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 陈海燕
2008年初秋的一天,我们怀着好奇而崇敬的心情,冒着绵绵细雨走进了漾濞县富恒乡富恒村老新厂村民小组,走进了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烟农家中。
老新厂村民小组是一个坐落在丹霞危耸的崖壁之下的古朴的彝家山寨,参差的村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火山岩构成的石丛之中,村庄周围漫山遍野种满了玉米和烤烟,整个村子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茂林修竹之中。据说这里曾盛产神砂和汞(水银)矿,明清时期有采矿的老板到此办厂,为建了新厂,不忘老厂,于是取村名为“老新厂”。如同村名一样,村里一间间低矮陈旧的垛木房与一幢幢崭新的砖木或土木结构的青瓦白墙房并排矗立着,仿佛记录着这里的人们从贫困走向富裕的生活历程。而寨子中一株株古老沧桑的核桃树在彰显着村寨的古老文明同时,似乎也在凝神聆听着当地百姓向我们诉说的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以及一个少年创造种烟奇迹的故事。
在当地,提起种烟少年方圆,人们都熟知他是一个“苦命娃”。和所有山里孩子一样,方圆从小天资聪慧,天真活泼。然而,由于外地来上门的父亲不务正业,常常逼着家人拿出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供自己酗酒享用,全然不顾家里老小的死活。30多岁的母亲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不仅要供小方圆上学,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奶奶。看着眼前的一老一小,住着这四面透风的房子,母亲只好下定决心选择与父亲离婚。没过几年,离婚后仍游手好闲的父亲因染上破伤风而病逝了。
由于家里实在没钱,小方圆刚读到小学三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过怕了穷日子小方圆在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的劳动中一天天长大起来,也更加懂事起来。眼望着奶奶在一天天苍老,母亲也因为多年来生活的艰辛变得骨瘦如柴,积劳成疾,一直心存复学念头的小方圆突然觉得,一家人生活的担子正稍稍地移向了自己的肩头,在家务农已成为他唯一的选择。他于是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像村里勤劳致富的叔叔、大伯们一样好好做人,好好干活,多苦些钱,将来好好孝敬奶奶和母亲。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小方圆看到近年来周围群众大都是靠种植核桃、烤烟脱了贫、致了富,于是他想到了种烤烟。2003年,14岁的他开始学习烤烟的种植技术并大胆地与乡烟站签订了种植3亩烤烟的合同。就这样,一个全县乃至全州年龄最小的种烟少年在老新厂诞生了。
当地党委、政府和县、乡烟草部门得知道方圆家的情况后,在烤房建盖、小水窖修建等方面给予了他特殊的支持,工作人员和乡亲们也在技术指导上给了他大量的帮助和指导。种烟当年,通过认真的学习钻研和辛勤的劳作,他家有了不错的收入。看到这通过自己汗水而得之不易的钱,他笑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想通过种植烤烟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2004年,他同样种植3亩,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了许多。通过两年的实践,他熟练地掌握了烤烟种植从育苗、预整地、大田移栽、盖膜、浇水、施肥、打药、除草、封尖打杈、採摘烘烤、分级扎把等所有环节的生产技术。年复一年,小方圆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英俊少年,同时也成了当地最年轻的“老烟农”。2007年,他家的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了5亩,6000多株, 收入7000多元。也就在这年,在乡亲们的支持下,他终于用多年种烟积蓄起来的钱盖起了村内一流的砖木结构新瓦房。站在四面透风的老垛木房前,指着新盖的砖木结构“洋房”,小方圆带有几分自豪地笑着对我们说:等今年的烤烟卖了就装修新房,争取过年就搬进新居!
听到这里,我们也开心地笑了。是呀,“有志者,事竟成。”人,只要有志气,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美好而远大的理想。
(作者单位:漾濞县烟草分公司)
上一主题:烟中品味甜苦体味人生
下一主题:正规操作 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