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从赤脚医生到“小香米之父”
[发布时间:2008-10-14 00:00:00 点击率:]

  □  本报驻内蒙古首席记者  明 锐  本报记者  王志敏  欧 森  郭 松

  从高空鸟瞰高茂泉,它仅仅是个点、是个微乎其微的小山村,闭塞、落后、贫困伴随于此,曾几何时,在这里,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了一个人,一个锐意进取、挑战命运,从而改变了自己,改变了全村,甚至影响了全县的人。这个人就是刘三堂。那么,是什么精神感召着他,又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从一名赤脚医生成为“小香米之父”,成为一个农民企业家,继而走向全国人大代表的呢?  

  走家串户 行医乡里  

  50年代初,刘三堂出生于内蒙古清水河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高茂泉村,因在家中排名第三,父母为他取名“三堂”。这里是有名的国贫乡,村民们祖祖辈辈居住在底矮潮湿,昏暗破旧的窑洞里,恶劣的生活条件,闭塞的生存环境使这里多年来缺医少药,看着饱受病痛折磨而得不到及时医治的乡亲们,刘三堂心中非常酸楚,他梦想着将来要读医科大学,要为乡亲们解除疾病。但十年文革的历史背景未能让他如愿以偿。

  秉性执着,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刘三堂,一看走科班求医不成,转而开始了自学中医,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从穴位针灸到草药配制,他将中医从理论到实践苦心研读,终于学出了名堂,学出了本领,他可以给乡亲们看病了。以往患病的乡亲们得了病,很难请到大夫,就算终于请来了,这“远方的来客”,往往摆着架子,不先诊治痛苦的病人,而是先喝茶抽烟,讨价还价出诊费,这让乡亲们很痛心,但又别无选择。而刘三堂却开了先河:他是有请必到,无论刮风下雨,天寒酷暑,只要听到哪里需要出诊,他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一切,提起药箱就出发,到了病人家中,他直奔病人,对生活困难的村民,他不收任何费用,索性免费治疗,因他的医术好、医德正,他的名声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乡亲们十分感激他,也非常尊敬他,不约而同地称呼他为“三先生”。随着他行医的足迹越踏越广,刘三堂这个被称做“三先生”的赤脚医生,在家乡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

  在多年的行医实践中,刘三堂总结了一套由表及里、由内到外的治疗方法,对病人不仅从药疗上全力投入,同时还配以心理的疏导、精神的抚慰,从而取得前所未有的效果,堪称心理学与临床学结合运用的典范。

  在刘三堂的人生信条中没有“固步自封”一说,他总是不断进取和不断超前。

  当时间跨入到20世纪80年代,刘三堂进修深造的愿望终于实现,他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中医学院,经过3年中西医理论的深入学习,他的功底更扎实了,回乡后,他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笃信科技 勇于创新  

  随着刘三堂知名度的扩大,他的威望也越来越高,1994年高茂泉的村民一致推选他做了村党支部书记。

  从“赤脚医生”到村党支部书记,这是一步“角色”的转换,前者意味着个体,后者意味着整体,既为整体就涉及到领导举措、领导方略,尽管村支书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但是,这个芝麻官同样意味着责任。

  “新官上任三把火”。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刘三堂所点燃的三把火是为乡亲们实实在在地做了三件实事。

  高茂泉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问题村”,过去,年人均收入不足700元,基础设施落后,外债高筑,许多村里的孩子因家境贫困而失学。刘三堂回忆:当年,他与结发妻子张伟凤相恋5年,经过5年苦苦的等待,终于喜结良缘时,陪伴他们共同度过“洞房花烛夜”的两件“家具”,是红纸包裹下的两个纸盒箱,一个装着两个碗筷,一个装着日常杂物……

  穷则思变。刘三堂做了支村书后首先调整了领导班子,统一了认识,并将脱贫致富列为头等大事,随即制定出3年规划。第一年,他引进了覆膜技术,搞地膜覆盖玉米套种平菇、蔬菜、搭架西瓜,到了秋天,每亩纯收入2000多元;第二年,他实施了玉米秸杆青贮、微贮、氨化和舍饲技术,发展肥羊养殖业;接下来又发展经济林和用材林;要想富先修路,他为全村修筑了直通国道全长10公里的柏油路。

  初见成效。仅仅3年时间,刘三堂的“立体农业”就远近闻名了,从此科学种田的观念开始在穷乡僻壤生根发芽。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刘三堂是个有理想、有追求、有超前观念的人,初步取得的成果并没有让他满足于现状,他还要继续摸索。

