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公元627年,在甘肃河西走廊的瓜州莫贺延碛古道,28岁的玄奘走进漫无边际的八百里大漠,开始了他一生中最艰险的行程。而今,同在瓜州这片土地上的民营企业家陆树林,怀着矢志不渝的绿色梦想,在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的戈壁荒滩上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 稿件采写 孟永辉 张磊 郝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甘肃省瓜州县,有2.4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绿洲面积只占9%;年降水量45.7毫米,蒸发量却是它的96倍,沙地和沙丘面积达300多万亩,风沙每年给工农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万元……。
陆树林,正是从这片大漠里走出的民营企业家。
风库里长大的“陆娃子”
“我父亲给我取了‘树林’这个名字,所以这也可能是一种宿命。”陆树林说,但曾有人质疑过自己因为种了树之后才改了名字。
生于斯,长于斯,今年已经56岁的陆树林也曾亲身经历过风沙肆虐的痛苦,亲眼见证过沙进城退的颓败。
1975年参加工作时,他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双塔水库流域水管所,正好位于瓜州县城东面的风沙口上。
“水管所因为地处县城外的流沙边缘,压根没人愿意来。”陆树林回忆说,当时单位的院墙都曾被大风刮来的流沙所压倒。
也就在那时起,被师傅称作“陆娃子”的陆树林就开始种起了树。
曾经的“陆娃子”后来成长为当地大型企业花牛山集团的老总,从以矿山冶金为主到涉足新材料,陆树林的企业一天天发展壮大。但他无论把企业办到哪里,总不忘在厂区和职工宿舍周围植树造林,开辟绿色。
力排众议 毅然接手石岗墩
2001年,当地政府改变思路,决定将治理风沙的重任交由企业去经营和管理。
此时,陆树林的公司在矿产资源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成为瓜州县乃至酒泉市的纳税大户,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从政府手中接过了石岗墩风沙口治理项目。
可当时,正值企业的矿产业务蒸蒸日上,效益可观,却突然要涉足这样一个前途未卜的行当,公司上下自然一时难以接受,有许多人直言不讳地对陆树林提出了质疑。
荒原之上,星垂大野。陆树林并未因人言可畏而退缩。
2002年,陆树林顶住非议,开始投入资金,招兵买马,启动石岗墩风沙口治理项目。他从原来的公司选拔20多人,并从林业学校招聘一些毕业生,拉起了最初的团队。
在6万多亩的茫茫戈壁上,一场绿色长征就此开始。
历经艰辛 昔日荒滩变绿洲
治沙,绝对不是暂时把沙固定住让它一动不动,而是要种树,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扶持与忘我的漫长期待,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仰或是温暖的拥抱。
3月到5月正是种树的季节,但也是风沙最大的时候。陆树林和工人们一大早就出门,到晚上七八点才收工,吃喝都在工地上。
瓜州人经常感叹: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最受不了的是,看着刚栽的树苗很快就因缺水干死。
就在大家为确保树苗成活率大伤脑筋的时候,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种树的办法得到启发,也被陆树林创造性地移植在这里。
记者跟随陆树林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流动沙丘,他指着一根已经成活的杨树插条,道出了隐藏在沙丘下面的秘密武器:“我们从市场上大量收购饮料瓶,里面灌满水,把五六十厘米长的插条下半部装到瓶子里,口上用泥巴糊住,连瓶子一起埋下去,沙丘上没水,靠瓶子给它供水,绝对可以满足插条生根之前的需求。”
靠着这种土办法,绿色迅速在石岗墩延伸。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当年的大风口变成了绿洲,5000亩戈壁滩也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红柳、梭梭、白刺以及葡萄、枸杞等林木面积超过3万亩。
大漠添绿色 牧民变林工
昔日黄尘滚滚、流沙漫漫、沙进人退的现象已经初步得到遏制。更难能可贵的是,陆树林提出的“草畜一体化”和“林药一体化”的思路,探索出了一种经济生态的治沙新思路。
“过去政府治理不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只投入、不产出,资金难以维系。只有引入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林木,把得到的收益拿来反哺生态治理,这样的治理才是可持续的。”陆树林这样阐释不同的新理念。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已经成活的防风林带种植葡萄、红枣等经济作物,或者在耐旱植物根部接种药用植物肉苁蓉与锁阳。这样既解决了防风固沙的问题,又建立起了药材生产基地,带动了生态经济的发展。
面对经济林果面积大,管护难的问题。“我们把治理后的枣树基地租赁给农民,他们从土地上增加了收入,最主要的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也就顺便把我们的枣树管护了。”集团副总殷利明说,“这也算是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具体治理模式。”
石岗墩治沙站站长付建文告诉记者,今年,大家已经挖好8条林带,除了栽种防风林,还要培育1000亩的大果沙棘,未来经济效益不可限量。
上一主题:EMBA教育11岁 有“乱象”更有理想
下一主题: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麻鞋”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