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面对资本市场混乱,
国企维稳是正义之举
最近,发生了国资委率111家央企维护股市稳定的事情。有人认为,股市市场动荡,政府不该通过国企出手维稳,这有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嫌疑。对此,有必要说一番。
首先,国资委对此次股市动荡的定性是“异常波动”。其次,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那么,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政府自然要采取异常手段稳定。国企姓“国”名“企”,担负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的双重使命,国家经济动荡,自有为国平乱之责,岂能避险?应该说,国企稳市是师出有名的。
从深层次来看,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国企有960多家上市公司,失去资本市场这一大蓄水池,国企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面临枯竭的危险。国企挺身而出,救市稳市,实是“保家卫国”之举。堂堂正正,何错之有?
国有企业资本证券化是国企改革的必然规律。通过资本市场,国有资产可以将资产虚拟化,赋予资产更强的流动性,从而实现国有股权的转让、收购、兼并和退出。而通过对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化,则更有利于加强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监督力量。因此,在国企改革中引入资本市场的竞争机制,能够敦促国有企业改革自身,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企业管理,健全企业选聘制度、考核制度,以适应竞争机制。
显然,国有企业改革与资本市场是相互推进、相互影响的。一方面,资产市场承担着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特殊职能,为国企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另一方面,国企改革发展的同时也对资本市场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浩繁艰深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资本市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资本市场就被纳入到全面深化改革蓝图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密切的关系是联在一起的。如果国有企业只考虑资本市场的筹资职能而忽略其他,则会导致资产市场发展畸形,而反过来,资产市场的不良发展,表现出对国企改革支持的乏力,会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唇齿相依的辩证关系也决定了在实体经济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国有企业改革。
正所谓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因此,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有利于为国有企业改革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这不仅仅是出于国企在股市动荡中的社会责任,更是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上的有力举措。
唇亡齿寒的道理摆在这里,资本市场低迷,国企和实体经济岂能高扬?
没有稳定的资本市场,
国企改革便是无源之水
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其实,回顾国有企业三十多年改革的历程我们就可以清楚认识到,解决资本金来源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为解决国有企业没有资本积累的问题,实施利改税,企业可以留存利润45%,资本金概念逐步产生,为减轻企业负担,上世纪80年代末又调至33%;上世纪90年代走进市场经济时期,企业资本金来源不足,依靠银行借款,但市场化的银行已不再是市政府的钱口袋,企业债务越来越重,达到80%、90%的负债,甚至出现一些企业破产。此后,通过破产关闭的国有资产1万多亿,债转股的1万多亿,上市的1万多亿,国有企业补充了3万亿资本金,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国企开始壮大。
历史不可否认,没有稳定的资本市场,国有企业改革便是无源之水,难以长流。近年来,资本市场对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引擎之力已渐显刚健。在促进国企资金筹集、股份制改革、公司治理、资产重组等方面,资本市场已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我们对资本市场寄予的希望不单是融资的便利,更是稳定的运行。资本市场出现动荡,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进。从今年6月中旬至今,上证综指已经累计下跌了接近30%,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更是跌去了近40%,股市暴跌已经让A股市值蒸发了差不多20万亿元。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多头转为空,融资盘连环“爆炸”,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信用被动收缩,汇率剧烈波动,这些恶性连锁反应使不少国企在这次金融震荡中损失惨重,这也给国有企业的改革蒙上了一层阴影。
残酷现实充分说明,市场盲目之时,常常需要领航。正是由于我们在资本市场出现异常动荡时,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避免市场的盲目性,发挥国有企业的中坚力量,扭转局面,战胜风险,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学会市值管理,
把实体经济搞上去
目前,经过大力救市,资本市场已渐渐回归理性,投资者对国企上市公司的投资信心上涨,这为民资引进,推进国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础条件。当然,资本基础稳定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发展资本市场终究是为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首先,国企管理的核心是资本管理,要用市场化的方法补充国有企业资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不是管行业,也不是管产业,本质是管资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国资管理部门作为大股东,要考虑的是提高股本回报率,通过合理的资本运营,用尽量少的股本控制更多的资产,确保资本的利用有较高的回报,确保资本和债务之间有合理的平衡比例,债务负担不能太重,否则现金流中断资本就会成为坏账。真正实现国企的经营机制转换、实现国有资本的顺利流动,就要继续提高国有资产的证券化、资本化水平,提高国有资本的流动性、流转性,这就对资本市场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国有企业的改革,抓好市值效益,提高配置资本市场资源的效率。我们既要从资本市场引入活水,更要善于把水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做好市值管理,要在意识上厘清一个概念,那就是市值管理不能与股价划等号,但是股价是市值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国企来说,只要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都可以灵活机动地采取公司回购,大股东、高管增持、员工持股等措施,稳定公司股价,加强公司对市值管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想要一个更加稳定的市场,做好市值管理,最终还得靠进一步深化创新发展,专注公司经营,优化投资者回报,增加长期价值投资的吸引力。当然,作为上市公司有效市值管理的合资机构也很重要,在合作的同时,还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完善母公司治理,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实施这些市值管理,不断地实现与推进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度融合,实实在在地可持续性地真正创造公司的价值。只有价值稳定了,资本市场稳定了,国企改革才能真正深入推进下去。
第三,形成市场化资本补足机制,用好股票上市等四种方式。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私募基金补充、企业留存利润补充、股权转让补充和股票上市补充等成功模式。国有资本与战略投资者、社会公众股东的资本结合,建立起了企业长效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也形成了再融资等市场化的持续资本补充机制。企业经营情况反映到市场,表现为股票价格,投资者的压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更是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运用私募基金补充时,国资管理部门可以组织部分资本金,如自己有20亿,作为引导基金引导社会基金80亿,100亿投资国有企业集团优质项目,也相当于优化了国有系统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在股权转让补充中,就包括靓女先嫁,如果出售就等于补充了整体国有企业体系的资本金。
第四,要抓紧资本市场监管,稳定股票市场。回顾此次资本市场的动荡,我们不仅该庆幸,更应该警醒,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务必要按照上市公司等要求进行改造和完善,绝不能虚假上市,信息披露必须真实。我们应该理智地认识到,市值管理如果走入误区也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简单地理解为股价提升,盲目扩大股本,而导致公司不可能持续发展的严重后果,以及为迎合市场而进行的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的行为。
目前,一些大型国企资产负债率上升较快,财务费用增加较多,企业想通过减持股份降低财务费用十分不便,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就成为众多国企的不二选择。稳定的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为国企引进民营资金、PE、外资,搞活资产,创新机制提供支撑,也可能给国企改革1+N系列方案的推出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资本市场的稳定事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地生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仍势在必行。在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下,资本市场的稳定较过去相比更为重要。越是将改革深入推进,就越是要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7月17日,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指出,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搞好国企是把实体经济搞上去的落脚点,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稳定性是搞好国企的“资本”。可以预料,在资本市场稳定时,一个大规模的国企改革和向纵深推进的大幕即将拉开。此时,认清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唇齿相依的关系,我们就能够更充分、透彻地理解国家组织央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意义了。
上一主题:分配资源需要“势利眼”
下一主题:王茅酒上市财富峰会在沈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