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参与
企业具备社会和经济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的同时存在使企业具备了参与国家公共管理的资格。企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社会不断改变的局势。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他们为了寻求发展,就要变问题为机遇,不断地改进新技术,这就决定企业成为国家公共管理多元化的主体之一。
政府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而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过程,称之为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企业依赖于社会而生存和发展,社会又依靠企业不断地发展进步。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企业不断地创新也是理所当然的。社会不断地为企业提供他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养料,如果没有社会做后台,企业将不复存在。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公共利益,进而改善了企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之,为追求社会的公共利益,政府就要依托企业的社会管理来实现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企业也要通过政府的公共管理来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也形成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府的善治体现着政府治理社会的能力,也是政府发展的最理想状态,为了达到这一理想状态,政府就要完成对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实现和社会成员的良好互动和合作。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推广公共精神,成为社会负责任的良好公民。只有政府实行善治,与企业、社会不断地进行互动,企业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整个社会才能呈现和谐美好的善治局面。
企业对政府的责任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和支持政府的决策,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同时还要承担起其他的社会责任。这些社会责任需要企业这个良好社会公民来实现,企业要自觉的担当起来。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
自律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法规责任、伦理责任、自愿性慈善责任四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经济责任方面:首先,企业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企业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革,为人民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为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危机影响和国家体制的不断改革,“就业难”已经成为国家的棘手问题。企业的不断增加和发展,为我国的人力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我国就业压力大的难题,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铺平了道路。
法规责任方面:企业在创造自身利润的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其表现为税收。根据国家的规定,企业必须向国家缴纳相应的税收,这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工作之一,这些税收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税收,而企业缴纳的税收占了总税收的大部分,为税收收入的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伦理责任方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保障内部员工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的财富都是靠内部员工的团结协作和辛苦劳动换来的,所以企业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创造更大的升值空间,可以通过为他们上保险和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等方式实现对员工的社会责任。
自愿性慈善责任:我们在保护环境、帮助灾区重建家园等公益事业中,看到了很多企业的身影。正是因为他们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关注公益事业,他们的出现推动了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作为社会责任理念的领导者和执行者,他们无疑促进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巨大发展。
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仅仅二十多年,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相关的体系还不健全,企业的社会责任还存在很多质疑,以下通过几个方面来具体表现:
劳资关系失衡:首先,安全生产在企业中的形势很严峻。我国一些行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运输、建筑行业、煤矿生产行业等。这些行业中的某些领导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不顾员工的生命安全,缺乏社会责任感,其中煤矿生产行业表现最为突出。
其次,为了追求利益而让员工超时加班。劳动法第41条规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可以通过和劳动者协商延长工作时间,但是一般每日不超过1个小时,最多不超过3个小时,且每月不超过36个小时。但是一些企业无视劳动法的存在,想方设法迫使员工加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违法用工已成为普遍的现象。
最后,员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2008年新劳动法的出台,更大限度的保障了员工的基本权益,许多私营企业在新劳动法出台之前不与员工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在新劳动法出台之后,仍然漠视法律,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在与员工签订合同中造假。这样,企业就能逃避对员工承担的责任,用最小的经济支出换来员工创造的巨大利益,对员工基本权益的保障更谈不上。
信用缺失问题:首先,做假账成了企业逃税的主要办法。一些企业为了逃避国家税收,在会计核算时制作出虚假的账本。财政部对一些企业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报告显示,90%多的企业资产出现不实现象,抽查中还发现,一些企业出现了会计科目使用不当,帐表、帐证等不符,内控制度不完善等现象。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躲避国家税收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等目的,通过转移真实收入或费用,更改成本,调节企业利润,改变会计报表合法范围,提供不同的报表给不同的使用者等违规手段改变会计信息。还有少数企业存在账外账的问题。
其次,经常出现合同违约的问题。许多员工在签署了用工合同后权益仍然得不到保障,因为很多企业在用工合同中违约。同时,还存在着对销售合同违约的普遍现象,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三角债。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首先,假冒伪劣产品的猖狂制造。每次5.18打假,我们都能看到很多有影响力的企业被举报,可以说,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存在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现在的市场已经被假货和伪劣商品污染。
其次,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近年来,相关部门对打假的力度不断增强,但是一些企业对此置若罔闻,使得造假形势愈演愈烈。从传统的假酒、假油等到最近的毒奶粉、黑心棉、苏丹红、毒饺子,这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企业的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得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国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其中森林资源、矿产储量、水资源、土地资源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58%、25%和33%,而其他35种珍贵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6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低,这就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其中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和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都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工厂排放的废烟、废水等都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污染,造成了国家严重的环境问题。
