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多样社会要有主流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08-07-18 00:00:00 点击率:]

  人类的生活方式,总是由特定的社会系统构造决定的,如经济结构、生产力状况、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风情习俗等各种要素。此外,民族差别、地域环境等,也会对生活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所有制形式、职业种类、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阶层构成的多样化,必然使生活方式出现多样发展的趋势。

  那么,多样社会还需要主流生活方式吗?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还有必要强调主流生活方式吗?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其实,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回答,并不单纯是人怎样生活等感性层面的问题,而是解决人类生活方式折射什么样的生存理念和价值取向等理性层面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是同一个模式。但不管是怎样的模式,也不管它们的差别有多大,社会必须有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否则就可能陷入思想紊乱、道德失范和杂乱无序的困境。

  主流是相对支流而言的。主流生活方式应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社会绝大多数人遵循的生活原则,在数量上具有普遍性;二是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共同生存理念和价值取向作支撑,在性质上具有引导性。对前者起作用的主要是法律法规、道德伦理、操行方式、传统沿袭等约定因素;对后者起作用的主要是信仰、理想等观念因素。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主流生活方式既受法律法规、道德伦理、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约定因素的制约,也受信仰、理想等观念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系统构造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价值诉求、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现代化奋斗目标等,为主流生活方式提供了前提性原则。这些原则要求,当代中国的主流生活方式,必须融优秀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美德和先进世界潮流于一体,必须注重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现代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因此,当代中国主流生活方式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关怀人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快乐健康,保持豁达平实过好每一天的心态;进取拼搏,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理想目标;知荣知辱,严守言行举止的道德约束;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爱国敬业,热爱祖国和热衷奉献;扬善抑恶,树立鲜明的是非标准。由这些元素构成的生活方式,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需要的生存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折射。

  在多样发展的社会趋势下,更应注重主流生活方式的引导作用。打造当代中国主流生活方式,也应成为每个公民的责任。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