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企业文化建设应贯穿于企业发展、文明创建的全过程,融入到企业各系统、专业、岗位,从而将企业文化理念、行为准则逐步渗透到广大干部职工头脑中,成为他们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
□ 曹国霞
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我矿近几年的实践来看,企业文化建设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把握“一个核心”。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最持久和最根本的信仰,是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从成功企业的实践看,他们之所以能持续生存发展,一个共同特点是信守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中渗透,并内化在员工的心灵深处,外化为员工的集体行为、习惯和性格,固化为规划、制度和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价值观明确告诉员工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对员工起着一种非正式的控制系统的作用。而统一的集体行为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石,是围绕企业目标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据此有专家称,衡量企业凝聚力大小的标准是,集体行为的统一程度、运作强度、持续韧度。实践证明,那些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企业文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使企业价值观深植于员工的内心,变成员工的行为和岗位实践。科龙集团曾专门实施了“万龙耕心”工程,统一员工行为方式。因此,要从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入手,在全员共同认知和实践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形成符合企业价值观要求的员工共同的“做事方式”,营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顾客需求的企业运行环境。无论对于企业整体还是员工个体,价值观作为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我们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即塑造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本质在于全员有共同认知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始于核心价值观的精心培育,持续于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延续和创新。这是成功企业不变的法则。企业要持续发展,实现基业长青,必须与时俱进,承优创新,培育和实践别人难以复制和移植的“基因密码”——核心价值观。
突出“和谐”内涵。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设突出和谐、体现和谐、引领企业发展的新的文化体系和运行机制,做到心为和谐系,智为和谐谋,力为和谐用,努力营造和谐融洽、诚信友爱的氛围,实现企业发展速度和职工愿望的和谐一致,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重视制度行为文化的建设,把企业的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之中。同时善于总结提炼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的工作理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要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高技术、高科技含量和持续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经济增长。以企业和谐文化的建设,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坚持“以人为本”抓创建。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当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人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正如全球第一大人力资源公司惠悦公司总裁兼总执行长约翰·海勒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发展重心移向中国,并迅速实现企业人才本地化,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人本管理,通过塑造、改变人而实现其管理功能。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员工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环境因素有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个则是令人舒心愉快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要以提高职工素质和推动科技进步、知识创新为重点。必须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网络,强化在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开发和发挥每一名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营造有利于知识、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环境。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要大力培育爱企、敬业、诚信、友善的企业精神。通过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育人,实施人性化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创新潜能,提升员工素质,提供发展平台,使员工实现自我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统一。
上一主题:大学生白手起家 年销售额过500万
下一主题:多家境外品牌运动服饰在沪检测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