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侯东:艺术黄金内控法则
[发布时间:2014-11-06 09:09:52 点击率:]

 2011年底,为了更好地防范风险,贯彻国务院38号文件,由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商务部5个部门出台的《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正式下发,联合行动的监管覆盖文交所设立的基本条件、审批程序、交易试点、清理整顿以及艺术品市场管理。由此,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新的洗牌期,交易所数量骤减,交易量也随之下滑,经过两年的整顿期,交易所数量也大为缩水。中国艺交所财务总监侯东对此表示,长远来看,外界的监管固然重要,行业的自我反省也不可或缺。经过洗牌整顿之后,中国更需要阳光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按照著名的艺术和科学的黄金法则的表述,“掌握黄金者掌握尺度”,然而在一片繁荣且乱象频仍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当下最迫切需要建立的是“艺术与黄金的内控法则”。

  

  治“浑”组合拳

  

  2014年6月24日,中国艺交所与中外运现代物流有限公司、艺库国际艺术品物流有限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中国艺交所的第三方服务体系增添新的脚力。

  2014年7月4日,中国艺交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签署了2014~2015年度艺术品综合保险合作协议。与中国人保财险公司进行战略合作,针对在艺交所进行交易的艺术品所处不同业务流程阶段,中国人保财险分别以预估价、估值价和成交价作为保险理赔依据,成为了国内艺术品交易保险业务的一个创新,极大的转移和规避了中国艺交所和保管、展览机构在交易过程中的风险。侯东解释,如何规避和减小交易和结算各环节中交易参与人的各类风险,依然是我们重点需要考虑的地方。

  作为首家通过验收的“国字号”艺术品交易所,在2012年12月中国艺交所在第七届北京文博会重点项目推介会,正式亮相公开市场,并和北京文博会组委会、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作家书画院、国家开发银行、华夏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签约250亿元。侯东直率地说,中国艺术品网上交易平台有竞争力的并不多见,互联网平台不能唱独角戏,要想让线上交易平台吸引眼球,引入第三方机构、完善市场要素资源,这是最基本的平台搭建。

  客户资金安全是通过信息化防火墙把好风险的第一关,中国艺交所业务系统结算部分就包括用户管理、会员管理、结算管理、资金管理、消息平台、系统管理六大模块,并与外部的银行系统实现专线加密连接,与内部的会员系统、交易系统、存管系统、财务系统、消息平台系统实现接口对接,最终实现其资金结算、统计分析、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等诸多功能。最终通过信息化的全面实施,使艺交所各类业务依托信息流、业务流和审核流,形成机构间强有力的管理牵制和日常监督,使业务风险管理切实执行到位。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由中央国有资本发起设立、控股的文化艺术类交易所,中国艺交所如何做到扩大消费规模的社会责任?“第三方存管模式”的核心,即银行与中国艺交所针对交易保证金账户中的资金,同步为会员或客户设立二级虚拟账户,并每日进行清算核对,银行作为资金监管的独立第三方,担负着保证会员资金的安全的义务。侯东认为,第三方存管系统结合中国艺交所资金管理结算系统还可实现会员交易资金客户端实时出入金、资金查询、交易结算、每日自动盘后清算等功能,完全实现交易资金管理和结算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化、实时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第三方存管系统的使用将保证会员交易资金的安全,确立中国艺交所的公正形象,会更加坚实风险管理这道屏障。

  

  梳理风险点

  

  “有了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手段,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和监督问题,我们认识到只有依托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中国艺交所的业务及管理流程固化于信息系统之中,才能使交易规则和运营模式真正落地,并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中国艺交所将借助实时在线的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侯东对艺交所风险管控的艰巨性有着长期的心理准备。

  早在2013年12月19日,中国艺交所第一批上线试运行交易,近百件艺术精品由鉴定估值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成员鉴定估值。这次鉴定估值会仅是整个艺交所鉴定估值流程的一部分,中国艺交所通过建立艺术品档案,意在做到艺术品真伪信息可追溯,同时通过确权、确真和确值三个流程,试图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者风险。通过多方调查研究和分析,侯东意识到交易双方利益和市场稳定是重大风险,采用电子交易系统开展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牵扯市场开发、安全防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资金流动、交易信用、法律纠纷、流程操作等各类风险,通过梳理各类风险,我们上下形成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以确保投资人的利益。应急机制的建立已成为艺交所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设计之初,就已考虑到机房、交易系统、网络、消防、安防、存储及电源环境方方面面的应急管理工作,以较高标准设计并为未来的发展和扩充留有余地。

  

  挤压“泡沫”

  

  面对艺术品交易甚至是洗钱行为的幕后推手,中国艺交所作为社会公众的企业,必须面对各类突发的外部风险,如何消除风险事件于萌芽,侯东认为一要坚持按照既定的交易规则组织交易;二是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流程和及时恰当的反应机制,三是取决于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有效执行。

  谈及未来,侯东表示,力争三年内全面提升中国艺交所全面风险管理质量,达到国内同行业全面风险管理先进水平,步入全面风险管理常态化运行阶段;持续推进艺交所全面风险管理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的监督及改进4点基本流程;确保风险可控、快速化解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各种危机。

  风险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按照业务流程和内控要求,中国艺交所设置了合规部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在运营上,各业务部门之间及与其他部门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我们从上游业务流程环节上避免结算业务人为调控风险;将保证金账户之外的资金划拨,由财务部控制,避免在下游资金环节上的资金管理风险,形成部门间的相互牵制;最终形成保险公司管实物风险,银行管钱,客户管交易指令,交易所管结算,和实物交收”的第三方机构和交易参与人、交易所相互牵制、互为依托的风险卸载和流程管理体系。侯东坦言,目前中国艺交所交易系统及业务平台系统也已全面开发完成,即将交付试运行。这只是长征的第一步,面对监管盲点和未考虑到的风险因素,化解“信息孤岛”实现各类信息的透明化和共享,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