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特别关注
媒体关注
售后服务
一位朋友几年前办了一张健身会所的会员卡,先后三次延期,自己都几乎忘了这件事。前几天托我帮她去查询,竟然,这张卡3年时间里只用了一次!
震惊之余,有意向朋友们打听了一下,发现像这位朋友这样一激动购买了健身会员卡,然后又“一去杳无音讯”的人竟然不在少数。一位姓李的健身私人教练告诉记者,他的会员里面大约有30%~40%都是这种情况,而其中只有极少数是因为工作调动离开本地,大部分则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借口再也不露面了,他们购买健身卡就变成了一次性的“冲动消费”。
当下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进行各式各样健身消费的人群不在少数,而像这样在健身会所中的“冲动消费”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记者分析下来,一方面是消费者本身受周围朋友同事的影响,随大流“冲动消费”,这种情况以女士为多,购买健身卡如同购买衣物一样成为一种难以抑制的瞬间心理需求。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消费者某个时段对自己身材或身体不适的困扰较为严重,寄希望于参与健身能够迅速解决这些困扰,于是,冲进健身房消费一把也就顺理成章了。
除了消费者本身的原因,健身行业的不规范竞争也是导致“冲动消费”的原因之一。现在健身房越开越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健身房为了占领市场争相低价抢夺客户,而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健身房的会籍顾问和私人教练们每月都有一定数额的销售指标。为完成指标,很多人只好想尽办法诱导消费者,其中不乏夸夸其谈、胡乱承诺的,也有不顾后果、夸大其词的,客户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都会“难抵诱惑”,一时冲动买下课程。
但是课程销售出去,麻烦随之而来,客户很快会发现实现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事先估计过高的预期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加之自己工作和生活时间紧张等种种原因,导致无法继续训练。再往深里探究,健身者之所以容易出现“冲动消费”是因为没有确立一个正确而长远的健身观念,他们往往把健身看作是短时期内解决某一种身体问题的灵丹妙药,一旦预期目标未能短期实现,就容易出现沮丧和放弃,甚至对健身产生抵触心理,这是“冲动消费”给消费者本身带来的损害。
对于健身会所的教练、会籍顾问等从业人员来说,诱导“冲动消费”其实害人害己。由于误导和诱导,很多会员可能一时冲动购买了健身课程,但会员本身的健身理念不到位,对于健身教练过于依赖,对于健身期望过于激进,往往让会员在冲动过后畏难而退,或产生教学矛盾,导致会员失去对教练的信任,从而影响教练本身的声誉和形象。
对于健身行业来说,“冲动消费”的祸害就更大了,诱导消费者“冲动一把”可能短时间内能把健身会所的营业额冲上去,但从长期效应来看是得不偿失。人们冲动一次之后肯定不会再有第二次,那么这种消费就不具备延续性,健身房则要持续开下去,过了今年,下一年的客户在哪里?长此以往,受害的是健身行业自己。
一位业内朋友对于“冲动消费”现象一语中的:主要是因为目前这个行业的运行和发展很不规范,业界没有一个规范的运作模式,而健身指导方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练们通过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认证,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说素质不高,加之市场竞争激烈,才出现了这种情况。
最后又回到消费者本身,钱是从自己兜里花出去的,所以消费者所能做到的,就是捂紧自己的钱包,事先充分认识到健身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和固定的消费模式,不是追求时髦或寻医问药的途径。因此,健身消费必须理性,需三思而后行。
(摘自《中国体育报》)
上一主题:电影票价何时走出贵族消费
下一主题:寻找新的股市兴奋点