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基于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源于不变不行的现实忧患。中央提出,“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1。我们应坚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职的第一要务,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明晰方位,积极作为,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加快转变”的
思想认识
经济发展是经济不断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内在统一、互为促进的历史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指转变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路径和模式,其本质是更加高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把握转变发展方式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深化认识,增进共识,“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2。
认识阶段性。世界各地现代化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方式总是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发展环境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努力使经济发展方式与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与面临的发展环境相协调。现阶段,我国已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新的历史起点,处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3、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时空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内部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需求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居民消费正由满足生存为主的较低层次转向追求品质为主的较高层次;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由较充裕变为较稀缺、由保障性因素转化为制约性因素;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要求日趋强烈,等等。从外部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4,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恢复增长仍不稳定,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增长减缓制约着我国外需增长的空间;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在危机中加速,全球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信息化和科技创新正成为全球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力,产业结构变动的世界性传递日趋增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多国的国家战略。变化的时空条件,对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度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和出口拉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转,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不转,“发展代价就会越来越大、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道路就会越走越艰难”5。我们只能积极适应而不能无视变化,只能加快转变而不能被动应对。这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内部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矛盾的路径选择,也是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战略举措。我省正处于爬坡上坎、蓄势突破的关键阶段,应既立足当前保增长,又着眼长远添动力;既凸显“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明确“加快转变”的现实任务。我们要积极助推“发展”、着力促进“转变”,推动全省发展上台阶、生活上水平。
把握区域性。区域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空间系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是在一定区域实施,不仅要提高各个行业、企业和产品的单体竞争力,更要着眼于提高区域内经济结构、自主创新、制度机制等形成的综合竞争力。这种区域竞争,表面是有形资源的争夺,实质是聚集能力的较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总是向边际收益较大的区域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全国市场的形成,使资源要素流动日益加快,外面的可以流进来,本地的也可能流出去。企业不能选择政府,但可以选择环境。对区域发展来说,不在于自身占有多少资源,而在于是否具有聚集要素特别是优质要素的环境和能力,后者更带根本性、更具决定性。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向,就是要增强要素聚集力、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其中要素聚集力是核心和前提。就我省而言,无论是建设西部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还是打造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无一不是着眼于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上聚集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而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这既是增强竞争实力的内在要求,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举措。我们应着力推动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协力推进四川成为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充满活力的西部经济增长极。
注重持续性。转变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世界现代化史就是一部发展方式的转变史。每一次大的转变都涉及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涉及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是艰巨的历史任务和持续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时间较长、牵涉面广、探索性强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应当顾此失彼。就我省而言,面对“三个最大”6的现实状况,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始终是四川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转变发展方式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转变,应是“快”与“好”的统一,既包括发展加快也包括效益提升,既包括总量增长也包括质量提高,既包括规模扩大也包括结构优化,防止重“量”轻“质”,滥竽充数。这种转变,应是当前和长远的统一,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改变原有模式的路径依赖,构筑新的发展优势,形成新的增长空间,促进近期增长目标和长远发展战略有序衔接,防止急功近利、不可持续。这种转变,应是现实紧迫性和持续渐进性的统一,各个区域、各个行业都应有前瞻的发展思路和务实的发展举措,着力破解现实难题,一步一步向前走,一环一环往前推,防止等待观望、论而不动。
总之,“持续发展”是历史选择,“加快转变”是必由之路。要在认识阶段性中认清必然性,在把握区域性中提升竞争力,在注重持续性中增强责任感,以“坐不住”的使命意识、“慢不得”的危机意识、“等不起”的紧迫意识,顺应大势自觉转,抢抓机遇主动转,迎难而上坚决转,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在加快中转变、在转变中加快。
把握“加快转变”的
基本指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的认识深化和实践创新,必须顺应发展大势,把握基本指向。要坚持中央提出的“三个转变”7的基本方向,立足四川实际,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和能力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坚持以产业升级为主线。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层次提升、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与管理的不断进步等。产业升级既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也是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果,是贯穿经济发展的主线。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是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三次产业向高级化协同演进,是产业升级的题中之义。这就要求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对我省来讲,关键要以增量档次的提升促进存量结构的调整优化,以落后产能的淘汰拓展优质增量的进入空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现代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尤其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在优化投资结构、优化项目选择中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更具持续性和竞争力。产业升级的重要牵引是政策支持。科学的产业政策可以发挥正面引导和有效牵引的作用,进而大大提高产业调整的效率,缩短产业演进的周期。要推动产业政策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与结构性政策并重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税收、金融扶持,从法律和制度上为产业升级创造环境与条件。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是“倒逼机制”。企业既有的增长方式是其应对外部环境的理性选择。有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多数企业就会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市场机制的“倒逼”压力,往往是创新升级的重要推力。要把资源稀缺约束、环境成本内部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压力转变为价格信号和更严格的法治环境,把企业“逼上”转型升级的健康轨道8。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是技术进步。依靠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才能走出低端制造、低附加值环节,向“微笑曲线”9两端攀升。技术进步既要坚持效益取向,又要注意跟踪世界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既要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又要积极推进现有产品技术提质上档,推动主导产业高级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发展质态。
