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本报讯(通讯员 吴信玉 本报华东首席记者 宗 毅) 8月28日,雷鸣科化公司85#车间一片繁忙景象:6条生产线环环紧扣,忙而有序,当天共生产3个品种10个规格的6.5万发雷管。这是该公司在经营上提出将车间生产与市场对接理念成功实施的一个缩影。
过去,由于对市场运行环节不熟悉,加之存在“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思想,公司车间对特殊产品的订单不愿意接、不愿意干,因而丢掉了不少用户。市场发生逆转后,用户对特殊产品需求量增大,对常用产品需求量锐减。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该公司决定改变现有生产格局,建立与市场相匹配的生产机制,主动适应市场,让车间生产与市场对接,竭尽全力满足用户需求。
85#车间积极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特殊雷管生产机制,利用班前会、 职工大会以及宣传栏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教育,使职工进一步树立“用户第一”和“保住用户就是保住自己饭碗”的意识,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市场变化。适时开办周末课堂,加大拜师学技力度,从而使职工较快适应了快速调整产品结构的生产节奏,有效缩小了品种转换的间隔时间。以往,从接到订单到产品入库周期一般为7至10天,现在则缩短为3天。最为快捷的当天接到订单,下午就可以出产品,而且一个工作日可以生产多个品种。车间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协调,及时做好信息储存,掌握用户生产工地的第一信息。公司科学调度人员,对任务急、定量大的订单则采用加班或打支援的形式解决。为按时完成特殊产品的生产任务,车间从接到订单的那一刻开始就为特殊产品悬挂起“绿色通道”牌,明确规定只要特殊产品流入到哪道工序,哪道工序就必须停下常规产品的生产,以最快时间为特殊产品生产放行。随着生产模式的改变,过去15天才集中生产一次特殊产品,现在几乎每天都在生产。
强化雷管安全管理,建立监督管理机制。针对每班都要生产多个品种不同规格特殊产品的实际,为避免生产过程出现紊乱,车间实行车间主任、班长、小班长垂直管理,一切以调度单为准,做到了按订单生产。
目前,公司雷管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势态。今年1-7月份,特殊雷管生产、销售几乎形成了与正常规格雷管抗衡的局面,占到总产量的45%,此举不仅稳定了用户群,而且开拓、巩固了周边市场。
下一主题:小天鹅人事震荡 美的整合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