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宋 林/文 陈 东/摄
这真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开始。
当我们如约而至,北京援建前线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栾德成从办公桌后起身,彼此亲切握手间他说,“我正在读刚刚收到的《重建·援建专刊》,你们的报纸办得很不错……”。
如此开门见山的赞扬甚至让来访的我们措词不及……
一路上曾在揣想:作为来自首都的援建前线分指挥部的统帅,他该有着怎样因特殊地缘所赋予的鲜明个性特征。
然而在落座后一个多小时的交谈直至结束,我所有的感受,却是这位长者的质朴与平和。
“家里的事情顶一顶就过去了,但工程上放松一个环节就会落下一大截,是顶不过去的”。所以,栾德成平生第一次在异地度过2008年的除夕夜,尽管家里还有高龄的双亲。
“虽然在建筑行业干了大半辈子,但灾区重建、援建任务意义深远,更关乎到首都的形象,在这里的每一天,唯有尽心尽职,全力以赴”。所以,栾德成从去年“火线受命”到如今依然负重前行,丝毫不曾停歇。在路上,他将岁满甲子。
是的,在路上……
我似乎找到了这份质朴与平和背后所蕴涵的力量,那正是历经一个甲子年轮的人生之路所积淀起来的厚重。
因厚重而从容。每天工作之余,栾德成还得专门抽出时间通过锻炼与身患多年的顽疾相抗争,然而你从他红润的脸色上只能读到健康。
因厚重而大气。“任何纷繁复杂的事物,只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总是能够迎刃而解”。栾德成如此阐释领导的方法论,加之多年的术业专攻给予了他这位“业内人士”足够的底气。正如宣传外联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大到工程项目小到装修的一砖一瓦,从用材到价格,栾指挥都了如指掌……”。
采访归程,汽车行驶在由北京援建者们所修筑,被喻为什邡市通往外界交通“生命线”的广青公路大道上,写有“京什携手、共建家园”的硕大路牌由远及近,让人感觉贴心的温暖和坚实的力量。
数日的阴雨天气正逐渐散去,久违的阳光瞬间透过云层,打在人们脸上,一定也会打在什邡灾区人民的心坎上……
上一主题:红窑建成苏北乡镇首家乡土文化陈列室
下一主题:揭秘东阿阿胶的养颜和睡眠调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