坚持以做强特色为抓手。特色产业是在一定区域内,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才、区位等比较优势,形成有较强竞争力和相当规模的产业,具有地域性、相对性和开放性特点。在产品相对过剩成为市场常态的情况下,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对区域发展而言,转变发展方式关键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握竞争主动权。没有特色,转变就会偏离市场;优势不明,难免影响竞争能力。要始终把做强特色作为重要抓手,带动转变、加快转变,逐步解决我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大路货多、低档次多”的突出问题。一方面,要准确定位特色。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从整体上把握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资源开发与市场开发的协同程度。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从更大的市场半径和需求空间去比较筛选,充分挖掘比较优势,认识和定位特色,防止特色“趋同化”和发展“小而全”。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特色。摒弃“占有资源就拥有优势”的观念,树立“市场优势才是现实优势”的意识,从规划制定、政策扶持、措施保障、品牌保护等关键环节入手,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逐步做强做大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
坚持以扩大内需为基点。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现实表明,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效力正在逐步减弱。特别是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市场衰退,不但加大了我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度,也更加暴露出内外需失衡的突出矛盾。但应看到,扩大内需是在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时,着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并非压缩外需,更不是要内部循环、自求平衡。要激发消费升级的持续动力。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点,城乡居民消费的逐步升级,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庞大的消费需求。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投资需求的增长和投资结构的改善,提高直接民生的投入比例;把保障和改善中低收入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条件,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提升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努力实现增投资、扩消费、惠民生的一举多得,逐步改变我国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的贡献率持续走低的现状。要拓展民间投资的广阔空间。从长远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发展方式转变,必然要依靠民间资本活力的迸发。就现实而言,经济稳定复苏和持续增长,同样需要民间资本接力国家的刺激和调控政策。我国巨量的民间资本如果出口不畅,资金的“乱窜”势必影响经济健康运行。扩大民间投资,关键在放宽准入,拓展领域,打破垄断,消除“玻璃门”现象和所有制歧视。当务之急是执行和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交通能源建设等领域,积极扩展民间投资的新空间。要挖掘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的历史进程,既带来人的地理位置转移、职业选择变化,由此引起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带来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由此推动城镇经济社会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变市民必然带来消费需求升级,城镇规模拓展必然要求各类设施配套,城镇化进程加快必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等。这些,都蕴藏着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据研究,我国城镇化形成的内需拉动可持续几十年时间。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充分挖掘其蕴涵的内需潜能,通过城镇化带来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形成强劲的内需拉动力。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一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和特定的体制机制相联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内含着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改革、不断创新,才能冲破旧的体制机制的束缚,释放活力,增添动力。“如果没有体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10。要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体制机制,增强市场主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动力和活力,避免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要着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产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让市场选择投资者,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发挥其在转变发展方式中作用直接、定点调控的优势和杠杆作用,促进保民生、扩内需、调结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公共服务为目标推进行政转型,“把应该由社会和市场发挥作用的事情真正交给社会和市场”11。要切实加强自主创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国际分工从水平型变为垂直型的背景下,自主创新日益成为决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掌握了竞争主动权。如果技术受制于人,大规模的产业投资就如同沙滩上建宫殿,一旦技术升级,原有的庞大产能就可能在一夜之间变成不良资产。因此,要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组织、扶持利于提升国际分工层位、具有外部效应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和协作。要从制度设计、政策保障、投入支持、权益保护等方面支持企业实现创新突破,逐步改变技术依赖现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和实体。
明确“加快转变”的
着力重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应着眼大势,整体谋划,也需立足实际,找到切入点,选准突破口,有规划、分步骤地扎实向前推进。现阶段,要围绕实体发展、动力支持、路径拓展、评价导向等方面着力,积极推动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加快”上下功夫、在“发展”上见实效。
提升企业整体水平。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微观实体,其发展状态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引导企业优化发展模式、提升整体水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现实任务。实践中既要积极发挥大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也要着力发挥中小企业的群体推动作用。从拉动需求看,中小企业量大点多、贴近市场,适应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性,在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中发挥着生力军作用。从推动创新看,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大、创新动力强,更加注重应用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求生存谋发展,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力。从扩大就业看,中小企业单位投资和单位产值就业容量大、就业弹性大,能够在经济转型中缓解就业压力,是扩大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我省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差在中小企业发展规模上、弱在中小企业整体水平上。因此,应把提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整体水平作为重要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以推进。依托园区做强实力。积极引进、培育园区主导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聚集并与主导企业对接;形成以主导企业为“龙头”,分工协作、配套互补、群居共生的企业群落,提升整体竞争力。逐步解决中小企业社会协作度较低、产业趋同度较高、创新能力较弱、共生环境较差的问题。