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共和国不能忘记泸州
[发布时间:2015-04-20 14:01:04 点击率:]

 国家的历史不能忘记。走过的道路不能掩盖。长征路线是群众路线、思想路线、文化路线、生命路线、教育路线,同时也是今天的旅游路线、交通路线、扶贫路线、生态路线、财富路线,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放路线。长征路线是弘扬长征精神、宣传长征文化、继承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优质历史资源、伟大精神载体、生动给力教材、豪迈时代画卷,它不仅感动中国,而且影响世界。长征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以其特有的威力荡涤着人们灵魂深处的胆怯与虚伪,长征信条以它最圣洁的光辉驱散着人群中每个黑暗角落的妖雾与阴影。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群众工作方法、宗教政策等都是在长征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建立“长征路线博物馆”、纪念馆,创办“长征大学”、举办“长征论坛”、建立“长征学”,让世界共享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

  毛泽东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史和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红军长征路过四川8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征,就是不忘这段历史,就是为了昭示未来,就是为了最终实现中国梦。  

  一、共和国不能忘记长征

  一是红军长征是人类的精神财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15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烟罕至的湿地的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八万六千多人踏上长征之路,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近八千人。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长征的特征就是:路线长、人员多、环境差、伤亡大、结局好。长征是一种精神,人类文明的标志、象征、重要节点、动力源泉。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限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

  二是实现中国梦需要长征精神。中国要复兴,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国精神的动人篇章不难发现,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长征精神。在鲜血中凝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80年前,毛泽东带领长征将士谱写了人类英雄主义的赞歌;80年后,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

  三是长征路线是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即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是国家重大的开放、商贸、外交战略,与长征路线有密切联系,与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茶马古道、蜀道、川盐古道等有路线重合部分。长征路线是古今时间隧道、先人与今人的智慧融合。

  四是长征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北上抗日”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宣言,是红军长征的战略总方针,红军由此走向抗日的前沿。红军长征的壮举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壮大了中国反法西斯的力量和阵营,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信心和勇气。红军长征胜利,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追求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征的最终胜利,给我们留下的重要启示是:

  一是根据实际确定方针。之所以有红军长征,是由于“左”倾冒险主义严重脱离了当时的实际,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中央红军被迫开始进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以后,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才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1935年1 月 19 日,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北上,准备在泸州上游渡江。由于中央红军占领黔北,以及拟从宜泸间北渡长江,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蒋介石妄图消灭中央红军于川南、黔北,投入的总兵力达一百五十多个团(不含民团),三十多万人。刘湘受命集中兵力封锁长江,全力堵截红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放弃渡江计划,四渡赤水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长征时期,党从实际出发,设置专门的民族工作机构,制定针对性的民族政策,积极提倡民族宗教自由,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并领导少数民族建立自治政权和革命武装。

  二是明确目标不怕困难。长征是北上抗日,目标明确。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是一场持久战。从第一方面军战略转移开始到第一、第二和第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耗去整整两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战斗的紧张与频繁程度是空前未有的。红军不得不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长期行军的疲劳和频繁战斗的辛苦。据统计,红一方面军长征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18天用在夜间行军,有100天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平均每天行军74华里。生活条件的艰苦在战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斗争条件极为困苦的形势下,工农红军竟然最终赢得这场军事较量,因此,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三是健全组织调整班子。长征之初,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者的瞎指挥,直接导致了湘江之战的惨败,使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人。到了遵义会议以后,党与红军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实现权力交接,在地方建立党组织,不久,又克服了党内最高领导层中出现的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主张与行动。党开始批判危害革命的教条主义,破除对共产国际决议与苏联经验的盲目崇拜和迷信,认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组织问题与军事问题。

  四是服务群众依靠群众。长征路线就是群众路线。红军长征的胜利,从根本上说,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长征途中,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认真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领导红军排除万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长征期间,尽管中国共产党人当时对群众路线尚未做出定型的表述,但是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都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创造了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最为典型的经验。正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红军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红军是一支以工农特别是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在党的教育下,每位红军将士都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就使得他们为了解除中国绝大多数被压迫群众的苦难而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  

