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三支主力军向三湘大地挺进
[发布时间:2008-10-28 00:00:00 点击率:]

  唐 艳  文左龙  

  一个个身背公文包、精通营销技巧、百战百胜的职业经理人,在公司化运作的现代企业中,渐渐成为邮政业务发展的主力军,给湖南邮政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

  一批批激情满怀的大学生进入了农村支局所。高学历、高素质、高收入的支局所长,大大加强了湖南邮政的基层管理……

  一辆辆满载邮件的摩托车(电动车)轻快穿梭于三湘四水的村村寨寨,湖南邮政打造的投递新军再现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温馨场景……

  今年以来,湖南省邮政公司通过职业经理人、支局长、投递员3支队伍建设,业务规模扩大了,职工的腰包也鼓了,向一线基层员工倾斜的奖励机制,给职工队伍带来了春天般的气息,特别是职业经理人、支局长、投递员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之一

  做年薪10万元的客户经理不是梦

  作为有着百年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是制约邮政在市场竞争中一展身手的“短板”,而营销体系建设则是提高企业营销水平的必然途径。为此,湖南省邮政公司党组提出了“建设一支10万元年薪职业客户经理人队伍”,使其成为营销体系建设中的排头兵。同时,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营销业绩统计评估机制、业务提成激励机制等,调动各级营销人员的积极性,打造一支营销水平高、百战百胜的专职营销队伍。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职业经理人的营销业绩,激发他们的营销潜力,湖南邮政根据客户经理的工作性质,对客户经理实行等级制管理,将其从资深客户经理至见习客户经理分为6个级别,建立了“底薪+营销津贴+业务揽收奖金”的营销薪酬体系,采取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薪酬分配机制,从而实现客户经理薪酬收入由原来的静态管理形式转变为动态管理的科学模式,有效提升了邮政企业营销岗位的价值,达到了激励营销人员工作热情的效果。

  曹亚平是长沙市邮政局的首席客户经理。10年来,他从一名邮政转运员成功变为年营销业绩达243万元的首席客户经理,同时也成为湖南邮政 “10万元年薪职业经理人”中间的佼佼者。在他的带领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亚平营销团队”,2007年成功创收1007.43万元,同比增幅达到28.36%。因此,该团队先后获得了集团公司、省公司授予的“优秀营销团队”等荣誉称号。曹亚平说:“我们的团队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省公司对营销人员的各项激励措施。现在企业开始为专职客户经理精心包装:订制名片、制服,开展培训,帮助客户经理成为年薪达到10万元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我们团队共有9个专职客户经理,其中有4个人的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的水平。”

  在好的机制的激励下,客户经理年薪10万元不再是梦想。株洲市局10万元年薪的客户经理也渐渐浮出了水面,该局大客户部资深客户经理胡利平,今年创造收入可达100万元之多,目前她的月基本工资比一般正科级干部都要高出1000元,年收入可超过10万元。此外还有市局营业一分局的黄玲、茶陵县局的谭丽娟等客户经理,都实现了10万元年薪。

  营销人员的薪酬体制改革犹如一股和煦的东风,使湖南邮政营销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截至今年8月底,湖南省邮政公司专职营销员达到2763人,占全省邮政从业人员总数的8.84%。其中专职营销员人均累计业绩12.65万元,其中市州局人均业绩9.40万元,剥离专业公司人均业绩27.03万元。今年1至8月全省大客户累计用邮收入达到39582.57元,占全省邮政收入比重(不含储汇收入)的44.29%。

  变化之二

  支局长和农民一起富裕

  大学生进支局做“村官”

  2007年,湖南省公司总经理李雄在农村支局调研时提出:“湖南的农村市场十分广阔,我们要通过服务‘三农’,不仅让农民富起来,还要让我们基层的支局长、所主任走上富裕之路,要把农资配送业务发展成农村支局所的重要增长业务,带动全省邮政职工都过上好日子。”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让广大农民在“邮送科技下乡,绿色食品进城”的带动下,快速致富,为此,湖南省邮政公司提出了建设“绿色走廊”(是指在现有“三农”服务点的基础上,采取“代理+连锁”的经营管理模式,沿主要公路,将服务点连成线,建立邮政3级配送服务体系,最终实现“镇镇建库、乡乡开店、村村有站”。“绿色走廊”的建设标准是:在方圆10公里左右的农作物密集种植区,建立5个以上邮政服务“三农”连锁配送网点,其中包含1个旗舰店、1条“绿色走廊”,年配送额要达到50万元以上,配送10个以上的统签产品)的设想,希望农村支局长在真情做好“三农”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农资配送业务和农民一起富裕起来。

  有“三湘第一县”之称的长沙县,是湖南省第一个“双百强县”,辖区内有20个乡镇、278个行政村。2008年,长沙县邮政局按“三有”(有标准、有形象、有效益)建设标准,在全县建立了4条服务“三农”、“绿色走廊”,形成了县局-支局-旗舰店-精品店-骨干店-有效店的金字塔式层级管理模式。以路口支局为例,目前已建成“三农”旗舰店1个、精品店1个、骨干店2个、有效店8个、试验田6处。

  路口支局局长陈恳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们支局通过‘绿色走廊’的建设,使我们的农资分销业务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了4番,从6月份至今已累计销售农资近60万元,支局员工人均收入都达到了3万多元,我个人的年收入也超过了7万元。今年仅发展农资配送业务一项,我就得了近两万元的业务提成和奖金。作为一名支局长,有这么高的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这都是因为企业开发了一项好业务,建立了一个好机制。这样,我们就能放心大胆地发展业务,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了。”据湖南邮政“三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湖南全省,像陈恳这样因为大力发展农资配送业务先富起来的邮政支局长已不在少数。

  湖南邮政在帮助农村支局长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从2007年开始选拔、培养一批熟悉基层情况,具有高学历、高素质,且懂企业管理的支局长队伍,以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邮政支局管理力量,全面提高邮政支局长队伍素质。其中,大学生进入支局做“村官”的变化,就成为大家拍手叫好的一件大事。

  2007年,湖南省公司首次录用了40名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全日制应届毕业生,今年又继续选拔60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一线的农村支局,作为农村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