注重提升发展档次。引导企业在加快设备改造、提升装备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战略管理、核心技术、品牌营销、企业文化等关键“软件”,推动管理上层位、技术上台阶、产品上档次,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向集约型、环保型、品牌型方向发展。配套服务改善环境。适应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在市场准入、融资便利、税收扶持、要素配置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优化政策、经营、法治和信用环境。特别要注重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支持体系,以较大的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金,增加企业创业创新的资本供给,激发和释放其创新潜力。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人物,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稀缺资源,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可以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区域竞争,核心是企业的竞争;方式转变,离不开企业家的引领。培育企业家,既要引导自身修炼,也要促进环境优化。自身修炼,就是企业家要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努力开阔视野,树立现代理念,提升经营能力,担负社会责任,尤其要保障员工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环境优化,就是社会要营造和形成承认企业家价值、尊重企业家劳动、保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企业家真正成为受社会敬重的职业人。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人的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从经济上讲,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从宗旨上讲,提高民众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就是执政为民;从现实上讲,扩大居民消费是解决需求失衡、投资失衡的内生力量。因此,增强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之举。要把握劳动人口基数庞大、城乡消费差距拉大、居民消费层次较低、预期刚性支出较高等特点,从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发挥城镇化“加速器”作用、消除制约消费的体制障碍等多方面综合推进,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当前,应突出以下重点: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方略。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居民收入比重偏低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构成严重制约。要通过自主创业、政策扶持、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促进和保障就业,特别要引导和促进新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各类服务业、中小型企业等加快发展;重点关注和推动解决高校毕业生、新增劳动力、低收入家庭和被征地农民、“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保障收入来源,逐步提高水平。把激活农村消费作为重要领域。农村人口多,消费水平低,消费潜力巨大,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同时,继续推进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把引导消费热点作为重要手段。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丰富多样需求的自主选择,积极引导住房、汽车、旅游、教育、文化、健身、家政等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消费结构向数量扩张和质量升级的双向运行。把完善社会保障作为底线。着力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低收入群众帮扶救助的完善;扩大统筹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推动逐步解决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等问题,解除后顾之忧,激发消费需求。
推进“三化”联动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抓手。要强化联动理念。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正逐步走向融合,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正在形成一个内生的循环系统。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扩大需求、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就要求强化整合、协调、兼顾的联动理念,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相融、联动发展的格局。要统筹城乡规划。重视规划的引导作用,明晰功能定位,着眼统筹发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相衔接,把城乡规划与新型工业化相协调。改变重城轻乡、城乡分割的规划现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要促进产业融合。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三化”联动提供产业支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终端产品,增强工业带动力。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注重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促进生产基地化、加工园区化、销售品牌化,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力、产业集聚力和就业吸纳力。特别应重视依托城镇发展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研发设计、精密加工、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城镇化档次,逐步改变我省工业化主动推进、城镇化被动适应,工业化加速发展、城镇化较为滞后的状况。要提供制度保障。面对制约联动发展的藩篱、影响城乡一体的障碍,构建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尤为重要。城市与农村相互依存、共生共赢,城乡必须统筹发展。要从建立和完善土地、就业、户籍、金融、社保等制度机制入手,逐步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运用“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还要运用评估考核的“导向之手”,不断完善促进加快转变、推进科学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要注重全面性。继续拓展评价体系的内涵,既强调“量”的要求又突出“质”的指向,既重“显绩”又重“潜绩”,既评估当前效果又分析持续效益。特别要在重视速度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效益和后劲,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评价,防止内容偏颇、导向偏差。要突出针对性。统筹设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指标的权重和系数,既要有定量指标,用客观标准评价结果;也要有定性指标,弥补“定量”的不足。要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定位,建立各有侧重、具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防止采用无视差别的“一刀切”。要坚持群众性。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标准,坚持群众是绩效评价的重要主体,充分体现和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探索绩效“公开、公示、公议”等做法,增强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力求通过目标引导,明确转变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通过指标量化,落实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通过综合考评,形成转变发展方式的正确导向。
注释: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0年2月3日。
2.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3.即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浮现于2007年8月,失控于2008年9月。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0年2月3日。
5.人民日报评论员:《着眼全局推动变革——二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民日报》2010年2月9日第1版。
6.即“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
7.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8.陈清泰:《打造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竞争力——在中国民营科技经济三峡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中国民营科技网,http://www mykj?gov cn/articleDetail2 aspx?artid=656。
9.微笑曲线是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1992年提出的。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段为技术、专利,中段为组装、制造,右段为品牌、服务。微笑曲线代表的是获利,曲线在中段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整个曲线像是个微笑符号。微笑曲线的含意是,要增加企业的盈利,不能持续处于组装、制造位置,而应往左端或右端位置攀升。
10.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010年3月21日。
11.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0年2月4日。
上一主题:举重若“轻” 殚精竭虑打造锦绣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