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银行寻路小企业放贷
[发布时间:2014-10-27 09:48:43 点击率:]

 记者出席一个私人饭局,某银行人士说该行每月能完成对小企业贷款的“两个不低于”指标,席上另两家银行人士不约而同反问,你们这是账面完成还是实际完成?言下之意是,“账面”完成容易,“实际”并不易。

  

  堵在路口?

  

  “以前能大量消化小微、中小信贷额度的行业,现在要么已经出问题了,要么很快要出问题了;以前银行依赖的放贷逻辑,现在看起来都不够可靠。”某北方城商行上海分行人士称。

  他所说的过去“大量消化额度的行业”,有各种大宗贸易、批发零售、市场类商户或民营融资担保,当前的情况是,“三材”(钢材、木材、石材)贸易“烧光”了以后,模式类似的油品贸易等很快就要“失火”,眼下人民法院网站已经不断出现油贸商被起诉开庭的公告,而这些都是两三年前的“吸收额度大户”。

  他所说的过去银行依赖的放贷逻辑。是抵、质押,互、联保,和依靠央行的征信系统,但当前的阻力是抵押物贬值或变现有价无市,质押不断有虚假仓单等货物“黑洞”问题出现,担保圈问题已经基本被认为只适用于经济高速发展周期。至于征信,他表示:“能查的内容太单薄,看不见最致命的民间高利贷,借名头或买个壳公司征信都很完美,比如福建人,在2011年前,那征信叫一个好啊。”

  

  岔路口?

  

  虽然基层有基层的困惑和瓶颈期,旧有的小企业放贷模式,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期更新换代,但在监管逻辑下,分行在年初就切割下来的小企业额度是硬性的。

  “小企业贷款完成度对我们的意义,事关监管对银行的评价,还关系到能否申请定向降准。”记者早前私访的一家完成“两个不低于”的城商行分行人士说。

  上述银行人士所在的一家股份制银行,此前中小业务处于业内领跑位置,但就他所知的几个支行现在的情况来看,“小企业贷款额度统统多出来,只要找到好的客户随便放,问题是客户难找;倒是大企业贷款要排队等额度。”

  上述城商行人士则表示,指标本身并非很难完成,只是符合了监管逻辑,并不符合银行自身的商业逻辑。

  记者近期走访的一家大行华南某分行管理层人士称,所谓商业逻辑,说白了就是解决银行基层客户经理为什么要做小企业业务的问题。

  “比如有的银行(某股份制银行),实行全产品定价,让小企业贷了款然后回存,再拿这些钱去开全额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那支行创利就多,奖金就多。但这种融资价格,对于小企业来说,就是饮鸩止渴。”

  他所在的大银行,不可能有这样灵活的模式设计,“我们的客户经理就要算账了:我每天开个车去看大企业或小企业,一样一天时间。我在大企业那里赚300万,在小企业那里赚5万;大企业出风险逾期了还能重组,小企业三期逾期就移交处理了。”这名大行分行管理层人士反问,“你说支行愿意做哪个?”

  他进而表示,其实就是在支行的“算账心态”下,才加剧了互保联保模式的使用。“就是让小企业贷款也能一次性搞出个大家伙嘛,找10个高尔夫球协会的,一人贷个500万,于是5000万就放下去了。”

  而至于如何让监管逻辑和商业逻辑更为一体,银行的呼声总是,请监管多给实惠,政府给税收引导,总行给政策。比如提高对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加大对小企业贷款的创利计价乘数。

  

  新路口

  

  事实上,基层的呼声正得到更多关注。今年以来,定向降准和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等“优惠”政策陆续推出,贷款政策已经不断向“小微”、“三农”和实体经济倾斜。

  不少地区,比如上海市,叠加的政策红利正在增加。上海较早前就设有“三个10亿元”政策,即10亿元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通过市有关国有投资公司投资参股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10亿元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财政专项资金,建立科技信贷风险分担机制;10亿元的投资专项资金,建立与商业银行的“投贷”、“投保”联动机制。上海另有20亿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补偿财政专项资金的总量规模。

  “其实小企业业务不是没办法做,只是需要‘打破舒适区域’再动脑筋做。”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高层表示,银行以前的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风控太多形式化,“做好小企业业务,需要创新。”

  目前,如浦发银行等不少小微业务数据提升较快的银行,突破口都在科技型园区、供应链等方面。而依托“大数法则”的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策略也在逐渐成风。

  以上海为例,官方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在沪银行类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043.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84.76亿元,增幅10.84%,高于同期银行类各项贷款增幅2.96个百分点。6月末,上海地区有专营小微业务的商业银行分行3家、小微企业信贷中心3家、小微专营支行数量195家、科技支行3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