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清除“最大负资产” 反腐外溢四大红利
[发布时间:2014-10-13 10:13:02 点击率:]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以改革和反腐为着力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强势变革,经济转型升级、政治系统重启和社会空气净化交互进行,带来过滤发展水分、查杀贪腐病毒和净化舆论环境等综合战果,通过反腐提纯发展成色、提升改革质量、提振全民信心的效益日渐显现。那么,反腐败改变中国政治生态和经济社会景观之际,产生了哪些外溢性红利?

  

  改革红利

  以零容度清除“最大负资产”

  

  保护改革成果,打破利益藩篱;“纪检体改”加速度,中国收获最强“纪律部队”。这些实践成果既为改革保驾护航,亦是全面深化改革新的正资产,增加了改革惠及大多数人的机会和底气。

  中国30余载改革开放,既积累巨大生产力和财富,也伴生贪腐严重和分配不公等负资产。全面深化改革,需加快处置腐败这笔最大负资产。新加坡媒体曾预言,由上而下的“反腐+改革”是中共领导人“铁了心”的重点。随着陈腐存案“大起底”,零容忍“打虎拍蝇”,超过18万党员干部被处分……外媒称其为20年来规模最大的“清理”行动。毋庸置疑,这改变了中国,重塑了改革。

  首先,改革的成果不容掠夺,利益的藩篱必须打破。2013年底,新华网“关于当前推进改革的主要难题有哪些”的问卷调查显示,“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是受调查者首选。而反腐为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破冰锤效应”。以查办中石油窝案为典型,一批国企蛀虫被清理出来,流失的国有资产从私囊归还公账,“史上最给力”的限薪令、节支令相继出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前景可期。再如因投入巨大、工程众多、项目林立,城镇化曾被视为贪官和奸商“最后的饕餮盛宴”。但李春城等“标杆人物”落马,暴露出城镇化显绩背后的贪腐。财经人士因此指出,如果城镇化是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危险的最有力武器,反腐就是给这项牵涉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巨大工程买了“最大额度保险单”。

  其次,“纪检体改”加速度,中国收获最强“纪律部队”。这是改革硬突破、软着陆的重要保障。中央纪委监察部带头“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和执行力。铁的数字说明一切:不到两年,对31个省(区、市)的常规巡视提前完成,两位数的省部级干部应声落马;2014年头5个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党纪政纪处分人数同比增长34.7%,初核线索、立案、结案等核心指标高位攀升,一批纪检监察系统“内鬼”被查办;截至9月,31个省级纪委新增纪检监察室61个,总数由170个增加到调整后的231个,增幅达36%……这些实践成果既为改革保驾护航,亦是全面深化改革新的正资产,增加了改革惠及大多数人的机会和底气。

  

  发展红利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新常态”

  

  以反腐支撑的创新驱动发展将成为“新常态”,有效刺激民间投资潜力和全社会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中国红利”。

  所谓“红利”,关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习近平提出的“新常态”,包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等发展愿景,更包括以廉政倒逼公正的底线要求。因此,以反腐正本清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证券市场红周刊》曾预测,如反腐成功,在GDP维持约7%的水平下,居民实际收入每年将多增加2%至3%,消费的经济占比将从45%提至55%以上。这与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观察契合,他指出反腐虽影响奢侈消费,但中低端餐饮等行业却很红火。近日美国彭博社的调查亦显示,17位经济学家认为反腐将在2020年使中国GDP提高0.1%至0.5%。随着贿赂对商业的拖累不断得到缓解,按美元现价计算,那是一笔相当于斯里兰卡经济规模的约700亿美元的红利。

  事实证明,所谓“反腐杀伤经济”的论调站不住脚。只有廉洁政府过紧日子,把更多财力用于民生公益,老百姓过好日子,让少数人特权、奢靡性消费转换为多数人获益和包容性增长,才能穿越改革深水区的急流险滩。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高路易指出:“这场反对腐败和奢华之风的运动旨在与更多系统性改革一同推进。这些系统性改革最终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并改善金融资源的配置。”与投资刺激、卖地财政等旧常态不同,以反腐支撑的创新驱动发展将成为“新常态”,有效刺激民间投资潜力和全社会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中国红利”。

