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网

兴隆庄矿安全管理工作理性升华
[发布时间:2009-01-15 00:00:00 点击率:]

  崔伟 常庆来  

  2008年,山东省兖矿集团兴隆庄矿凯歌高奏,实现安全生产七周年,安全产煤突破5000万吨,井下15个单位有14个全年杜绝了轻伤及以上事故,取得“山东省煤矿安全程度评估5A级矿井”、“煤炭系统安全生产先进煤矿”等荣誉称号,迈出了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最为坚实的一步。

  “安全管理的理性实践和全员参与,是我们2008年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法则”,矿长李佃平评价认为。

  实施“三违”零投诉

  该矿受“破窗理论”启发,认识到处罚不公、不当同样会引发“破窗”的后果,如果不及时修好“破窗”,员工的正当权益就将很难走出权力的阴影,修好了,才有可能让制度更加严肃和公允。

  为理性处理安全管理实际工作中的矛盾,该矿通过对“三违”投诉现象的分析,发现存在以罚代管、张冠李戴、处罚过重、降级应付等突出问题,是造成矛盾的主要根源。

  针对此,该矿在安监处成立以“三违”零投诉为目标的课题攻关小组,推行“三违”综合治理法,广泛开展“安监员班评估”、岗位责任追究、“三违”教育惩处等活动,严格规范安监员监察、职工按章作业及相互监督制约等行为,让处罚与被处罚人都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尊重他们所拥有的独立人格与尊严,从而体现矿井安全管理的公正性,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切身利益。

  据统计,去年以来,该矿职工投诉率下降十个百分点,“三违”总人次下降七个百分点。

  开设“心理诊所”

  “三违”零投诉活动的实施,有效消解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矛盾,促进公平、公正安全监察氛围的形成。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形式,并且针对部分职工在活动中出现的心理波动和情绪不稳现象,该矿为此专门开设了安全“心理诊所”,即把心理科学引入矿井安全管理实践。

  该矿挑选9名党员干部和安监员担任“心理医生”,对较为典型的井下违章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疏导,帮助违章人员及早走出心理阴影,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心理状态。一次,一职工在井下乘车时,随手把安全帽摘了下来,被安监员逮个正着,并按规定进行了违章罚款处理。职工却认为安监员小题大做,拒不接受处罚,并当场与安监员发生争执,而且跑上了井。无奈,安监员进行了投诉。作为“心理医生”的安监处党支部书记陈建峰立即对职工进行了“心理诊疗”,及时帮助违章矿工解除了心理疙瘩。

  “心理诊所”开设以来,诊治对象和范围逐步延伸到受到批评处罚、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产生纠纷、生活发生困难的职工。去年共有百余名类似“患者”接受“治疗”,有效消除了这部分职工的不安全心理和行为。

  高擎“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带给大家的是观念上的教化、思想上的洗礼、行为上的转变。”“仲裁”者之一的陈建峰感触尤为深刻。

  “三违”零投诉与“心理诊所”的递进、相承关系,使矿井安全管理工作实现质的飞跃,但创新才能促进发展,该矿结合矿井安全实际和职工需求,设立了以安全、生产、机电等方面的工程技术负责人、专家为成员的“模拟法庭”,完全依照正式法庭公开审理的形式,行使独立的审理权和处罚权。

  有一次,一职工到安监处反映其单位某管理人员为凑“三违”指标,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虚报为“三违”人员。安监处高度重视这一现象的存在,派出“模拟法庭”成员跑区队、班组和职工个人,一一调查取证,最后查实该职工反映属实,随即便把“法庭”直接开到了该单位,面向该单位全体管理人员和职工开庭审理此次事件,对区队领导进行了严厉批评,对当事人罚款2000元,为该队全体人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教育课。

  去年以来,“模拟法庭”先后调解和处理了8起大大小小的事件,无论是安监员、职工,还是区队层面,对待每次处理结果,可谓交口称赞,信服地接受。

  迈向文化管理

  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

  该矿高境界实现高起步,在融汇建矿近30年来安全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将矿井企业文化积淀和地域文化传统巧妙结合,锤炼出包涵“一个愿景、三大要素、九个体系”的“兴隆鼎”安全文化模式。同时,确立了“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的安全愿景、“金钱可计、生命无价”的安全价值观和“立兴隆之鼎、建幸福之家”的安全核心理念,并通过安全文化理念篇、制度篇、视觉篇等多层次支撑,突出行为、状态、责任三位一体,九大体系协同联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推动矿井不断向文化管理和自主创新管理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