  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让刘三堂得出一个结论:许多“富贵病”都是因为长期膳食结构不均衡所造成,同时他还发现,各种富含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的小杂粮得不到人们的重视,探究得病的真正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乏这些营养素而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疾病。要想运用食疗来预防疾病,就要从食物的源头上下功夫。刘三堂果断地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具有转折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开始培育小香米。

  说起小香米,还得从头说起。那是1996年,清水河县的一位县长去延安地区参观学习,回来时给刘三堂带回一包小米种子,为检验其在当地的适应性,他将种子按旱地与水浇地、清明节前后与谷雨前后、覆膜与露天六种情况分别播种。到秋天,一个穗大粒满、秸杆挺拔的优良品种诞生了。良种选育出来了,刘三堂继续精益求精。经检测,这个“优良品种”糖分大,容易招虫害,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如果采用传统农药杀虫方式,就会对作物造成化学污染。此时,刘三堂的中医师本领又派上了新的用途,他突发奇想,用中草药浸泡种子,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培育的小米,不施化肥,只用农家肥,不打农药,采用中草药除虫,可谓,纯天然绿色食品,正顺应了当今人们崇尚绿色环保,由温饱型转向保健型的食品消费观。经过刘三堂精心培育的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颗粒小,深金黄色,米质细腻,精粘度强,入口碱味浓。因其抗病能力强,熬出的粥香醇味美,口感极佳,刘三堂将其命名为“小香米”。  

  小小香米 致富一方  

  小香米的成功培育,让刘三堂心中乐开了花,但一想到这么好的产品人们还不认识的时候,他又开始犯难了,恰在此时,内蒙古自治区九届人代会召开,刘三堂在会上专门针对小香米作了重要发言。为了让大家认识小香米的与众不同,刘三堂给到会每位代表送了几袋小香米,小香米就此从内蒙古以礼品的形式推广开了。同时香谷的大丰收受到了当地县政府、县科技局的重视,在他们的帮助下,小香米从1998年开始在全县范围推广。同年,刘三堂为保证小香米的纯正和质量,申请了“蒙清”商标为自己的企业名称。2000年“蒙清”商标的成功注册让小香米的名声传开了,有了自己的商标,小香米就有了受法律保护的“身份”。

  为了进一步确立小香米的“身价”,刘三堂带着小香米的样品来到内蒙古农科院做科学鉴定。实验证明:小香米营养价值极高,不仅富含蛋白质和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具备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是不含任何化学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小香米品牌就此确立。

  为了致富一方,刘三堂决心要将小香米做大做强走企业化道路。首先,他要让生产与市场衔接,刘三堂开始与种植户签订单合同,与消费方和经销商签订销售合同。这样既发挥了种植户的参与热情,又启动了消费市场的积极性。随着小香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刘三堂建立了自己的精加工厂,并以此为龙头,形成了产业化的经营模式:研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这时的刘三堂不但打破了传统的种植观念,而且不断探索经营模式。订单农业的发展结合进一步使“蒙清”与种植户之间产生了良性循环,订单数量和谷物产量连年增加,小香米越来越火。2001年“蒙清”小香米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评为名牌农产品。

  刘三堂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为使后方基地“长胜不衰”,刘三堂特意请教了专家,从内蒙古农业大学引进“夏普”优质马铃薯种与小香米倒茬轮作,用以确保小香米种植地块的地力和肥力。

  2005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蒙清”商标的小香米被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经北京中绿华夏有机认证中心认证“蒙清”小香米为有机产品。

  小香米不但改变了刘三堂一家的生活,也改变了所有种植户的生活。2005年,高茂泉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全村人扬眉吐气,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2006年,刘三堂在收购农户香谷时,将原定每公斤2.4元的价格提高到每公斤3元,仅此一项就让利农户20万元。如今1公斤精包装小香米,在上海超市已卖到30元。

  说起上海的市场,这与刘三堂父子两代的努力密不可分。刘三堂夫妻共生育4个子女,全部上了大学,其中除一个在读外,三个孩子毕业后为了支持父亲,推动小香米事业的发展,相继回到“蒙清”公司,根据各自所学的专业各现其能。尤其刘三堂的长子刘俊辰,经过多年的历练,如今已是中流砥柱,担当起总经理的重担。刘俊辰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当初极力辞去上海一家合资公司年薪25万元的要职,谢绝已认他做干儿子的董事长的挽留,为了辅佐父亲毅然回到了“蒙清”。这次成功开拓上海市场,他立下汗马功劳。父子两代的智慧与果敢成就了“蒙清”的事业如虎添翼,迅猛发展。