经营者认知偏离: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部分企业经营者不讲信用和原则,使其所达到的实际价值,偏离了他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应然价值。
企业缺失社会责任原因分析:1尚未形成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管力度不够。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仍是一个新生事物,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人们对它的认识与理解都处在初级阶段停留在表面,即使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并不完善,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抑或公众,社会责任意识都很淡薄。在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政绩考核制度下,相关政府部门过分注重企业的效益与税收而忽视了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加之我国市场环境不完善、市场行为比较混乱,且缺少完善的政策法规的约束,致使企业社会责任流于形式,缺少约束机制与问责机制。2.我国尚未形成完善市场体系和机制。现阶段,我国的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市场体系仍不成熟,企业道德规范并没有建立,这让一些企业乘机实施某些不符合道德伦理的行为,也必将助长企业更多的通过非经济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忽视了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全凭一己之力,缺少外界的帮助与支持,这导致他们过度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强烈的自我利益欲望使他们漠视社会责任。因此,仍处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的民营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上更加突出更为严重。3.企业员工法律意识薄弱,遇事难以通过法律解决。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人们苟安于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加之大多数企业员工文化程度较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自己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缺乏一定的判别能力,对是否危害身体健康一无所知。因此,很多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健康受到损害抑或是得了职业病,往往错过了最佳的维权时间。这些因素都直接助长了企业忽视社会责任。4.企业经营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从企业层面来看,目前我国企业经营者总体来说综合素质偏低,大部分企业经营者与高层管理人员眼光短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过分的注重自身利益而忽视了改善企业员工的上班环境,轻视员工的人身安全,不仅如此,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味的压低用工价格,无视法律法规延长工作时间,侵害员工的合法权益。现阶段,我国企业大部分处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企业经营相对比较困难,企业主唯利是图,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负担太重。
助人
所谓助人,既指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在于社会回报,用积极的态度去履行社会责任,进行公益,帮助需要的人,也指企业作为“法人”需要政府从法律、行政、激励机制等方面提供帮助,从而更好的发挥社会责任。1.法律、道德、舆论等齐力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为了更好的促使企业履行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不仅需要从道德观念上加以引导,从经济上加以扶持,从法律法规上加以完善,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对政府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看到企业社会责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以及管理者的培训,让他们意识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2.以激励措施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政府对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并可以适当给予补偿,以此来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虽然履行社会责任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且有一定的经济负担,但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社会声誉等,这些无形资产虽然不能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但从企业的长效发展来看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承担社会责任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这也是大多数企业的顾虑所在,中小企业由于本身经济实力的限制顾虑就更重了。就企业而言,只有当企业盈利了才有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政府应该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一定的扶持,帮助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3.以正面舆论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推动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仅需要企业与政府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做好宣传与监督工作。政府应该通过媒体大力宣扬那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表彰这些企业的领导,以此扩大这些企业的影响了,满足企业领导的成就感与荣誉感。与此同时,政府应该成立相关的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监管,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此外,也应该加强社会对企业的监督,各类媒体要多了解与报道企业的相关经营行为,让企业行为在阳光下进行,敢于揭露一些企业的违法行为,让其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通过政府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促使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4.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政府的监管。近些年来,我国虽然相继出台了很多行业规范,但是却缺少完善的法律监管机制,这使得企业乘虚而入,躲避制度的规范,执法不严的窘况。因此,以后的工作重点在于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政府在实行监管时应该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绝不能姑息养奸,不能因为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利益上的相同而放任其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更不能从自身利益出发,庇护甚至帮助企业逃避承担社会责任。要充分发挥媒体在社会监管中的纽带作用,让全社会都参与到企业行为的监督中来,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监管才能更好的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俨然成为企业长效发展的根本,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家财政的实力的限制,政府在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时候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更多的需要企业参与进来,通过企业的力量分担政府财政的压力,帮助政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事业。事实证明,企业社会责任的施行不仅需要企业自律,更应该加强政府监管,也离不开社会舆论的监督,只有多方合力才能让企业社会责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