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达州搭建农村电商平台 帮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15-04-18 20:59:02 点击率:]

  “到2017年,达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模与应用水平取得明显成效,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市将搭建1—2个全国或区域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打造1—2个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示范县(市、区),培育10家以上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100亿元,初步实现全市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全覆盖。”4月8日,记者从达州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市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战略,将“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本地优质生态农产品资源,积极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大力支持本土化产品的推广和区域形象的宣传,有效促进了特色产业与网络经济的互动融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部门联动解决难题

  强化农村电商政策扶持

  据达州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上,该市坚持做到超前规划、靠前服务,想农户所想、急农户所急、帮农户所需。达州市商务局每月会同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局、市供销社、市畜牧食品局、市粮食局等部门,通过联合上门服务和召开座谈会等途径,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实体企业入驻网上“达州特产馆”,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有效地帮助涉农企业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会同达州市经信委加快推进光纤进村,提高农村使用互联网覆盖率;依托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电商培训,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当天,记者还从多方了解到,结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达州市强化了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扶持。税务部门根据规定对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免征增值税,中国工商银行达州分行为每户企业提供100-200万元的融资贷款,在全市服务业专项资金中对人才培训费用给予50%的补贴,在电子商务做大做强方面对当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的电商企业给予10万元补贴,并逐年在增加扶持力度。

  不仅如此,达州市政府还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以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通过整合线上信息资源和线下农业专合组织、种养殖大户、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实体资源,积极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并通过举办“电商培训会”,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电商企业应用讲解和组织企业参观考察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涉农企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

  电商发展浪潮高涨

  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达州市先后建成了四川商情达州专区、天虎云商达州专区、达州鲸鱼网区域化服务应用平台、秦巴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线上市场等一大批电子商务运营平台。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重庆欧图欧集团等,拟将在达州市搭建秦巴特色产品博览园区、电子商务集聚区,中国感知集团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还拟将投资11.5亿元建设云计算中心、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等,改造升级达州市传统优势产业,实现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浪潮的高涨,线上线下两个市场、两种渠道的应用已成为传统企业发布信息、开拓市场的不二选择。截至目前,达州市商贸物流企业、农产品企业纷纷通过自建或依托第三方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开辟线上市场。如达州商业集团、新世纪百货、沃尔玛、苏宁电器、国美电器达州店在实体商场销售的基础上均搭建了网上销售平台,好一新集团拟整合旗下的商贸城、家纺城、五金机电市场、塔坨农批市场和亚鑫建材等市场资源,搭建“OTO”模式区域性综合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达州公路物流港通过对已有的物流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正在搭建“OTO”服务模式的物流服务货运平台,将传统物流服务升级成“虚拟商品交易”形式,使物流配送服务更加透明便捷。

  与此同时,达州市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企业也纷纷触网。如宣汉黄牛、开江油橄榄、万源巴山雀舌等农副土特产品企业均建立了专门的网上宣传和业务接洽卖场。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自建平台,将现有醪糟、汤圆粉、汤圆心子、灯影豆干、免煮汤圆、米汁饮品等6个品种80多个规格全部上线,拓展网上市场,宣传企业品牌,实现年销售额280万元。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通过自建平台,将现有优质苎麻纤维、纱线和高档苎麻服饰等产品全部上线,拓展网上市场,宣传企业品牌,实现年销售额3000万元,网上支付占总交易额比重23%。据统计,2014年,达州市电子商务网络交易总额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81.3%,实现税收3000余万元,直接带动就业6万余人,间接带动就业近10万余人。

  据达州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该市拟在达川区、渠县试点搭建农村商务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做好农村商务信息收集发布,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不断提升全市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公共服务的双向互动,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