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苏州打造生物医药“航母”企业
[发布时间:2009-07-17 00:00:00 点击率:]

经过10多年发展,加之外资频频注入,苏州已成为中国医药大市。目前,已有辉瑞、葛兰素、诺华、礼来等9家全球500强制药企业在苏州投资建厂,更聚集了500多家医药企业和数千家生物技术类企业。为整合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7月12日苏州市成立了生物医药科技协会,意欲打造生物医药“航母”企业。

  

  “软载体”留住一群“候鸟”

  

  “苏州的生物医药企业,规模不一,有的过一两年可能就‘飞’走了,究其原因,就是软载体的缺乏。”协会理事长倪健说,企业决定在一地创业,不仅需要好的环境、好的政策,更需要好的氛围和凝聚力。

  近年来,苏州医药产业发展速度非常快,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苏州集聚了近3000家各类专业生物技术类企业,医药生产企业达529家,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医药大市。今年以来,虽然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但苏州医药产业的投资增资规模仍呈现出急剧扩张的势头,今年1-5月,该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64.13亿元,同比增长37.6%,增速远远领先于其他行业。

  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也给该市的生物医药产业提出了新要求。协会秘书长夏金华是协会初创者之一,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通过协会这个软载体,留住优质企业,形成一股凝聚的力量。

  

  “三三方案”串起一条产业链

  

  生物医药科技协会刚刚成立就拿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案——“三三方案”。 夏金华说,这个方案就是针对三类不同医药企业,提供三种不同的扶持。目前,协会112个单位成员中有1/3属于“婴儿期”企业,尚处孵化状态 ,需要的是“活下来”,他们可以通过协会,以协会为信誉担保,获得银行贷款,办理各类手续也会更流畅,还能通过协会牵线搭桥,获得风险投资公司的“注资”,同时在人才的培养、项目的申报上都能享受到扶持。此外,有1/3属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处于“长身体”阶段,他们需要的是销售渠道,快速建立品牌,打开客户群,协会就会针对这部分企业,整合高端人才网络,帮助企业打开市场关节。最后的1/3是传统的具有稳定的量产和规模的企业,他们有利润有产值,需要的是解决后续动力的问题,协会要帮助企业通过收购,项目合作等方式获得优质的技术资源。

  倪健说:“你的技术好,但市场有限;你的产业化好,但是技术后劲不足。成立这个协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整合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人脉网,贯通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投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逐渐理顺产业发展思路,最终带活形成一条较完善的产业链。”

  

  产业合作打造企业“航母”

  

  “饼越摊越大,但不能越摊越薄,有了好的底子,就要培育具有领军气魄的企业,带领整个产业向前跨越。”来苏州多年,夏金华对苏州的生物医药发展十分熟悉。虽然,苏州这些年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工业园区、高新区分别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生物纳米科技园和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吴中区建设了“国家火炬计划吴中医药产业基地”,常熟市形成了以现代中药复方制剂为特色的生产品种,昆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小核酸制药的硅谷。但始终没有真正具有领军地位的旗舰型企业。这跟长期以来各自为战有很大关系。第一,他们缺乏深度的产业合作意识。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认为,类似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的是更广阔的社会化分工合作,最精尖的有人做,最基础的也有人做,大家做到“术业有专攻”,最后形成的合力是非常强大的;此外,他们还缺乏广阔的产业发展视野。倪健说,一个企业航母的打造,往往不是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常常需要依靠集团作战,生物医药协会就是要通过产业合作,资源整合,在资源流动中帮助企业实现效能的最大化。 

  (钱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