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勇
[发布时间:2013-04-13 16:40:13 点击率:]

  马勇:近日,多次接到许多媒体记者的电话、短信、邮件,希望了解白酒中塑化剂有关问题,为免于重复或口述发生的讹误,现综合回复如下,个人观点,难免局限与疏漏,仅供参考。

  问:白酒“塑化剂”风波迄今已近半年时间,引起公众对白酒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白酒“塑化剂”标准何时出台?

  马勇:媒体报道了部分白酒中含有微量塑化剂成分,引起消费者、监管部门和白酒企业的高度重视,对于促进白酒行业进一步重视食品安全,防范风险,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一段时间,经过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筛查和白酒企业的排查,没有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的行为,白酒行业专家也从酿酒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风格方面进行了科学分析,认为从技术上没有人为添加塑化剂的必要,白酒中塑化剂污染的源头主要来自企业使用的塑料输酒管道。目前,白酒企业在政府指导下已经陆续完成塑料输酒管道的更换,塑化剂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台湾发现饮料添加剂中人为添加高剂量塑化剂以后,卫生部于2011年6月印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551号文件),目的是从维护食品安全出发,排查在食品中人为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对高于残留量的要重点关注,认真查找污染原因,对不是人为添加的,要改进工艺,减少污染。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未制定食品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香港政府设定了塑化剂中DEHP的“行动水平”,用于筛查塑化剂污染,对超过行动水平的要进行调查,也不是食品中塑化剂的限量要求。我国政府正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制定完善相关卫生标准,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它规定了塑料制品中的DBP和DEHP在特定测试条件下向食品中的迁移量不应超过0.3mg/kg和1.5mg/kg,这个标准限值与国际上是完全相同的。

  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有成千上万种,全部通过标准来控制既不可能实现,也没有这个必要。食品标准应当控制的是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较大的风险物质,对于毒性低、风险小的物质,采用标准管理的意义并不大,通过生产企业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改进工艺技术和装备设施,严格管理制度等,也可以到达降低风险,减少危害的目的。

  对于食品中风险物质的危害,科学上常用“每天每公斤体重半数致死剂量,即LD50值”来衡量一种物质的毒性,数值越低,毒性越大,这一数值通常是通过大鼠、兔子等动物试验取得。我们目前所关注的、出现在部分食品中含量相对多的两种塑化剂,DEHP和DBP的LD50分别是30.6克和8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其他几种常见物质的LD50分别是:水90克、食盐3克、酒精3~7克、蔗糖29.7克、维生素C?11.9克。可见,从LD50看,食盐、酒精等物质的安全风险高于DEHP和D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