  2007年春天,刘三堂带领下的蒙清公司在清水河县成立了“蒙清农庄”,与农庄内的农民签订了区内首单农业保险。以签订订单农业合同的形式无偿给他们提供谷种、种植及中草药除虫技术,秋后按照高出市场价的价格回收。这样不但可以打消农户的顾虑,还保证了公司的产品质量。这一年,仅靠种植小香米一项,高茂泉村的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到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多元,全村有8户人家买回了15万元以上的小轿车。  

  荣膺“国大” 任重道远  

  几年来,为了带领村民尽快致富,在发展小香米的同时,刘三堂还开拓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他瞧准时机,因地制宜,引进资金90多万元办起了8个碎石场,使得该村的青壮年劳力不用外出打工,在当地干活每月就能收入1000余元;与此同时,在他的带领下,村里还建起了奶站,奶牛业成为高茂泉村又一个致富途径。

  成就换来荣誉。近年来刘三堂先后被评为“全市劳动模范、十佳带头人、全区劳动模范、自治区优秀经纪人”等称号,并先后被选为呼和浩特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和自治区第九届和第十届人大代表,200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面对荣誉,刘三堂告诉我们:“无论我的身份怎么变化,带领农民奔小康始终是我最大的心愿。”对于这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不仅感觉光荣,更感到责任重大,这次他带到大会的9件建议都被列入了大会的答复建议,他是清水河县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现在乡亲们都亲切的叫他“刘国大”了。

  说起“刘国大”的“名人逸事”,乡亲们口碑相传,不胜枚举,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陈鹏山“微服私访”的故事,耐人寻味。

  刘三堂属于那种上得了厅堂,下得了田间、地头的人。多年来由于小香米的推广事务,以及政治活动的需要,他在参加社会活动出席会议时,往往西装革履,仪表堂堂,这副着装模样,一度引起了时任内蒙古党委组织部部长陈鹏山的疑惑:眼前这位衣着讲究、侃侃而谈的人大代表,农民企业家,如今荣耀满身,还能身先士卒,下到田间地头吗?会后,带着疑问,陈部长没有和呼市及旗县基层领导打招呼,坐着专车、身着便装、只身一人,来到了高茂泉村探个究竟。

  当他一路打听,来到了高茂泉村,找到刘三堂时,已近中午时分,当时刘三堂正带领村民植树,只见刘三堂赤膊上阵,大汗淋漓地抱着一棵正在种植的树,溅满泥点子的裤腿挽到了膝盖上,小腿以下裹着厚厚一层泥土,赤脚穿在一双灌满了泥浆的布鞋里,那张经阳光的暴晒而黝黑的、挂满汗珠的脸,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一幕将陈部长心中的疑惑全部打消。  

  放眼未来 走出国门  

  面对我们的采访,刘三堂无限感慨地说:人活着,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永远向前,永不退缩的精神。

  针对小香米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2006年蒙清小香米有限公司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国际营养健康产业博览会”。会后,小香米不仅得到业界很多专业人士的关注,更是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的目光。其中美国在全球的第二大采购商就将“蒙清”小香米作为他们开发新产品的重要课题;来自瑞典的著名香料提取厂商也和蒙清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

  2007年2月,刘三堂带着蒙清小香米在欧洲学习和考察,受到德国经济促进委员会会长的热情接待,并对蒙清小香米兴趣浓厚,在刘三堂回国后就派人打电话洽谈合作意向。

  “永不满足、勇于创新”是刘三堂的人生信条。对于新农村建设,刘三堂初步确立了下一步全村的四个发展目标:第一,建80亩现代温室;第二,新建村支部办公室,改善办公条件;新建学校综合楼,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第三,实施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民看病难题;第四,建沼气,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将高茂泉村建成全市一流的小康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结对子”。这是刘三堂别出心裁想出的妙方。让60户高茂泉村民与60户呼和浩特市民结成一对一、一帮一的互助体,高茂泉村无偿给这60户城里人提供土地、同时提供瓜果、蔬菜等种子,他们可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来这里亲自耕种,还可饲养牲畜,切身体验真正的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播种、生长、收获的全过程,平日由结对子的村民帮助生产经营,到了秋天,当瓜果飘香、鸡鸭成群时,尽情享受硕果。从而,在互帮、互助、互动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这是个绝妙的构想,更是个超前的思维,刘三堂的与众不同就在于此。他能站在一个前沿、一个高度,审时度势,健步前行。

  考虑到60户都市人来到高茂泉村,不适应这里的居住环境,刘三堂特意请专人精心设计了一座三层高的大楼作为接待中心,在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同时,发展了蒙清公司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事业。

  他说,这里只作为暂时的接待中心,将来要在北边建更高的宾馆迎接中外来宾、游客,未来要将高茂泉建设成生态旅游园区,向国内外开放……

  高茂泉,这个日新月异的小山村,在刘三堂的带领下,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富裕、文明、开放的未来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