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梅 通
2014年10月14日,复旦-BI(挪威)MBA项目联手挪威威尔森集团举行了“中国与北欧国家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合作与展望”海事论坛,邀请四位深具行业经验的嘉宾从自身的观察和思考出发,与大家分享并探讨中国与北欧造船领域的潜在利益和挑战。
论坛伊始,BI挪威商学院院长 Inge Jan Henjesand 首先致欢迎辞。他预祝,“中国和北欧的海事集团和企业能有更为充分的合作机会,共同追逐未来全球海事事业的快速增长点。”
以冒险精神应对挑战
挪威乌斯坦公司全球销售总监 Vidar Eikrem 首先发表演讲,在船舶建造领域,乌斯坦集团被誉为近海工程船领域的明星,他认为乌斯坦集团的胜利在于“创新是我们一直坚守和永恒的主题”。延续挪威人天生的冒险和探索精神,乌斯坦极为青睐聘用善于研发和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研发人员。“他们更愿意从解决问题本质的角度去思考技术方案,而不是循照旧例。”
Vidar 认为,随着中国企业造船技术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世界级船东都将选择向中国船企们下订单。这意味着中国的船企们应快速走出去,去深度了解不同船东的需求。毕竟国内更多的业务是制造普通的散货和集装箱船只,“但市场会推着你走,制造更多海事企业所需的船只产品,并非只是航运业。”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差异和谈判思维,“用创新的思路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他表示:“未来的海域会更远,工作任务会更重,对乌斯坦而言,永远无法墨守成规。”
中国船舶制造基地的
发展仍需“耐心”
接着,太平洋造船集团CEO高级助理楼吉威先生与大家分享“北欧国家订单在中国制造的经验”,他认为,国际船舶需求量正在递增,接下来的几年,仍是造船业的黄金时代。中国在国际市场的船舶占有率已达20%。一部分上世纪70年代初启用的船只已面临替换,船舶制造业正在步入“替换市场”。“就太平洋造船集团而言,在未来五年就有很好的机会切入市场,特别是大批量的、市场需求广泛的大众化船舶,用快速、经济的方式制造,以谋求最大市场占有率。”
在对自家制造基地颇具信心的同时,楼吉威先生也指出:“国内的制造基地越造越多,就中国船东下订单造船而言,设计与误差不会很大,但若是外国船东下单,却往往会在交船时遇上各式各样的问题。如质量检验、交付期、材料使用、规格配给上,中国的许多制造基地仍不成熟。就选择船舶制造基地而言,建议谨慎选择,徐徐图之。”
改变自我 适应合作需要
接下来,创新挪威商务官员 Ivar Moesman 也发表了他的观点。创新挪威是挪威独创的国有服务机构,组织架构精简而合理,便于任何一个渴望“走入挪威”或“走出挪威”的客户进行咨询。这意味着只需要通过这一个机构,就能进入挪威经济的各个领域,或者因此走向世界各地;这还意味着如果谈及中国和北欧的合作,创新挪威更愿意帮助国外企业在创新理念上与中国的合作伙伴达成一致。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北欧企业 CEO 们能亲身到中国来看看这个市场的庞大,他们需要对此有切身体会。”就任何跨国合作而言,最能令合作畅通进行的元素就是便捷有效的沟通。Ivar指出:“目前创新挪威帮助接洽的项目中,如果北欧合作方曾有在中国考察的经验,那推进会非常迅速。”就占北欧产业半壁江山的海事事业而言,Ivar 更是投足心血,“要达到更好的效果,‘懒散’的回应机制必须改善。”
打造整个世界的生意链
威宝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Tormod Ludvik Nilsen 在之后做了关于“从董事会到驾驶舱:中国巨龙和北欧国家的合作”的主题演讲。“北欧企业更关注于产品和服务本身。你只需证明你是最合适的选择,就能拿到合同。”Tormod认为,在北欧寻找合作方显然更为直接有效,“但可能中国商人不太容易快速适应这样的合作模式。”由此,他总结道:“鉴于日趋国际化的造船业务,或许中国企业可以在业务拓展上更多考量到‘更深地了解客户’——不仅仅是公司文化,而是行为习惯、商业素养等人文因素。”
最后的圆桌谈话和问答部分,在场观众与台上嘉宾积极互动,就海事行业商业文化、未来中国海事行业的最大挑战、人才国际化、企业组织架构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整场论坛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上一主题:高端设备让兴乐生产效率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