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就业就是比爹
[发布时间:2009-07-07 00:00:00 点击率:]

  袁岳  

  麦可思的一份调查显示,城里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好就业,在最难就业的大学生中来自边远农村与老少边穷地区者相对比较多。这一点不意外。假定我们大家都不自己努力,仅仅靠原来的社会关系,那当然城市或者本地的学生依靠社会关系就可以取胜——谁的爹狠点儿,谁的工作就好点儿。要改变这个态势的唯一可能就是在大学尝试与努力在陌生人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有多大,你的提升,你的机会就有多大。

  社会资源是依循社会网络分布的。社会网络仿佛一根藤,社会资源仿佛是那些瓜,你要想吃这个瓜,你就顺着这个藤去摸。问题是你有藤吗?所以,其实在我们大学时代的时候,建藤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我常建议大学生参加多种社会场合,发自己的名片。通常你会发现,每发出100张,你能收到多少张呢?40%,这个40%的名片,如果你给人家写邮件,有多少人会回你呢?占其中15%,在回邮件的这些人中有多少人会成为你真正可以有一定程度交往的朋友呢?1/5。一年你发出100张名片,意味着一年你会增加社会上1到2个相对有一定交往价值的朋友,四年中间就会有五六个社会上的朋友。衡量社会关系的时候,你不要全是中学老师。衡量社会基本水平的时候,你发现有一个是个体户,有一个是公务员,有一个是大学教授,有一个是媒体记者,干不同行业的人,越是错杂,意味着对你提供各种不同帮助的人会越多。

  认识陌生人的方法特别简单,第一,要干净,身上别有味,这尤其对我们男同学来说,人家才愿意接近你。我们有那么多的机会坐公共汽车,有那么多的机会坐火车,有那么多的机会坐飞机,坐在你隔壁的那个人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愿与你认识的。你应该成为第一个主动认识的人。第二,即使你第一个主动认识人家,有一点要认识到,就是我要认识陌生人,陌生人是坏人怎么办呢?人本有一半是坏的,一半是好的,我本人也是。看在什么条件下,他哪部分发生作用,在另外一个情况下,另外一部分成长。你要老跟人家送书,人家也变成知识分子;你要老给人家送贿,人家当然变成受贿分子了,互动决定了关系的性质。

  在我21岁的时候,我读研一,我到北大去拜访著名的法学家龚祥瑞教授,他是宪法行政法的权威。我跟他素不相识,他在自己家里开课,我就到他家敲门去听课。讲完后,我举手发表了几个观点,老师就大为欣赏。回家以后,收到教授给我写的信。教授78岁,我21岁。龚教授抬头那是:岳弟,台端,北京一晤,闻弟数言,受益匪浅……写了满满一页纸,署名:兄祥瑞。在我24岁以前,就是在我的大学和研究生期间,认识了十多位这样的教授。很多事情要在黑暗中痛苦地摸索,费的时间成本就太高了,再多活二十年也摸索不出什么名堂来。但如果遇见了合适的人,在有些领域得人指点,特别是在江湖上还有些地位的人、在江湖上明白一些奥妙的人,他给你指点一些东西的时候,你就有所谓捷径了。很多东西你不需要摸索,你直接跳着就往那边走就行了。如果还有一堆人帮你出主意,你就比普通人走更多的捷径。所以,认识陌生人不只是说简单地打开一些社会经验,是使得我们重构人生版图的时候,可以用完全跟同龄人不一样的方式。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他知道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很多时候他在想一件事情,就是“我的资源应该给谁?”所以,我非常鼓励大家去忘年交,往上的忘年交,往下的忘年交。资源有两种获得方式:一种是靠你自己痛苦的摸索;另一种情况,其实有一些人是愿意将资源转移给你的。所以不要整天呆在学校里,要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圈子多样化。多样化是我们社会资本也就是我们的社会关系藤蔓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光依赖比爹,我们需要比的恰恰是在陌生人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关系。

  (作者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