集团等合作,共同抗击脊髓灰质炎。1988年,脊髓灰质炎在100多个国家流行,经过努力,去年发现不到300个病例,只流行于3个国家。
盖茨表示,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些在结核病治疗领域取得的进展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还能帮助其他国家受结核病折磨而苦苦挣扎的病人。
他认为,中国知道如何帮助非洲改变农业生产力低下的状况。他引用中国古老的谚语“欲知前方事,须问过来人”,表示相信中国能够以自己在扶贫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帮助其他国家消除贫困。
为了加快这个进程,基金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华大基因合作,充分利用中国在水稻培养方面卓越的领先技术,共同研发一系列水稻新品种——绿色超级稻。他说,绿色超级稻的试点项目已经帮助小农户提高了近20%的产量,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与其他贫穷国家分享中国这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只有中国才有这种创新能力。”他说。
盖茨同时指出,中国尽己所能为贫穷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是正确的选择,而这也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
他呼吁博鳌论坛在座的“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和商界人士”,将市场投资中所运用的技巧和严谨态度,同样运用到为中国以及世界贫困人口寻求解决方案上。
长安汽车张宝林:自主创新是发展关键
4月6日下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圆桌讨论5:汽车与社会”分论坛上,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张宝林发言,谈了他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切身感受。
张宝林说:刚才卫强讲到了,长安是有军工背景的企业,我们的企业走向汽车道路和兄弟老大哥一样共同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长安有它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优点。
首先我们认为汽车产业的基本特征还是产品为主,本质就是技术。长安在发展最近20多年,将近30年的时间当中,我觉得在自主创新方面有以下的认识和实践。第一,我们始终认为自主创新是长安工厂自身的文化动力的内生驱动,长安的前身是老军工厂,到今年为止已经有151年的历史,横跨三个世纪,三个世纪当中长安作为企业见证了民族的振兴、崛起的过程。同时由于有军工背景,对技术的认识是刻骨铭心的,军工技术不会轻而易举得到,必须依靠企业自身积累。这是一个,企业从一开始到现在内在的文化就是追求技术。
第二,通过这些年合资合作实践得出的经验,长安汽车在90年代初期和国外企业一块办了合资企业,合资企业很大程度上帮助了长安汽车的发展,比方说在人才支持、技术引进方面对我们技术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变化非常快,需求非常多,竞争非常激烈的局面,我们认为必须提高企业自身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前期合资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要向自主创新方面进军,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市场问题。
第三,五国九地为载体的自主创新的方式也应该说是长安利用全球资源很好的体会和实践。我们觉得无论技术,汽车业本身就是全球的产业,技术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开放式的,通过五国九地的模式很好把资源吸收到我们周围,这是开放式、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模式。目前长安研发人员超过6000人,由15个国籍人员构成,这种方式有效推进了长安的发展。五国九地的方式是长安汽车这几年推行的自主研发、自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实现,我们认为关键在于自主管理。我们在中国国内建立了一系列消费者研究基地,从市场上来到市场上去,通过这种模式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增强技术积累的功底。
蒙牛总裁:未来中国企如何提振消费创新很重要
4月7日下午,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伊萍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提振消费:任重而道远”分论坛上表示,未来中国企业如何在提振消费上创新是很重要,不是小打小闹创新,应该是品类的创新。
孙伊萍在发言中说:今天这个论坛很有意思,快销品行业很多都是来自国际快销品行业,只有蒙牛是一个本土的,只有13年历史的中国企业。提振消费,提振完消费力,到底这部分消费力给到谁?中国从制造已经从中国市场了,所以对中国本土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如何在中国本土市场和国际大公司同台竞争,最后把提振的消费落到中国人公司手上。这里面有几个值得思考。第一个最关键的就是食品安全以及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中国企业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非常有实力投资在技术上,比如蒙牛这样的公司,欧洲很多公司来参观过我们公司后,完全对我们的投资的生产技术非常感叹,整个生产技术非常先进。未来在软件上、系统上提升,通过系统投入能够保证品质的保证,我一直相信未来中国食品企业一直是靠系统建设进行对食品保证。第二点,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公司应该最懂中国消费者。蒙牛本身是本土的企业,应该对中国消费者需求最了解,特别您刚才提到底层的消费者,蒙牛是靠什么发家呢?创始人牛根生先生靠50万现金,他跟利乐公司研究出非常便宜的产品,打造了来自蒙牛原汁原味的牛奶,迅速从0到100亿。因为我们懂得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另外李剑阁先生谈到的,比如老龄化,未来怎么满足需求?一定要在品类创新。我们最近推出第一个针对50岁以上现在可能算中老年人的牛奶,也就是说看到了这一层,中国老龄人除了会把钱花在子女上,但是对自己的健康还是非常关注的,所以我们就研制这个品类,创造第一款中国针对老年人牛奶。
孙伊萍指出:未来中国企业如何在提振消费上创新是很重要,不是小打小闹创新,应该是品类的创新。另外一个问题,商业模式。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在中国三四线城市电子商务需求非常大。我们也在总结一个问题,中国三四线城市由于超级市场开发非常慢,物流配送慢,电子商务造成了新的需求,也许你认为是金字塔底层消费者,但是他同样会通过电子商务来购买,所以对中国企业来说,商业模式也很重要。
张晓强:未来发展将依靠科技与体制创新
4月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失速的新兴经济体:跨越‘成长陷阱’”分论坛上认为,一个新兴的讲求质量的城镇化,既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又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目前科技创新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率只有30%左右,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给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未来的发展,可能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
在分论坛中听了印度尼西亚经验以后,有主持人问张晓强:你觉得中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今天这些限制是不是我们为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以及为了改革所必须付出的必要代价?
张晓强回答: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们强调今后发展方式要从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更多的转向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这个本身我认为就是中国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潜力。比如说轿车的销售,中国已经是连续四年世界第一大市场,这已经不是潜在的问题了,是实实在在的超过美国,连续四年了。去年虽然中国成品油总的消费只增长4%,但是汽油消费增长10%,因为去年一年卖了2000万辆汽车。今后每年的销售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所增长。
张晓强认为,从扩大内需这个角度,当然还有很多亮点。比如旅游、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同时大家都提到一个新兴的讲求质量的城镇化既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又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因为中国这样巨大的一个人口,13.5亿,城镇化率刚刚达到52%,而且有些专家还不认可,说因为这里面还有1亿多长期在城镇居住,但是没有户口的农民工,和发达国家相比有20-30%的差距。所以在讲求质量的城镇化的推进中,它有大量的投资和发展机会,不仅仅只是一个圈地、摊大饼、造楼,而是要在城市中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商业医疗教育等等更均等的公共服务,还要有适应经济结构升级更好的就业机会,包括服务业等等,比如说中国现在的大城市交通拥挤非常严重,所以我们提出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现在多个大城市在建设地铁,到去年底中国地铁实际营运里程达到2000公里,北京440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上海420公里,居世界第二位。英国从过去世界第一位400公里降到第三位,大家刚刚纪念英国伦敦地铁150周年,150年搞了400公里,北京上海是20年。最近专家预测说到2020年,中国城市地铁轻轨这一项还要再增加4200公里。可以想象这带来多大的机会。
当然我们在科技创新这方面,科技创新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60%到70%差得太多,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但是这恰恰又是一个巨大潜力,如果能达到科技创新对GDP增长哪怕是50%,这个潜力就极为巨大。
上一主题:博鳌脑力激荡 把脉中小企业
下一主题:中德商学院迎合作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