  二、共和国不能忘记四川

  首先,四川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四川对全国抗战贡献占三分之一,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巨大支持,是抗战的坚强后盾。1945年10月,抗战刚刚胜利,《新华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感谢四川人民》,其中一段文字感人至深:“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直到抗战终止,四川的征兵额达到302万5000多人。四川为完成特种工程,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300万以上。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质条件之一,而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8000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而后征购与征借亦从四川始。此外各种捐税捐献,也是由四川人民所负担……“仅从这些简略的统计,就可以知道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

  其次,四川是长征最精彩的篇章。 “长征”一词首先是朱德在四川冕宁县提出。1935年5月20日,红军来到四川冕宁,朱德总司令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提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长征所涉入省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是四川。红军长征历时两年,在四川的行程有一万五千里,途经70个县,时间长达一年零八个月。长征在四川境内的重大会议和重要战役最多。长征在四川境内召开的重大会议、战役、事件遗址众多,其中进行的战役有大小数百次,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四川,彝海结盟、爬雪山过草地等重要事件和人类奇迹都发生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碑在四川阿坝松潘县。红军长征期间,四川境内在红军推动下建立的红色政权最多,建立了4个省委、近20个县委、3个省级苏维埃政府和2个省级少数民族红色共和国及37个县级革命政权。

  总之,长征在四川时间最长、会议最多、范围最广、战斗最惨、诗意最浓、收获最大。共和国不能忘记四川。  

  三、共和国不能忘记泸州

  1935年1月红军来到泸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放弃渡江计划,运用高度巧妙的指挥艺术,率领集结于扎西地域的中央红军,突然东进,重占遵义,神速穿插迂回。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迫蒋调出滇军,乘虚直插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期间,泸州党组织发动群众对红军行动给予了有力支援。在泸州,时间虽然很短,但红军留下的宝贵财富很多。

  1.四渡赤水,创造军事奇迹。1935年1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在二郎滩一渡赤水进入泸州古蔺开始,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毛泽东一生“最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战役从此拉开了序幕。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72天,其间转战古蔺、叙永54天,中央红军的足迹遍及古蔺9区66乡38个场镇,叙永25个乡镇中的18个乡镇红军“四渡赤水”过古、叙后,几经转战到达川西高原。在毛泽东同志等中央领导的率领下,爬雪山,过草地,向陕北进发,北上抗日,掀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

  2.召开会议,完成权力交接。1935年2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央红军驻扎在有“鸡鸣三省”之称的石厢子,并于当日至2月5日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现统称石厢子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彻底改变了中央红军的战略方针,改变了红军的历史命运,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鸡鸣三省”石厢子会议研究决定了三件重大事情:一是根据遵义会议精神,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了分工。确定由洛甫(张闻天)接替博古(秦邦宪)在党内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二是讨论和研究了中央红军的行动方针,部署红军作战略转移,从而摆脱了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三是讨论和研究了中央苏区今后的行动方针等问题,为中央苏区以后的斗争指明了方向。2 月 5 日凌晨,石厢子会议结束。中央石厢子会议彻底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红军中的统治地位,是继遵义会议后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历史会议,它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3.实行新政,造福当地百姓。这方面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打云庄和二郎滩开仓分盐。云庄,是古蔺大恶霸地主、十乡“清乡司令”曾庶凡的庄园。一渡赤水后,曾庶凡集结喽罗三百来人妄图阻击红军。在红军大部队通过,监视部队撤走后,曾庶凡指使其爪牙抓了掉队红军伤病员数名,进行严刑挎打继而杀害。因此,当红军回师东进,准备再渡赤水时,决定拔除云庄这个反动据点,并以两个连的兵力攻打云庄。在红军的猛烈攻击下,打死打伤敌人多人,曾庶凡逃跑。红军打开云庄,将曾庶凡的粮食、衣物等全部分给了群众。

