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状元 骨干 良师
[发布时间:2008-09-19 00:00:00 点击率:]

  潘建武,39岁,中等身材,满脸憨厚,性格腼腆,不善言辞,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新峪煤矿井下皮带队技术员。在集团公司职工技能大赛井运输修理工比赛中,凭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潘建武一路过关斩将、技压群雄,一举夺得井下运输修理工冠军。

  

  精湛技艺令人羡

  

  潘建武曾多次被评为矿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十佳青年安全标兵、优秀培训教师、十大科技创新标兵、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等,这些荣誉饱含着他无数的心血、汗水付出。1989年,潘建武参加工作,先后在矿下机电、采煤四队、下皮带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这种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品质赢得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2003年他调到矿井下皮带队,当了一名井下皮带运输修理工、技术员,主要负责矿井下皮带改造。他深知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井下设备也在不断改造,自己现有知识水平远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他暗下决心要学好井下皮带运输修理工的本领,不论工作多忙多累,他都挤出时间来学习,并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向实践要技能,向书本要知识。为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2005年潘建武还报名参加了中国矿业大学机械电子系函授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炼狱”般的磨砺,潘建武完成了“十年磨一剑”的蜕变,成为矿区井下皮带的技术“大拿”。

  

  技术革新成果显

  

  2005年,矿上为了提升煤矿生产能力,提升皮带运输能力,对皮带进行运输技术改造。作为井下皮带运输修理工、技术员,潘建武主动请缨。由于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为尽快完成任务,他连续4个月没回家,在井下一次又一次核实尺寸,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竟忘了出井,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如何更快更好地把皮带改造好。经过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带速由2米/秒提高到3.15米/秒,运力由670吨/小时提高到1500吨/小时,由原来的三部小功率皮带机改为一部1260千瓦的大功率皮带机,改造后的皮带运距长、运力大,大大提升了矿井的生产能力。

  该项目的成功改造被矿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潘建武也被评为十大科技创新标兵。此外,他还多次参加缓冲床、逆止拖辊、双曲臂给煤机等项目的小改小革,为提高皮带运速,防止皮带倒转,为矿井的正常生产提供了保证。

  

  创新路上大步走

  

  井下皮带队担负着矿所有原煤的运送任务,点多、线长、面广,任何一部皮带机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着矿产量的完成,因此输送设备运转的正常与否对于生产的正常完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次在7104工作面施工期间,矿党政要求7104工作面尽快投产,急需安装一台SSJ1200—2*315型胶带输送机,时间是15天,接到任务后,潘建武带领同事克服运输条件差、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全力以赴投入到新设备的安装工作中。由于这是采煤工作面顺槽安装的第一部大功率皮带,参加安装的职工大多对安装工序不熟悉。身为技术骨干的潘建武主动承担了这一重任,不分昼夜深入在安装在现场, 看说明、细研究,一边指挥,一边战斗,仅用9天时间就完成两部SSJ1200—2*315型胶带输送机安装,为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运输保证。

  

  技术传授有成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潘建武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矿工兄弟,与他们共同享受知识的乐趣和技术资源。他还经常告诉身边的矿工兄弟,对待每天的工作都要善于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做个有心人。在他毫无保留的技术传授和教育下,极大地提高了矿工兄弟们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还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个个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近年来,潘建武给职工讲课68次,受培训人数800余人。获培训的职工先后有3人在参加集团公司三届职工技能大赛中取得第三、第四、第六名的优异成绩;有30多名职工顺利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取得中级、高级、技师资格。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潘建武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岗位上用自己朴实的人格,用自己满腔热诚,用自己执著的追求为煤炭事业添砖加瓦的人。

  

  (李仙萍  郭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