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9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等多名院士呼吁我国应尽快建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强化稀土资源保护,以夺回国际定价权。
稀土具有丰富、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
在论坛开幕式上徐光宪致信说,“没有稀土就没有高新技术”,在国家支持和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目前我国的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理论技术已居国际领先水平。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单一高纯稀土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90%。
徐光宪说,多年来,由于我国科技界、企业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弱,本来仅在原包头、上海、珠江三个国营稀土厂推广的稀土分离技术迅速扩散,我国的稀土生产能力也迅速达到12万吨至15万吨,超过全球10万吨左右的需求,供求失衡、互相压价导致稀土产品大幅下跌,目前低于1985年的价格水平,使我国稀土行业陷入困境。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稀土产品价格大幅回落。而造成价格大幅回落的另一大原因,则是日本、韩国等此前已从我国廉价购买了足够使用20年左右的稀土产品作储备,由此掌控了国际定价权。
鉴于多年来的教训,徐光宪呼吁国家尽快建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在稀土产品价格低迷时收购稀土建立战略储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干勇也指出,当前我国稀土行业冶炼分离产能过剩的问题仍较为突出,造成对国际稀土市场的依赖性较强,产品出口也存在无序竞争的状况,不仅浪费资源,市场价格长期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干勇建议国家加强稀土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工作,科学开发、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以保护珍贵的战略资源。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2008年,全球的稀土产品消费量约为13万吨。去年我国共生产稀土矿12.5万吨、冶炼分离产品13.5万吨,其中国内的消费量约7万吨,出口冶炼分离产品3.4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