  二郎滩,位于古蔺县境,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岸,是一个水运码头,农民很穷,吃盐很困难。贵州军阀候之担从合江等地运往赤水河上游出售的盐巴,必须从这里经过。因此,二郎滩街上的盐仓经常堆积着大量盐巴。1935 年 2 月19日早晨,当红军先头部队正在赤水河东岸与黔军展开背水战的同时,二郎滩街上的红军正打开盐仓,将盐巴分给穷人。下午,周围二十多里地的群众都到二郎滩街来背盐来了。在分盐的同时,红军还镇压了两个盐防军控子。直到天黑分盐才结束。

  4.动员群众,踊跃参加红军。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部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殃民,不扰民,还帮助群众做好事。在泸州期间,通过分粮分盐分财物,使相当多的穷人得到实惠,因此国民党反动派竭力宣传的“洪水猛兽,共产共妻”等无耻烂言不攻自破。人民群众从两种军队的对比中,加深了对反动军队的仇视和对人民军队的热爱。赞扬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可信赖的工农队伍。从而出现了群众踊跃参加红军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仅古蔺全县就有八百多人参加了红军。

  5.建立组织,领导工农革命。长征前,古蔺只有邓伯明等少数几个党员。一九三八年他们北上延安,熊少阳留下作地方党的工作,就是以联系原来的党员和恢复流落红军中的党员关系作基础,再发展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入党,从而为一九三九年建立县委准备了条件,一九三九年,全县党员一百八十三人,解放战争末期,建立中共古蔺中心县委,下属古蔺、叙永、合江及贵州赤水、习水、大方、毕节等地的党组织,党员发展到三千二百多人,其中中共古蔺县委领导下的党员人数增加到二千三百多人,拥有地下武装一千多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丁抗粮运动,对古蔺的解放和新生红色政权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之,泸州为支持红军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红军和游击纵队得到了泸州人民的大力支持,泸州青壮年积极参军参战。据不完全统计,仅古蔺县就有 800 多人参加红军,参加游击队的更多,叙永参加红军游击队的也有 500 多人。流落在古蔺、叙永境内的数百红军伤病员也得到了很好的掩护和医治,有的伤愈归队,有的留居古蔺结下硕果。红军经过古蔺皇华乡树坪村,当地医生李培生开办了红军医院,收留了红军伤病员几十人。泸州人民还为红军找渡船、献门板,砍毛竹,搭浮桥,帮助红军四渡赤水;有的参加打土豪、破盐仓,为红军筹粮、筹盐、筹款;有的为红军缝制服装、鞋袜,有的帮助红军印制文件、布告、宣传品;有的为红军抢修枪炮,不少群众为红军带路、送情报、抬担架等。为此,有的群众献出了生命,有的坐牢,受尽了折磨,有的房屋被烧毁,财产被抢劫,地下党团组织在群众中还组织“红军朋友会”,从各方面支援红军。

  泸州是红军进川第一站,是桥头、是序幕。形成了“泸州起点”、“泸州接口”。1983年12月28日,胡耀邦到泸州视察工作时感叹道:“酒城泸州,果然名不虚传,风过泸州带酒香呀。”风过泸州带酒香,那么红军过泸州带来什么呢?

  1.给泸州带来了新年欢乐。石厢子会议从 2 月 3 日晚上一直开到 2 月 5 日凌晨。2 月 4 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这个红军长征的第一个新年,红军召开群众大会,将没收的当地两大土豪恶霸地主彭正楷和周世成的粮食、衣服等分给了汉、彝、苗各族群众。红军还将团总吴联山家的肥猪宰杀与当地群众一起聚餐,共度新年。此举深得汉、彝、苗各族群众的称赞。

  2.给泸州带来了人间正义。红军每到一地,不顾行军疲劳,抓紧间隙,写标语,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任务、纲领;发动和组织群众打土豪、分财物。部队每离开一个地方,必须留下专人检查纪律,兑换苏维埃钱币等,红军遵纪爱民的行动,使群众认识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了穷人的解放而斗争的。他们没收当地土豪恶霸地主的粮食、衣服等分给了汉、彝、苗各族群众。同时,红军根据群众要求逮捕并处决了民愤极大的税卡员肖宝之,等等,为泸州人民伸张了正义。

