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你手上或许一直珍藏着一些压箱底儿的老物件,可能是照片、票证、连环画,可能是马蹄表、针线筐、货郎鼓,甚或是一件长城牌风衣、一个饽饽模子。这些生活旧物曾经伴随你经历风风雨雨。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化、城市的变迁,它们渐渐淡出你我的视线,被遗忘在都市的角落。走在崭新的高楼大厦间,你是否为它们的未来感到无所适从呢?北京朝阳区文化馆有个“生活老物件工作坊”,越来越多承载着历史余温的老物件,正源源不断地被人们送到这里……
镜头:
朝阳区文化馆坐落在北京繁华的社区,馆里扮演主角的却是一些陈年旧物。大厅里是风采依旧的旧门楼、大花轿、小竹车;橱窗里陈列着张中行先生用过的炉子、绿瓦盆;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毛泽东画像、印有样板戏剧照的镜子。
走进二楼老物件陈列厅,你就打开了一扇记忆的大门。大到织布机、黑白电视机,小到保温桶、煤油灯、剃头刀。这些衣食住行中朝夕相处的“老朋友”,唤起的是一段段再熟悉不过的生活记忆:
晚饭过后,四合院里的小姑娘们围在一起,掏出心爱的羊拐。窗外停着崭新的自行车,窗内墙上挂的旧画像已换作镶了框的全家福。这家收音机里传出许国璋英语,那家老母亲戴上老花镜,端来纸笸箩,开始扬起针线。老大爷放下手中的青花瓷茶碗,来到屋角支起老鼠夹子。院子里响起姑娘们清亮的笑声……
声音:
“老物件是跟市民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东西。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化馆周边开始拆迁,小区里冒着烧‘破烂儿’的烟,大家纷纷扔掉旧物,搬入新居。那些人们扔掉的东西,正是我们要抢救的。”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这样说。在这位“老物件作坊”的发起者看来,“老物件不仅是简单的生活用品,而是生活的符号。每一个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是过去岁月的见证。我们要给那些将要流逝的记忆找个家。”
据“老物件作坊”的负责人沈琳英介绍,十几年来汇集到文化馆的老物件已有3000余件。起初是馆长带领大家四处搜集来的,后来有的居民参观后很感动,主动把压箱子底的“宝贝”送到文化馆。“可给它找到好去处了。”这是送东西来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
年长的参观者感到“老物件很亲切,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年轻人则纷纷感叹:“看到很多没见过的物品”,“老物件沉淀着深厚的历史。”
一位外国参观者兴致勃勃地说:“我在这里看到了中国人过去真实的生活,我是研究历史的,我认为这些东西很有意思,是历史发出的声音,充满了艺术和情感的意味,这样的事情我们国家也有人在做。”
回眸:
十几年前徐伟开始收集“破烂儿”的时候许多人不理解,随着藏品越来越丰富,老物件展开始聚集起公众的目光。
自2006年以来,朝阳区文化馆已经连续三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展出老物件。奥运会前后,类似的展览在北京其他文化场所也陆续出现。2008年5月18日到6月21日,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举办“老报刊、老照片、老物件”大型展览,推出一批清末以来的展品;7月22日,位于旧鼓楼大街的安定门京城老物件陈列馆开馆,展出了市民宋振忠私人收藏的300多件藏品;8月13日,在北京广福观举办的“京华胜地——什刹海历史文化展”中,200多件展现什刹海历史风情的老物件引来众多中外参观者。奥运期间,此类展览直观地让中外游客感受到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开始展开不同形式的老物件征集展出活动。2008年1月,沈阳市档案局与华商晨报联合举办“寻找我们身边正在消失的老物件”活动;10月,南京市委宣传部和扬子晚报主办的“晒晒我家老物件”巡回展,回顾了改革开放前后生活的变迁,引起市民极大的参与热情。
期待:
过去的城市和生活正在消失,老物件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沉淀下来。社会经济的变化,家庭和人际关系的改变,物质和科技的进步,都从它们身上折射出来。随着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渐增强,老物件正在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首都博物馆听说了朝阳区文化馆的老物件收藏,特地邀请他们参加即将在首博举办的《城市记忆》大型主题展览。老物件作坊还将于今年9月份赴香港大学展览。老物件走进大学讲堂,在众多人类学、社会学的专家眼中或许会有更多的意义。
徐伟说:“文化馆、博物馆、大学课堂对老物件的理解肯定不一样,它的意义是多层次的。”老物件作坊会继续调动市民的力量,给更多散落民间的老物件安一个家。
(摘自《北京晚报》王倩/文)
上一主题:汽车“死角”更须细心保养
下一主题:止损保本:今年理财市场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