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朱海:平常心成就施耐德中国区总裁
[发布时间:2009-09-23 00:00:00 点击率:]

13年前进入施耐德电气的时候,朱海绝没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这家世界500强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第一位本土总裁。当时大学毕业后他曾经每两、三年换一份工作,也曾自己创业。直到进入施耐德电气,朱海发现这家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才是自己所追求的,于是,一路走来直到现在——今年9月,朱海正式出任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总裁。在此之前,这个位置都是由外籍担任。   

  施耐德的“中国本土化”  

  比起家乐福、达能、皮尔·卡丹这些法资名牌,同样来自法国,并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的施耐德电气,一直保持着低调,很多中国大众甚至都不了解这家公司具体在从事哪些业务。 

  其实,施耐德电气最早进入中国,是从1987年在天津设立的合资工厂梅兰日兰开始。该合资厂生产的断路器,带动了中国安全用电的革命性变化,让中国人彻底告别了使用保险丝的年代。之后,随着施耐德电气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和更多的合资公司的成立,我们在诸多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工程上看到了施耐德电气的名字:首都机场、央视新大楼、国家大剧院、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结束的北京奥运会——在一共47个奥运场馆及其辅助设施中,有43个场馆采用了施耐德电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有46名工程师持有出入所有奥运场馆的通行证,从开幕式到每场赛事到闭幕,确保奥运会全程的用电安全。 

  像所有外资在华公司一样,施耐德电气坚持倡导它的本土化程度和对中国的感情。其现任全球总裁Jean-PascalTricoire不仅有个地道的中文名字——赵国华,而且他也是跨国公司中少有的会讲流利中文的外籍全球总裁。 

  上世纪90年代末被施耐德电气法国总部派来中国开拓市场的赵国华,因为很难找到会讲法语或者英语的中国人,只好自己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这个法国人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四处拜访客户、推销施耐德电气的断路器。赵国华后来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精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能够用流利的中文与客户毫无障碍的交谈,结交了众多的中国朋友。    

  被时代推着走的人生  

  与他的这位法国老板形成鲜明对照,大学毕业后就在外资公司工作、做过多年销售、在施耐德电气工作了10多年、还有两年在法国总部任职的朱海,却不会讲法语、不会喝白酒、也没有一个法文或者英文名字。 

  朱海的人生不是被某个伟大梦想牵着走,而是被时代推着走的。他说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野心,他追求的是工作开心、今天比昨天做的更好。就是这样的平常心,让朱海从一个销售员,一直做到了中国区总裁。他认为自己今日之成功,和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成功,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息息相关,“无论是施耐德电气,还是我本人,都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我们的故事就是改革开放30年的故事。” 

  对此备感幸运且充满感激的朱海,反复强调他的一颗中国心。他说自己之所以能成为这家国际性大公司在华的首位本土籍总裁,并不是因为他是全公司最聪明、最能干的一个,而是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紧随中国30年改革开放步伐,具有对中国市场的独到认知,同时又对西方文化有着较深了解、拥有国际化商业视角的中国人。正是这样一个中国人,在施耐德电气这片长期重视本地人才培养的土壤中茁壮成长起来。  

  沟通是强项  

  很难想象面对媒体时温文尔雅的朱海,在谈判桌上会是怎样的表现?2006年,朱海加入施耐德电气与浙江温州的民营企业——德力西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的筹备工作中,在他的主持和多方的努力下,合资公司顺利成立,并由朱海出任总裁。而这些在媒体上剑拔弩张、硝烟弥漫的并购战,在朱海口中显得风轻云淡,他认为外界那么多的说法,大多出于误解。外资并购多少被“妖魔化”了,他说企业整合是企业家的本能,是企业发展的常态。而且施耐德电气一直坚持与合作伙伴共赢。所以他上任总裁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加强对外沟通,让中国了解一个真正的施耐德电气,也让他的外国老板们更理解中国发生的一切。 

  朱海说“沟通”是他的强项。他认为外资方和中方合作伙伴之间的冲突,往往是因为双方对中国国情的理解不同以及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而一旦将双方都放在共同利益这一个基点上,就很容易达成共识。在这一方面,朱海说他没有失败过。 

  已有170多年的发展,施耐德电气从最初的军工厂转型为战后的电气、自动化生产商,走到21世纪,施耐德电气再次启动了自己的又一次战略转型——成为 “全球能效管理专家”。在让地球重新变绿的全球集体大行动中,施耐德电气将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谈到未来,朱海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施耐德电气,了解施耐德电气在节能增效、智能电网和安全用电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当然,他有个更迫切的心愿,就是在他上任后的三五年之内,能够培育出更多的像他一样本地人才,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