  3.给泸州带来了革命火种。红军经过古蔺、叙永后革命的烈火迅速蔓延,革命力量迅速壮大。邓伯民等于 1938 年春北上延安,留下熊少阳在原基础上继续工作,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中大量发展党员,恢复流落红军人员中的党员关系,在淋滩还建立了一个红军支部,到 1939年底,党员人数达 183 人。党组织经过抗日战争数年的艰苦奋斗,在解放战争末期,党员人数发展达到 2300 多人,并建立了地下武工队,拥有地下武装 1000 多人,红军留下的工作队、游击队、武工队,配合解放大军行动,对古蔺的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给泸州带来了精神力量。红军给泸州人民带来了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敢于胜利长征精神。红军留下了不少宣传标语和历史文物。这是红军留给古蔺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红军北上后,泸州人民看到这些文物,就想到帮助劳动人民闹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队伍。特别是1938年重建中共古蔺特支,1939年建立中共古蔺县委以后,淋滩建立了红军支部,留落在古蔺养伤的红军团参谋长刘湘辉,也在太平渡建立了地下支部,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红军精神的鼓舞下,冲破艰难险阻,为推翻“三座大山”而英勇奋斗。

  此外,红军长征还给泸州人民带来了共产主义,带来了走出赤水、贫困,走向幸福、富裕的“泸州梦”。  

  四、共和国开始伟大新长征

  在新时代,新常态下,实现伟大中国梦,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需要大力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过去的长征路线今天还是贫困线路,迫切需要开始长征沿线全面发展的新长征。

  1.加强红军长征精神宣传教育。学先烈见行动。“长征精神”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质文化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成果中的最佳作品。把长征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筑材料,以长征史料教育熏陶子孙后代,亿万群众就能从中吸取极为丰富的精神营养。要建立长征纪念馆、创办长征大学、长征精神培训学院;举办长征精神论坛;创办《长征精神》杂志;出版长征书籍、著作、影视;讲好长征故事。为党和群众提供坚强的理论武装,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使领导干部不腐败、不蜕变。

  2.加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牢牢把握“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自身构成一个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路径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系统,它们渐次展开、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长征沿线地区是集中的农村连片贫困区。长征沿线至今仍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低的区域。为了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长征沿线,要加快实施“六大工程”:交通设施建设工程、生态水利建设工程、精准扶贫工程、社会建设工程、文化旅游发展工程、基层政权建设工程,这实际就是“还债工程”。

  3.加强创新驱动战略贯彻实施。新常态下,创新是动力,要由要素驱动变为创新驱动。坚持需求导向、人才为先、遵循规律、全面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大胆创新,引进世界先进思想方法,提高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受山区与生态脆弱环境条件制约,长征沿线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农村人口比重高,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人口素质、教育水平低、持续发展能力都很低。因此,我们要大办教育、智力扶贫、科技转化、技术革新;提高长征沿线人口素质,加大对外开放;发展电子商务,把深山珍品卖出去。

  4.加强长征路线申报文化遗产工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家2011年11月提出长征路线作为“线路文化”,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获得14个省市区支持,反响很大。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来宣传和推动长征路线申遗。在去年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同时以文化线路这类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就给我们的长征路线申遗提供了范例,并带来了希望。今年纪念长征过四川80周年,更要大力宣传,深度挖掘,大力推动,进行最后一击,最终烧开这盆“水”。让长征走向世界。

  5.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力量。长征沿线涉及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对工作形式与力量整合都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要成立长征沿线党政牵头、宣传、文化、文物、建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长征沿线的全面发展。

  80年前红军在泸州创造了四渡赤水的军事奇迹,红军从此跳出了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今天,我们也在此召开红军长征过四川80周年座谈会,这也是我们长征沿线全面发展新长征的开始。我希望同时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一定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一定能扛住深化改革的阵痛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凝聚着伟大长征精神、长征文化的长征路线,一定能从“贫穷”走向“富裕”,从“红色”走向“彩色”,从“崎岖小路”走向“康庄大道”,从中国走向世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