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金融危机是否契机 专家建议中资银行理性“出海”
[发布时间:2008-10-10 00:00:00 点击率:]

  □黄竞仪   

  近一个月来,以招商银行大手笔收购永隆为代表,国内多家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参股、并购、开设分支机构等方式,加速了海外扩张的步伐。 

  专家认为,中国银行业业务国际化进程已不可逆转,此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介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契机,但相关机构仍应着眼于业务的相关性和国际合作,合理规避风险,实现理性“出海”。

  加足马力“扬帆出海”

  最近,招商银行进军海外市场动作频频。

  9月30日,招商银行以193亿港元(约合170亿元人民币)成功收购了香港第四大本地独立银行永隆银行53.12%的股权,且预计于10月27日以每股156.5港元向剩余股东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在国际化业务上,招行已于近日获得美联储的批准在纽约设立分行,这是第二家在美获批经营的中资银行分支机构。另外,该公司还将于年内启动在伦敦和中国台北设立代表处的相关工作。招行董事长秦晓更是高调宣称:“收购永隆银行是招行向海外扩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近期也迅速将其触角伸向世界各地。9月18日,中国银行对外宣布以约23.6亿欧元的总对价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20%的经扩大股本,成为继洛希尔家族之后该行的第二大股东。而这也是中国银行业对欧洲银行进行的首例战略投资交易。9月27日,中国银行与泛美开发银行(IDB)签署贸易融资便利项目协议(TFFP),从而成为第一家加入该项目的中资银行。仅仅3天之后,巴西国家货币委员会正式允许中国银行在巴西设立分行,从事普通银行商业和投资业务,使得中国银行成为首家获准在巴西乃至南美洲开展业务的中资银行。

  事实上,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后衍生出的巨大跨境金融服务需求,诸多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推进各自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加快境外机构布局,拓宽业务领域,努力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9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悉尼分行在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正式成立,这是工行在澳设立的第一家分行。今年年初,工行经卡塔尔金融中心监管局批准已在多哈设立分行。截至2008年6月末,工商银行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营业机构,境外分支机构总数126家,并与122个国家和地区的1360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变“危机”为“契机”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在目前国际金融资源整合的关键时期,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已成趋势,并不会因为此次金融危机而受到遏制。”相反,“此次金融危机正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好机会”。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对记者表示。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进一步分析指出:“事实上,在国外金融业低迷的时候介入扩张要比繁荣期更安全。一方面,在经历了危机的洗礼以后,国外金融业在制度上一定会有所改善,而主观上也会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此时收购的成本也比较低。”

  针对近期密集出现中资银行参股、并购海外金融机构,或在各大洲开设分支机构的现象,奚君羊表示:“过去几年,我国银行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理顺内部关系上,经过改制重组后竞争能力大有提高,已经具备出海的基础条件。国内而言,在外汇储备猛增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政府对于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也逐渐由限制到放松,再到一定意义上的鼓励。国际上,欧美国家也放松了外来银行在境内办理分支机构的种种限制。可以说,这一现象是在WTO框架下,中国金融业逐渐与世界融为一体的体现。”

  三思确保理性“出海”

  金融海啸横扫华尔街之际,正是各国金融机构“抄底”之心蠢蠢欲动之时。国际上,日本野村控股以两美元收购雷曼兄弟欧洲分部,三菱日联银行也已收购摩根士丹利20%股份。而国内也频频传出中信银行将收购华尔街金融资产。虽然中信银行方面不置可否,但其“出海”的冲动已显而易见。

  对于“去华尔街抄底”的呼声,奚君羊指出,“无论去哪儿‘抄底’都应该把安全、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潘向东则强调:“国内银行在推动自身业务国际化的同时,也要吸取此次金融危机中众多国际机构因为过分利用财务杠杆而导致风险放大的教训。”

  郭田勇认为:“一定不能以‘抄底’的思维和心态去做投资,业务的相关性和合作才是根本。眼下,中资银行需要在操作层面上解决好目标市场的确定、扩张方式的选择以及海外部门与母公司的整合这3个方面的问题,合理规避风险,实现理性‘出海’。”

  “目前一些市场性的业务扩展,将为后期大规模的股权合作和收购提供前提条件。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也会越来越快。”奚君羊展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