  由此,多家国际机构调头“看多”中国。美国高盛集团年初曾把中国一季度增长预期从6.7%大幅调降至5%,但对二季度增速则从7.3%调高到7.5%。英国巴克莱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亦将中国经济全年增速预期调高0.2个百分点。从净化市场、规范竞争到为企业减负,如果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重大利好,则强势反腐亦能收获“做多”预期。

  

  治理红利

  依法反腐让全世界注目“点赞”

  

  人们的法治信心不断恢复,制度敬畏不断复苏,表明司法正义、司法公信成为反腐主战场的重要战利品。

  近日,一则法治新闻引发关注:全国检察机关将76名原厅局级以上职务犯罪人员收监执行,其中有人竟8年未曾入狱。官员借保外就医等事由“越狱”梦断,是依法反腐的一个新注脚。对薄熙来、刘铁男等人的“直播化”公审,令廉政法治成为观察治理变革的“新视窗”,让人看到更多阳光。人们的法治信心不断恢复,制度敬畏不断复苏,表明司法正义、司法公信成为反腐主战场的重要战利品。

  而且,治理腐败所带动的“新治理革命”赢得国际认同。今年公安部部署“猎狐2014”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后,在多国政府和国际刑警组织配合下,两个月间已带回90余名“狐狸”,已超去年总数的一半,且实现非洲、南太平洋、西欧等地的新突破,其震慑外逃贪官、警示收手收心的效果不言而喻。“避罪天堂、避税天堂”的后门被关紧,恰是中国主动拓展国际合作的“红利”。如在今年的APEC高官会上,中国与印尼、美国等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工作组成员的执法合作网络引人关注。随着我国不断坐实引渡、遣返等法律基础,在国内司法实践中完善违法所得没收等程序,贪官、裸官可钻的空子必将越来越少。

  无独有偶,依法行政和简政放权亦是反腐良药。在新一轮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大潮中,“法无授权不可为,于法有据必须为”的公共伦理深入人心,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职权法定、依法履责的行为操守不断细化,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等现代治理机制令人耳目一新,审批腐败、寻租经济等陈规陋习面临清算。此外,从抽查干部个人报告事项到官员“七连降”的断崖式处分,触及利益又触碰灵魂的依法“治官”方式新鲜出炉。可以看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梗阻在改善,滥权徇私乱作为的歪风在收敛。

  

  民主红利

  “开门反腐”释放监督正能量

  

  通过网络化、全民化的“实时监督大操练”,收获了反腐助推民主素养、理性诉求意识提升等外溢效应,中国式网民政治正在实现对西方选民政治的代偿和赶超。

  中国反腐走的不是反对党监督、竞争性民主的“西舶来”路径,而注重以党内民主监督带动社会民主监督。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网络执政能力和平台建设,主动对接网络背后的主流民意,王岐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随着中央纪委监察部带头上网执纪、开门办案,一种去神秘化的“纪务公开”新风扑面而来。

  特别是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横空出世,群众路线在网上延伸,党员群众“鼠标直通中纪委”,打造了永不关门的举报意见箱、永不落幕的廉政教育展。“纪律部队”高层纷纷出镜发声,各地网民在线举报大幅增长,《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图解》等精彩上线,网友抢晒“四风”隐身衣、起底培训中心腐败,数十名外国学者走进中纪委参观座谈并接受在线访谈……纪律检查工作在透明开放中“解码”。

  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化、全民化的“实时监督大操练”,收获了反腐助推民主素养、理性诉求意识提升等外溢效应,中国式网民政治正在实现对西方选民政治的代偿和赶超。正如欧洲委员会前副主席皮埃尔·德福安纵论世界反腐时所坦言:“中国现在建立了与纳税人和公民联系的机制,为公众通过社交网络和网站进行举报提供机会,这对那些受到腐败诱惑的人能够发挥非常有效的震慑作用。我认为这种反腐败体制会帮助他们更接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