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写血书参军
[发布时间:2009-09-09 00:00:00 点击率:]

汪海13岁那年,汪海离开了生养他的微山湖畔,离开了朝夕相处的伙伴们,到青岛橡胶技工学校(青岛化工学院的前身)读书。三年的学习生活结束后,汪海被分配到青岛橡胶六厂工作。

  1960年,国家的形势很紧张,不仅处在经济调整时期,而且还是全国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的开始,当时农村已是满目疮痍,需要大批有志青年修建家园,再加上蒋介石又蠢蠢欲动地要反攻大陆,这一系列因素都促使人民军队要从城市补充一批新鲜“血液”。那年,青岛市的征兵工作是从夏季开始的,机关、工厂、学校的年轻人纷纷响应,征兵工作在全市上下搞得热火朝天。

  汪海听到征兵的消息,兴奋得几天几夜都没有睡好,十多年前大哥骑着枣红马,挎着驳壳枪的样子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那时,由于自己年龄太小,不能跟随大哥去当兵,现在十几年过去,他已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任何人都没有理由阻拦他从军报国了。汪海第一个报了名。

  汪海焦急地等待了两天之后,一向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书记突然找汪海谈话,内容很简单,工业战线同样需要像他这样的革新能手、技术标兵,经厂党委研究决定,对他的入伍申请不予考虑。听完书记的“宣布”后,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汪海犹如晴天霹雳,简直不敢相信书记的话是真的。他一时冲动地说道:“应征入伍、保卫祖国是我的权利和义务,厂里凭什么干涉?人一生就这么一次机遇,无论如何我都要当兵。”汪海说完,拔腿就走。

  从车间出来,汪海直接来到了大哥家,本想请大哥出面给厂领导“递个话”,同意自己这并不过分的请求,但大哥却说:“当年我参加八路军的时候,有谁给我讲过情?你现在长大了,能不能了却你儿时的梦想就看你自己的决心。你在工厂干得不错,如果能到部队里锻炼几年,当然更好,但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努力。”

  听完大哥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汪海思来想去,怎么都觉得自己的要求合情合理,于是他返回了工厂,刺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了“坚决要求参军,保卫伟大祖国”十二个大字的请愿书。血迹未干,汪海就拿着“血书”去找厂领导,领导们见他应征入伍的心情如此迫切,安慰他说,你的事我们一定研究一下,你先回去等着吧。公布光荣榜那天,汪海一连跑去看了几次,应征入伍的名单当中就是没他的名字,他心里“窝火”,直接闯到了厂党委办公室。

  汪海一进门,发现厂党委办公室里聚集了好多人,参军一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当时,厂领导和接兵的指导员以及好朋友贾修正的父母,正在看他写的那张“血书”。还没等汪海说话,党委书记就对他说:“汪海同志,厂里同意你当兵的申请,顶替贾修正的名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汪海有些摸不着头脑,自己按正常的手续参军,为什么要顶替别人的名额?

  原来一心想当兵的贾修正已通过了体检,可由于他是家中的独子,父母舍不得让他当兵,而唯一的方式就是找人代替,这才使汪海如愿以偿。汪海在经历了这样颇具“戏剧性”的变化之后穿上了戎装,加入了军人的行列。从此便开始了难忘的军旅生涯,也开始实现他儿时的“将军”梦想。

  在汪海入伍的第二年,他当上了副班长。由于他表现出色,由炮兵班调到了指挥排,并被营部任命为指挥排侦察班长。或许是他天生对方向及坐标具有“灵性”的缘故,到侦察班后,汪海很快就掌握了勘察地形、目测距离、方位标识等基本知识,干起来是得心应手,他为所在营部的实战演习制定了一套非常成功的作战方案,受到了首长们的一致好评,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出色表现,他很快就被提升为指挥排长。

  (下期刊登“十年戎马生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